楠木軒

哇!小小山村,竟讓人陶然若醉

由 漆雕佁 發佈於 休閒

文 | 展恩華

從農村走出來的筆者,一向對山村沒有太好的印象。石磨石碾石房子,小路小巷小衚衕,破屋破衣破傢俱,亂石亂草亂糞堆。記憶中的小山村,總是一副布衣荊衩、粗頭亂服的模樣。

然而,當我來到榆山街道的畢莊村時,我腦海裏固有的山村印象便一掃而空。畢莊,這個被羣山環抱的小山村,竟美麗得近乎虛幻,像飲了三杯醇美的酒,讓人有一種陶然若醉的感覺。

鬱鬱葱葱的山把畢莊與外面的紅塵世界隔絕開來,靜謐地安卧在青山腳下,似是遺世獨立隱士,有着處女般的安詳。抬頭西望,就可看到不遠處的聖母山上的胡莊教堂那哥特式的尖頂,讓人自然生髮出許多關於天堂的聯想。

沿着硬化過的街道,在村裏隨意地走一走,轉一轉,竟然有移步換景、景景如畫的美。乳白色的牆壁、紅漆漆過的大門、乾淨利落的院裏點綴着花草奇石。炎炎夏日,如果坐在樹蔭下,搖着蒲扇,喝一杯茶,那真叫個爽。

道路兩側栽植了白蠟、欒樹、大葉黃楊等綠化苗木。街上沒有三大堆,有的是玲瓏別緻的一處處精巧別緻的小花園。牆壁上有圖文並茂、雅俗共賞、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長廊”,把傳統文明和時代新風完美地鏈接在一起。那寬闊漂亮、設施齊全的文化廣場,彰顯出現代文明的誘人魅力。

更可喜的是,這裏有一條“清蓮溪”,那是畢莊最亮麗的一筆。岸上有亭,水上有橋、水裏有魚,魚在水草蓮葉間自由的戲嬉。水面鋪滿了圓圓的睡蓮。一朵一朵或白或紅的荷花自在地開放。那田田的葉子上,一顆顆晶瑩剔透的水滴珍珠一般在陽光下閃着銀色的光。

不少上個世紀的石房子仍然還在,但已發生了脱胎換骨的嬗變。古木撐起綠蔭,鮮花開滿庭院,絲瓜的滕爬出了院牆。偶或傳來的雞鳴和狗吠,渲染着農村特有氣息,生髮出桃花源一般的意境。村裏有一株椿樹,“抓住”了我的眼睛:在生長的過程中棒樹竟把一塊石頭吞進“嘴裏”,這種“悲壯”的情景透着一種生靈們求生存的拼搏堅韌,內心油然升起難以抑止的感動。

小畢莊的天是藍的,水是碧的,花是奼紫嫣紅的,透過綠蔭投在地上的陽光是燦爛且芬芳的,呼一口空氣都有些微的甜意。筆者到訪時正值中秋,碗口大小的晚秋梨已累累地綴滿了枝頭。摘一個,咬一口,水蜜般的梨汁直甜到你的心裏。

“這裏真是一個洞天福地”,筆者感慨道。在這裏,人的肉體和精神都可以得到暢意的棲息。

然而,誰又能知道,數年前,畢莊還是一個省級貧困村。村集體一貧如洗,貧困户家徒四壁。一條深溝隔斷了通往外界的道路;沒有機井、沒有自來水,村民要到溝底的大井去挑。挑着水爬崖子,要有足夠的力氣,不能停下休息、就連肩也換不得。一口氣挑到家裏,人早已累得氣喘吁吁。

簡陋、破敗、貧窮,曾經是畢莊人生活的“主題”。然而,隨着精準扶貧工作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開展,這個破敗不堪的小山村終於破蠶成蝶。

2012年,一支來自省城濟南的幫扶隊到了畢莊。他們幫助村裏打井、修路、鋪設低壓管道。同時,對全村進行全面改造。2017年,畢莊又開始了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的創建,在市縣包村工作組的大力支持下,先後投資1000多萬元,對村莊實施硬化、亮化、綠化、美化。青磚白牆、綠樹紅花、詩畫長廊、歌舞廣場,把畢莊這個僅有163户,470人的小村莊打扮得如詩似畫。

走進畢莊,彷彿一篇被經心打磨的韻味雋永的散文詩。

沿山起屋,臨水而居,村莊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由瀝青鋪成的彎彎曲曲的街道通向各家門户,於是便有了曲徑通幽的雅趣。因地制宜建成的花園像是佩在美女胸前的花飾,那碧水盪漾的清蓮溪像一掛藍寶石的項鍊,透着奪人魂魄的魄力。山水合和、村野交融、雍容典雅,畢莊這個小家碧玉憑添了幾分大家閨秀的高貴氣質。

不到三年的時間,畢莊村便由名副其實的貧困村變成鄉村振興的樣板村。通過精準扶貧,全村9個貧困户全部脱貧。畢莊村實現了由貧困村向富裕村、由散亂到文明村的華麗轉身。

畢莊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石牆變成了文化牆,荒園變成了花園,土場變成廣場,臭水溝變成了清蓮溪。角角落落清理得一乾二淨。四季有綠,三季有花,秋季有果,清香嫋嫋,綠草如茵。當年,這個“聖人”不到的地方,活脱脱變成了人間樂園。

2009年8月17日,這一天,村裏來了一羣白皮膚、高鼻子的外國人——歐洲八國“外交官研討班”的成員來這裏考察調研。小畢莊出人意料的美,讓他們伸出大拇指、嘴裏發出嘖嘖的讚歎。

一樣的山村,別樣的美麗。畢莊村,就是一首古典的詩,就是一幅現代的畫。它是一杯醇香的酒,一品一咂,讓人陶然若醉。

(感謝平陰攝影家協會)

(本文作者三口之家,右為展恩華先生)

作者簡介:展恩華,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先後出版散文集《精神家園的守望》、《草廬漫話》、《生命的聖宴》;詩集《平陰吟贊》;長篇報告文學《大地為鑑》《羌山見證》《鑄夢》;報告文學集《叩問大地》;長篇小説《梅莊舊事》等多部著作。長篇小説《梅莊舊事》榮獲濟南市第八屆“文藝精品工程”獎和山東省第九屆“文藝精品工程”獎。長篇報告文學《大地為鑑》(合著)山東省第九屆“文藝精品工程”獎。

壹點號山東創作中心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佈,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