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博大精深的歷史長河中,書法藝術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折射着中國人特有的審美情趣及哲學觀念,它熔鑄民族的智慧、感悟、人文內涵,詩情畫意。形成了絢麗多彩、獨具民族特色的文化體系,體現着中華民族的文化價值和審美理想。然而,能打動、感染觀者的乃是書法作品中透露出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獨特氣質。在當代藝壇,潘善槐先生是一位具有博學多識、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其作品有着豐富生活內涵和文化意藴,注重表現和反映對生活的理解和認知,通過藝術創作傳達自己人生的體驗和感悟。
潘善槐, 筆名,三番,壯族,中國廣西都安加貴人。畢業於廣西民族學院(現民族大學),供職於廣西中醫學院(現中醫藥大學)。曾榮獲首屆中國書畫國魂.國藝杯之國魂獎,首屆中國書畫“蘭亭杯”金獎,首屆“金玉杯”全國詩書畫大師成就獎金獎,建國60週年中國文學藝術最高成就獎金獎,中華文化突出貢獻獎特別金獎,中國藝術金馬獎,首屆中國藝術金像獎等多項國內外大賽金獎。被聘為世界教科文衞組織首席藝術家、藝術委員會執行委員,世界教科組織聯合協會首席藝術家、副主席,中國國禮藝術大師協會特邀委員,中國文化藝術人才協會第三屆副主席等。
龍(138cmx69cm)
書法的審美主要表現在思想和內容形式上,創作者通過點線的變化和線條的韻律融入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以書達情,從而體現書法藝術的魅力。潘善槐先生蜚聲書壇,自幼酷愛書法,潛心研學,在書法理論與實踐上成果頗豐。在筆耕墨耘的幾十年中,遍臨古今名帖名碑,集百家之長,悉心汲取傳統精華,培養自己的審美理念,培育了自身的儒雅氣息和人文情懷。潘善槐先生是務實的,是尊崇傳統的,他從傳統中來又能融匯古今書家的風格,再加上他個人思維奔放與性情率真,使他的書法高古大氣,個性鮮明。這些都是得益於他早年打下堅實的基礎和廣博的學識,以及對美學理論的探究和長期生活的閲歷,都潛移默化影響了他的書法。潘善槐先生在創作中用心領悟,把個人情感、自然的節奏和心靈技巧融為一體。下筆沉着果斷、筆間瀟灑從容,同時多了幾分飄逸灑脱,於隨意之中顯示其精妙與豁達,極力表達情感與情趣的相依相容,厚重與凝重的相得益彰,古典與現代的相映成趣,呈現出書法難得的瀟灑雋逸的筆墨情趣。讓觀者感受到神采飛揚的律動、宛轉悠揚的節奏、灑脱豪邁的氣魄。正是這種特有的抒情格調,顯示了他書法中的正大氣象。
創業志當先(180cmx49cm)
潘善槐先生在書法上取得很高成就,與他的學術涵養密不可分。作為中醫藥大學教授的他、書法諸體兼善,尤其是他的行草書,其筆意連綿,點畫精妙,豪縱奔逸,自然流暢。着重於書法中的內涵和哲理,追求感情的奔放和線條抒情的灑脱,將古典人文精神酣暢淋漓地表現於自己的作品之上,從古意中脱化出一種超邁而又沉實的氣息,並將其融匯於心中而流露於筆端。把具體的點畫轉化而為內在的意象,尋常之中藴藏妙理,呈現出來的是氣骨縱橫的清逸古韻,是自我之精神的外在表達。潘善槐先生從運筆走線、用筆技巧到墨色變化均自成一體,作品中包含着哲學、美學的意藴外,還體現着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和人文精神。可以看出、潘善槐先生將書寫變成語言,這樣的作品既有温文典雅之風采,又有尊嚴大度之風韻,形成了自己落墨從容、飄逸瀟灑又自然酣暢的藝術特色。他的書法,不僅讓人感受到對傳統的理解和詮釋,而且對文化的時代性、民族性及書法特性的深切感悟。以字作骨,意作魂,意隨心到,筆隨意動;於傳統中求其變,使整篇字不失古法而又具有新意,流蕩於其中的風骨、神韻、飄逸與情感,使字裏行間湧動着強大的生命力。
《陋室銘》(138cmx68cm)
眾所周知,好的書法具有特有的靈動和靈感,也是書者心靈的體現,給人以精神、文化的享受。潘善槐先生的書法作品,有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感染力,追求雅正和豪放,風骨傲然。從中可以品讀到他的人格、氣質、學養、理想與追求,每一幅作品都用筆靈活,通篇字體講究造型的變化,凸顯其用筆的節奏韻律感,章法氣息連貫、渾然一體。作品整體上雄渾厚重,剛勁深沉,大氣清逸;高雅中見其超然,蒼勁中見其沉穩;體現出書法的神韻,讓人能感受到氣韻的流動,傳達出特有的沉靜與智慧。潘善槐先生在書法藝術方面的精湛造詣,不僅給人一種高雅的藝術美感和精神享受,更使我們感受到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魅力。使其體現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藴、高尚的思想情操、寬闊博大的胸襟;同時凝聚着他對藝術的思考,滲透着他豐富情感和審美體驗。潘善槐先生以順應時代書法藝術發展的新趨勢和新特點,賦予了藝術新內涵,開拓了書法的表現力,創作出具有書寫性、韻律性、雄豪意氣的中國書法作品,讓觀者在欣賞他厚重優美的書風中,感受中國書法的意境美。
人有三寶.精氣神(138cmx68cm)
優秀的書法作品一般能很好地展示社會風貌、人文情懷,因而也就具備了它的歷史定位和社會價值。書法作品最基本的價值是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包括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並由其所體現出來的藝術傳承、歷史變遷和審美體驗。這是一種初現於書法的本體價值,它是通過對藝術創作的研習、對自然美的發現、對藝術理念的鑽研、對傳統文化的汲取以及對錶達語言的探索、對相關技藝的磨練而創造出來的。潘善槐先生的作品有繼承、有發揚、他的創作注入了他的靈魂思想,憑藉深厚的傳統基礎,以特色鮮明的美學風範,創造了現代藝術的新高度、新意識。潘善槐先生的作品中所獨具的歷史傳承、藝術創新和時代文化,將進一步被認識。
藝術永遠是相承相續的傳統的發展與再造,書法只有在尊重傳統書法藝術本質的前提下,才可以談到發展、繼承與變革。這需要我們對傳統的中國語言形態和結構進行重建和創新,把傳統的筆墨語言投射到現在的層面,使之具有現代性,以書法意境語言形式充分地表現現代意識和精神內容,使形式和內容在更高的基礎上達到統一,而這些在潘善槐先生的書法作品中都體現了出來,其市場前景價值可觀。
忍(97cmx45cm)
李頎 琴歌(138cmx68cm)
李白 靜夜思(138cmx68cm)
清風明月本無價 遠山近水皆有情 (138cmx34cmx2)
捨得(138cmx45cm)
天道酬勤(138cmx35cm
惠風和暢(180cmx49cm)
義薄雲天(138cmx35cm)
隨緣合道(138cmx35cm)
厚德載物(138cmx35cm
馬到成功(138cmx35cm)
會古通今(180cmx49cm)
砥礪奮進(138cmx35cm)
曹孟德 短歌行(180cmx9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