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羣美容師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
複式結構的老洋房、獨立小花園、暗紅色木門……老洋房是上海人的經典記憶,東西交融的老洋房星羅棋佈地散落在虹口。溧陽路花園住宅是目前上海市內保存較好的近代花園住宅羣體。具有英國建築風格,建於1914年。這48幢聯列式的花園洋房沿馬路兩側排列,既是住宅,更承載着歷史文化價值。郭沫若、金仲文等文化名人鍾情於法國梧桐下的鬧中取靜,選擇居住於此。
所有路過溧陽路的中外遊客,無不感嘆老洋房的歷久彌新,豎起拇指嘖嘖稱奇。透過優雅的外觀,人們願意去了解每一幢房子後承載的“上海傳奇故事”。但是,鮮有人知在這些老洋房背後,有這樣一個特定人羣,他們專門為老洋房服務,每一座木質樓梯都曾留過他們的足跡,他們就是“老洋房美容師”。
日前,市委、市政府授予上海川北物業有限公司馬師傅便民服務隊“上海市模範集體”榮譽稱號。今天小虹帶你一起去看看“老洋房美容師”馬家樂與老洋房發生的有趣故事。
早上八點
推開“馬師傅便民服務隊”工作室的大門,小虹見到馬師傅正在忙碌地做活。他從抽屜中取出一把量尺,對着一扇殘破的木窗仔細量起來。“別看這扇窗破舊,‘含金量’可高着呢!”原來,這扇木窗出自溧陽路48幢花園洋房中的其中一幢,經歷幾十年的風吹雨曬已經不能用了。
馬師傅修理法蘭西長插銷木窗
馬家樂發現窗上採用的是上世紀的法蘭西長插銷,這種年代感的物件是“有價無市”的,他立即勸説居民等一下,“撿”回來便開始修理。
可能不懂它的價值,居民抱着“修不好就扔了”的心態請我上門查看,結果找到寶了。
維修老洋房很有意思,有時就像品鑑古董一樣。看着馬師傅用嫺熟的手法,“三下五除二”便把破損部位拆解了出來。馬師傅介紹,木窗的固定處採用了中國傳統木藝的榫卯結構,和如今流水線上生產出的傢俱不同,老木匠不用鋼釘,而是在連接處讓木頭與木頭相接觸,形成非常牢固的固定關係。
上午十點
一番細緻地整修保養後,小虹跟隨馬家樂進入溧陽路的一處花園洋房,這裏便是木窗的“出生地”。房主李女士告訴小虹↓
自己和丈夫在七十年代曾在這套小洋房裏住過一段時間,最近準備重新裝修後再住回來。附近的人都認識馬師傅,老洋房的疑難雜症他都能解決,交給他來辦最放心。
看着木窗重新復位馬師傅開心極了
聊天的間隙中,馬師傅告訴小虹,他維修、保養、修繕歷史保護建築已有30餘年時間。除了溧陽路老洋房,山陰路、四川北路地區21萬平方米的歷保建築都屬於是他的“包乾區”。並且許多老年人獨居在此,一旦遇上房屋維修問題,不知如何求助只能乾着急。2015年,他便萌發出在自己負責區域掛出便民服務箱的念頭。
這一年,在川北物業公司的支持下,馬師傅決定在山陰路山一居委會門口和溧陽路長春居委會門口分別安裝“馬師傅便民服務箱”,公開亮相自己的手機報修電話,“全年無休”地為社區居民服務。同時,“馬師傅便民服務隊”也正式成立了,水電工、泥水匠……還有馬師傅這位木工,這支服務隊成為了老城區居民有口皆碑的“業務骨幹”,如果老洋房能“開口説話”,也會稱“馬師傅便民服務隊”是老有所依的避風港。
下午3點
馬師傅和年輕力量走街串巷查看便民服務箱
隨行的85後小夥俞田華是上海本地人,作為“馬師傅便民服務隊”的一員,他在團隊中承擔着管道工的工作,也是馬師傅的“關門徒弟”,在溧陽路上經常能看到他倆結伴出門工作的場景。俞田華説,自己的父親也是木工出身,雖然目前對木工只能做一些簡單操作,但是願意跟着馬師傅學技術、學門道。
馬師傅則笑稱,在那個時代,師傅或多或少都還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想法,所以會留一手。而現在,木匠不再吃香,即使師傅不遺餘力地教,也沒人肯學了。小俞很踏實,自己的手藝“後繼有人”。
日日騎着26寸腳踏車,穿行老洋房之間,打開信箱,查看居民投遞的訴求,成了他始終不變的“習慣”。即便週末休息,馬家樂也會“忍不住”去郵箱看看是否有人需要幫助。“有時居民會留下字條,有時不會,我每天都會做好記錄。”馬師傅翻開記錄本,小心翼翼地就像打開自家的保險櫃一樣。
小虹驚訝地發現,本子上竟記載着五年來每天開箱的結果,一天也不漏。如果沒有收到字條,便會在本子上寫下“12月1日/無”的字樣,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如果收到字條,馬師傅便會把字條留下,夾在本子裏,珍惜地去呵護、去回憶。
字條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所寫,如:修理大門的工料費要照付、不勝感激;謝謝你,幫助我一位90歲的獨居老人……字裏行間都是居民對馬師傅感謝之情。對馬師傅而言,老洋房是朝夕相處的老夥伴,但居民對他的認可是最寶貴的財富。
眼看着自己即將退休,馬師傅在採訪時也透露出對老洋房的不捨。對於“上海市模範集體”這份榮譽,馬家樂説這是自己退休前收到的最好的禮物。也有居民問,退休之後“馬師傅便民服務隊”還會存在嗎?馬家樂説,便民服務隊會繼續為居民服務,還有像俞師傅這樣的年輕力量,憑藉匠心與手藝,守護在這些老洋房身邊,讓它們即便歷經時光沉澱,依舊散發出動人的歷史光彩。
記者:徐維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