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馬、經幡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風馬、經幡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在神秘的雪域西藏高原的神山聖湖、江河橋畔、埡口巖穴、寺院聖殿、宮堡佛塔、瑪尼堆石、村寨民居。巨石古樹、岸壁隘口,凡認為具有靈氣的地方……,你都會見到一種在紅、黃、綠、藍、白五色布上印有一身馱三寶的駿馬、陀羅尼咒語、觀音六字神咒、佛教經文箴言及各種圖紋佛像相間組合而成的“風馬”旗、經幡(經旗)。它們或橫或豎,或因勢插掛,永遠隨風張揚、獵獵飄動,似乎在永無休止地誦唸着“風馬”上的經文。當遠途跋涉的藏族人翻上每一座山峯或跨過每一座大橋,又都會下馬、脱帽,振奮地高呼吉祥頌詞,向空中拋撒一種印有寶馬馱經的五彩小紙片“風馬”,(亦稱放“風馬”)並煨桑致意,以示向年神(山神)、贊神(天神)、龍神(水神)的敬畏和祭祀。這樣的五彩“風馬”旗、片和經幡,在藏區可謂無處不有、無處不見。它象道道彩虹裝點着聖潔的巍巍雪域淨土,象片片五彩雪花撒播着藏民族特有的精神風韻,也向人們展示着高原獨特的人文景觀。

“風馬”,藏語稱“隆達”,“隆”是風之意,“達”是馬之意。傳説“風馬”緣起於藏族古代先祖們崇信自然的祭山神儀式,藏族人認為雪域藏地的崇山峻嶺、大江莽原的守護神是天上的年神,他經常騎着“風馬”巡視在雪山、森林、草原、高山峽谷之中。保護着雪域部落的安寧,抵禦着魔鬼和邪惡的入侵。而風則是年神的坐騎,為了表示對他的感激和敬畏,人們就擇吉日大獻“風馬”,也即等於向山神奉獻坐騎寶馬。

亦説“風馬”最早是藏族遠古“苯”教的宗教祭祀活動時使用的象徵裝飾物,是源於“苯”教繪有象徵靈魂圖案的稱作“魂像的飄簾”形式演化為具有抽象象徵意義和民間色彩的民俗美術形式。是“苯”教美術和民俗美術中具有重要表現特徵,極富民族審美情感的美術樣式。後同藏傳佛教的祭祀和宗教裝飾美術相結合,並發展成為寺殿、佛堂、民居建築中懸掛於檐、梁、門、窗上的多種形制、色彩的軟裝飾物——鮮布;掛於高大經旗杆上象徵崇高、神聖、光明等宗教義理,具有獨特形制特徵的——經幡、鮮旗;高掛於神山、聖湖、山崖、佛塔、房頂,飾有經文圖符,具有象徵色彩的五彩風馬旗(片)和祈禱經幡。

風馬、經幡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也説“風馬”旗的出現是“雍宗”苯教對遠古本土原始宗教屠宰上千頭的牲畜來祭奠先祖、神靈的血淋淋的犧牲血祭儀禮進行的改造,而代之以模擬化的“風馬”旗祭,後來,藏傳佛教沿用了這一形式,併成為在藏區隨處可見,極為時尚的一種祭祀崇拜形式。

據近世藏族學者根敦瓊培先生認為,門上立杆插掛經旗緣起於吐蕃時代的軍户要在門上立根長予以示榮耀的標誌,後來演變為經幡,成了一種信仰的標誌。這類印在白布或色布上的“風馬”旗經幡,據説最早還出現於藏傳佛教的分支“噶舉派”白教寺院的旗繩上,其象徵意思是:某年所生之人連同財產和四周的旗杆上的經幡“風馬”旗一樣向上生長。故藏族民俗都喜將“風馬”插在屋頂高處,象徵運氣、氣數。

風馬、經幡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有關文獻中還反映出它與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關係。在關於立經幡柱的儀軌文獻中則稱最初的開創者是“神變王孔子”,並將八卦九宮之術以及五行相生相剋之理也移植到儀軌裏面。

“風馬”的確切意思是:“風是傳播運送印在經幡上的經文遠行的工具和手段。風是傳播運送經文的一種無形的馬,馬即是風。”這種意識是用經幡上印有一匹走着的背上馱有“三寶”盛裝的馬和經幡上印的經咒、祈願文或經文的辦法來表達的,故“風馬”成為藏族民間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亦是藏族“苯”教文化與藏傳佛教精神的外化象徵。凡此種種可知,“風馬”旗、經幡(經旗)的歷史是十分久遠的。從其形式到內容考證,實是藏族遠古“苯”教文化、藏族佛教密宗文化,並吸收其他民族優秀文化交融發展的產物。

-好物推薦-

達爾瑪巴拉,在藏文裏即:“護法”的意思。達爾馬巴拉妙香手工皂,可自用美膚養顏,也可以做為妙香供養諸佛菩薩,以令歡喜,並祈以庇護加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35 字。

轉載請註明: 風馬、經幡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