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國日報》用一整版向世界推介錢江源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土地地役權改革等成功經驗。
▲《中國日報》是中國國家英文日報,外文名China Daily,作為中國瞭解世界、世界瞭解中國的重要窗口,是唯一有效進入國際主流社會、國外媒體轉載率最高的中國報紙,也是國內承辦大型國際會議會刊最多的媒體。
掃描或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查看原文
???
錢江源國家公園
長三角的生態明珠
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位於浙江省開化縣,是長三角經濟發達地區唯一一個國家公園試點區。
▲錢江源國家公園核心區
這裏是錢塘江的發源地,完好保存了大面積的中亞熱帶低海拔常綠闊葉原始林,是中國獨有的中亞熱帶的原生性頂級羣落,在全球極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是中國東部重要的天然基因庫。
▲黑麂
公園內共記錄高等植物2244種、脊椎動物414種和昆蟲2013種,包括南方紅豆杉、白頸長尾雉、黑麂、穿山甲、黃胸鵐等5種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和金錢松、鵝掌揪、白鷳、蛇雕等89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 是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中國特有種黑麂和白頸長尾雉的集中分佈區。
錢江源地役權改革
“全球生物多樣性特別推薦案例”
近年來,錢江源國家公園積極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其在生物多樣性研究方面的價值也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2018年2月,錢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在國內率先啓動集體林地地役權改革,通過一紙協議、一套管理方式,在權屬不變的前提下,限定國家公園範圍內集體林地的生產經營活動,並通過生態補償方式,實現對自然資源的統一監管。2020年,在林地地役權改革的基礎上,開化順勢推出了農田地役權改革。在村民承諾農田不使用農藥、化肥等義務前提下,管理局給予每年每畝200元的補償。截至目前,錢江源國家公園林地、農田地役權改革涉及4個鄉鎮,21個行政村、64個自然村,3000餘户超萬名村民共享生態紅利,並開始嘗試向周邊的江西、安徽等地延伸保護。
▲地役權改革試點農田
看似一個小小權利的有條件讓渡,卻引發了“連鎖”反應。相比於生態補償金等當下的可見利益,生態保護帶來的長遠效益更加可觀,奔着良好生態環境而來開化旅遊的人數逐年攀升。
基於多贏的改革效果,在2021年9月底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非政府組織平行論壇上,“錢江源國家公園集體土地地役權改革的探索實踐”從全球26個國家申報的258個案例中脱穎而出,成為19個“生物多樣性100+全球特別推薦案例”之一。
▲“錢江源國家公園集體土地地役權改革的探索實踐“獲得“生物多樣性100+全球特別推薦案例”證書
“錢江源國家公園集體土地的役權改革的成功探索,對於南方人口密集、集體土地佔比高的地方建設國家公園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北京師範大學國家公園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野保協會副會長兼國家公園及自然保護地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希武説。
來源:開化傳媒集團
編輯:江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