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5月20日電(記者郭方達、梁姊)展櫃中190餘張珍貴的通草畫,勾勒着100多年前廣州的社會風貌,那是當時中國面向海洋的最大商埠之一。
5月18日,位於天津的中國國家海洋博物館舉辦了一場通草畫展覽。通草畫曾穿越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歐洲,被稱為“東方名片”。如今,它們又一次承擔起了“名片”的功能。
在中國國家海洋博物館展出的通草畫。 新華社記者 郭方達 攝
此次畫展,是中國國家海洋博物館宣介中國海洋強國建設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國家海洋博物館“中華海洋文明”展區,一條長5米的電子《鄭和航海圖》上,記載了明朝時期,鄭和奉旨七下西洋,和沿途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貿易、交流文化。這一系列航行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早了87年。在那時,這條古老的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到了又一個極盛時期。
時間流過六百餘年,今天的中國正在通過開展自己的海洋強國建設,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
在中國國家海洋博物館展出的古代水密艙模型。新華社記者 郭方達 攝
這座博物館是中國海洋強國夢的一個縮影。在國家海洋博物館“中華海洋文明”展區,三個篇章從時間上劃分出了中國自古以來經略海洋的三個階段:第一篇章是從遠古人類初識海洋到海上絲綢之路大繁榮;第二篇章是明清禁海後近代海洋意識覺醒;第三篇章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步樹立海洋強國意識的歷程。
在前兩個展區,古老的展品閃爍着中國自古以來就和平利用海洋的“初心”。展品中,有一尊出水於東南亞地區沉船的萬曆景德鎮窯青花石榴形軍持。國家海洋博物館講解員楊穎告訴記者,該器物是專門為出口而燒製的,“這反映了中國古人利用海路發展貿易的事實。”
一旁一人多高的船體剖面結構,則是南北朝時期中國率先應用的水密艙模型,緊接着龍骨、防搖設施等技術也相繼出現……國家海洋博物館海洋人文歷史研究中心副主任鄧陽陽認為,先進造船技術的出現意味着中國古代航海工藝位於世界前列,中國人卻不是用它來戰爭侵略,而是對外貿易和文化互鑑。
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就邁出了從陸地走向海洋的步伐。1956年,中國製定《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其中就涉及海洋科學遠景規劃。此後,中國海洋和平開發利用的腳步,開始不斷加速。
在“認知海洋”展覽單元,兩件鮮紅的展品分外醒目——一件胸口繡着中國國旗的服裝,這是第30次南極考察中科考隊員的裝束;一艘“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模型,“雪龍2”號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上個月剛剛完成中國第38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
“這標誌着中國經略海洋的腳步,穩步拓展至‘世界的盡頭’。”鄧陽陽説。
進行遠洋考察的同時,中國也在推動海洋經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2021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首次突破9萬億元,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0%,海洋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位於天津的中國國家海洋博物館。 新華社記者 郭方達 攝
在“以海富國”展覽單元,除了海洋漁業、油氣等常規資源,鱟試劑、褐藻寡糖等生物製藥產品也在展覽之列。“鱟試劑產品目前廣泛應用於藥品檢測、臨牀檢測、幹細胞治療等領域的內毒素檢測。”國家海洋博物館海洋人文歷史研究中心的孫禛元説。
巨幅的圖片牆上,展示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成果:與斯里蘭卡共建科倫坡港口城、投資建設的阿聯酋阿布扎比碼頭開港……
“我們在策展之初就確定了一個思路,要反映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的海洋經濟與文化交流。”孫禛元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