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白色晚宴”,一場驚喜快閃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白文靜  林曉】近日,一場特殊的晚宴活動在美國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大道上舉行,宴會參加者穿着白色服裝,自備白色的餐具、陶器、燭台、座椅、桌布、餐巾。這就是起源於法國的“白色晚宴”。這其實是一場快閃式的特別晚宴,晚宴開始前,沒人知道晚宴舉辦的地點。晚宴上所有飲食都需與會者自備,客人還要自掏腰包付賬,晚宴結束還得幫忙“清場”。

歐美“白色晚宴”,一場驚喜快閃

入場券一票難求

“白色晚宴”都是在大街上或各地的“地標式景點”露天舉行,參加者一旦報名就必須風雨無阻準時赴宴,只要一次不去就會被永久“摒棄”出圈——但如此“要求嚴格”的晚宴,卻總是在最後一刻才通知晚宴主辦地。

自1988年“白色晚宴”首次出現在法國巴黎至今,已開遍全球五大洲70多個城市,累計出席者人數12萬以上,“入場券”往往一票難求。1988年,法國人弗朗索瓦·帕基耶想和一羣朋友組織一次野餐會,無奈他的院子太小,無法容下所有的夥伴,於是他想了一個有趣的主意,讓所有人身着白色服裝自帶桌椅去公共場所野餐。1989年,第二屆“白色晚宴”如期在同一地點舉辦,取得了巨大的轟動效應。到了1991年,獲邀人數已達到2000人,“野餐勝地”巴加黛爾花園無論如何容納不了,不得不臨時採用“B計劃”,移師巴黎市中心的“地標”——藝術橋,從此在不經意間開創了“白色晚宴”的又一大傳統:“快閃性”,即地點臨時決定、最後一刻才通知與會者,且總是安排在“地標”,卻從不向警方和市政當局報備。

晚宴有着嚴格的程序

晚宴主辦方對賓客的着裝和帶的東西有嚴格要求——穿戴的衣物和飾品以及所帶的器具都必須是白色的,必備的物品有一張桌子、兩把椅子,一個裝滿精緻食物的野餐籃和正式的餐具。所有食物要按照前菜、主菜、甜點的順序精心準備。

晚宴的進行也有嚴格的程序:所有人聚齊之後首先開始安放桌椅,在所有陳設擺放整齊前,任何人不可以落座。當人們自發地舞動起自己的白色餐巾時,晚宴就正式開始了,用餐期間人們可以與身邊的人交談但不可以隨意走動。用餐結束後,人們點燃手中的煙花棒或孔明燈,開始在夜幕下輕歌曼舞,與朋友們盡享歡樂。最後人們必須清理帶來的物品和垃圾,乾乾淨淨離開現場。

歐美“白色晚宴”,一場驚喜快閃

推崇“白色晚宴”者認為,晚宴體現了當代都市人的時尚、情操、修養和嶄新的開放交際方式,成千上萬的赴宴者自備一切,着裝整齊地赴約,和陌生人談笑風生,遵循着共同的“規矩”進行愉快而有節制的交際(按照最初的規則,赴宴者不得“串桌”,除舞曲奏響時起身跳舞外,不得輕易離開座位,不得相互交換食物),既保持着當代人所特有的“刺激性”(不報備的神秘公開聚會),又維持着有口皆碑的“組織紀律”。

2004年,申請參加“白色晚宴”的法國人已多達1.5萬以上,主辦方不得不一邊將地址緊急改在寬敞的皇宮花園,一邊在巴黎遠郊塞納-馬恩省的布隆宮開闢“分會場”,自此“白色晚宴”走出巴黎。鑑於法國以外“發燒友”的迅速增多,2009年和2013年,先後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和美國紐約開始舉辦“國際分會場”。自那以後,“白色晚宴”衝出法國、走向世界。如今除了巴黎“主會場”每次“白色晚宴”動輒人數高達1萬到1.5萬,其他“分會場”基本維持在2000人左右。

也在與時俱進

儘管“高度組織紀律性”的優點大抵始終維持着,但並非每一次主辦地管理方都能包容,因此在巴黎,“白色晚宴”的會場自1991年以來頻繁變更:藝術橋、戰神廣場、盧浮宮、皇宮花園、巴黎榮軍院、戴高樂廣場、協和廣場、巴黎聖母院前庭、夏樂宮、孚日廣場、巴黎市政廳前庭,甚至香榭麗舍大街都舉辦過“白色晚宴”,而在巴黎以外,所謂“不申請不報備”事實上從一開始就被打破,所有與會者早就在報紙上知道屆時該帶着自家的板凳去哪兒赴宴。

白色晚宴重視推廣法式優雅的生活方式,提醒人們注重良好的教養、有品質的生活和高尚的價值觀。雖然賓客中有很多來自社會上層,但晚宴並不設立VIP區域,以倡導人人平等的理念,相互服務,並且在分享食物和真實的交談中重新建立傳統的分享理念,讓人們體會真實的社交環境帶來的愉悦感覺。

此外,為了避免給人以“小圈子”“矯情”的印象,這些年“白色晚宴”其實也有不少改變:引入了更新潮的助興節目和音樂,不再拘束於“男女分開坐”“不隨意起立”“不交換食物”之類“規矩套子”,甚至座椅也可以不一定是白色的(但要弄個白色墊子遮蓋一下)。在巴黎以外,“小圈子挑選推薦”已讓位於“順位排隊”,有推崇者表示,“優雅也是要與時俱進的”,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讓“白色晚宴”這道獨特的風景,在巴黎和世界各地繼續存續下去。

來源:環球時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50 字。

轉載請註明: 歐美“白色晚宴”,一場驚喜快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