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幾片竹子,如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哲學家們,就像一位剛剛學會對這個世界進行思考的少年,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層出不窮。這就是“百家爭鳴”的時代,也是中國古代的歷史上,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羣星閃爍的時代。

春秋戰國時期,湧現出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以韓非為代表的法家、以墨翟為代表的墨家,以及孫武、魯班、扁鵲等各學科的代表人物。這種學術思想上的爆發,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看幾片竹子,如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

政治。春秋戰國,處於“禮崩樂壞”的社會大變革時期,諸侯爭霸,社會動盪。各路諸侯國為了競爭霸主地位,競相招賢納士,運用不同思想學説,以使自己的國家富足強大起來。這便給百家爭鳴創造了一個寬鬆的學術氛圍。

經濟。當時各國經濟有了極大發展,這造就了有閒階層,一些人開始有時間從事自己的學術活動。

文化。當時“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其結果是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使原來有貴族壟斷的文化學術向社會下層擴散,下移於民間(這種歷史現象被稱為“文化下移”),致使“私學勃興”。所以,才有孔子的“有教無類”之説。

其實,這些因素雖然都很合理,但概括的還不夠全面,因為其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

是信息,是知識。今天的人類和幾千年前的古人做比較,可能在生理和智力上並沒有比古人突出多少,為何我們比古人更文明呢?原因就在於我們掌握的知識比古人豐富太多。

人類之所以能從地球上無數的物種中脱穎而出,成為主宰,就是因為,人能夠將積累的信息和知識代代相傳。

人用來傳播信息和知識的載體就是語言和文字。

看幾片竹子,如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

學術的傳播,就是對載有信息和知識的語言和文字進行復制的過程。

在人類沒有發明文字的時候,知識的積累和傳播只能通過人的口口相傳。但是,人的大腦容量是有限的,而且人的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有差異的,因此,會導致信息和知識的丟失和錯誤。

看幾片竹子,如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

那麼,如何才能永久的保存信息呢?

文字的出現,幫助人類真正解決了信息保存的問題。人類擁有了文字,就像一個內存有限的計算機,突然擁有了無限擴展存儲的能力,文明就可以無限制的積累和進步。可以説,沒有文字,就沒有文明。

那麼,問題又來了。

作為永久保存信息和知識的文字有了,用什麼來作為文字的載體呢?

面對如何保存文字的問題,古人有很多辦法。

古人將文字刻在石頭上(碑文)、刻在青銅器上(金文),刻在龜殼或動物骨頭上(甲骨文)。

看幾片竹子,如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

甲骨文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古人將文字刻在甲骨上,用繩子將打了孔的甲骨連在一起作為檔案保存。

但是,用這些東西來寫字,簡直太麻煩了。由於成本太高,會識字寫字的人極少。用來傳播知識的書,更不用説,幾乎沒有。

由此可見,信息的傳播成本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至關重要。

終於,中國周代在降低信息傳播成本上,取得巨大的突破。中國人開始用毛筆沾着水墨,在木板上寫字。

古人將竹子削成一個窄片,這樣的竹片叫竹簡,一片竹簡能寫一行字。然後,古人用繩子將多個竹簡連成排,這樣就能寫多行字了。古人將這些連成排的竹簡稱為“冊”,這樣的冊就是古代的書,我們漢語裏書的數量單位“冊”,就是這麼來的。

看幾片竹子,如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

除了竹簡,木頭也能被削成片來寫字,稱之為“木牘”。竹簡和木牘的合稱,就是簡牘。

除了簡牘,古人也在紡織品上寫字,稱為“帛書”。但是,相比於簡牘,帛書的成本太高了,一般人是消費不起。

所以,簡牘,成為了周代人讀書寫字的主要方式。

正是簡牘這項不起眼的發明,降低了信息傳播的成本,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百家爭鳴”的學術思想爆發,得益於信息傳播技術的創新

簡牘的出現,讓讀書寫字的成本不再高昂,它使中國人第一次有了自由寫作的機會,可以有大量的書籍可以閲讀。

因此,信息傳播的成本降低,再加上前文列舉的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因素,中華文明出現了文化的大爆發,就是“百家爭鳴”。

簡牘的普及,不光影響了中國古代的文化,它也間接改變了古代的政治。

周代搞的分封制,導致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林立。我在之前的文章《周秦之變|都江堰,超級水利工程背後的社會變革》中提到過,諸侯國統治者的立場是,我把全國的土地和人口都攥在手裏,“率土之濱,莫非王土”,才是最完美的。但是,統治者想要直接統治遠離自己的土地,必須有龐大的官僚體系作為支撐。

在當時,關於諸侯國如何建立龐大的官僚機構,除了經濟因素的制約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行政效率。

影響官僚系統行政效率的,一個是官員的素質,一個是行政溝通渠道。在簡牘出現之前,官員不會讀書寫字,官僚機構行政命令溝通光憑一張嘴。所以,這兩個問題都解決不了。

簡牘的出現,為中國產生龐大的官僚機構創造了條件。這樣,周天子分封的一個個小國,才能逐漸互相兼併成大國。

古人的痛苦在於信息稀缺,而今天的我們現代人卻恰恰相反。互聯網時代,人類創造出了無限連接的信息網絡,一部連接互聯網的手機、PC,幾乎就可以獲取人類幾千年積累的所有知識。

面對信息的過載,信息消化問題隨之產生。

看幾片竹子,如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

在信息爆炸的這個時代,我們腦容量根本不夠用,為了方便記憶,很容易給一些人和事物“貼標籤”。簡單的標籤化,造就了我們認知的狹隘。這使得我們在溝通時,越來越難以接受、甚至不願傾聽,與自己不同的觀點。

互聯網使人與人的連接更加容易了,但只停留在自己固有認知上的我們,更容易將我們封閉在一座“孤島”,那裏只有自己和一羣與我們相似的人,我們稱之為圈子、羣。

看幾片竹子,如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

當人聚在一起的時候,理智就會被情緒替代。互聯網,也就成為了不同羣體發泄情緒的戰場。

印刷術普及後,海量的信息和知識就通過紙質出版物在世界傳播。以致於,第一部現代大百科全書的編者狄德羅也曾經憂心忡忡地説,“只要時間世代延續,書籍的數量就會一直增加。總有一天,人們從書中學習東西,就像是從浩瀚的宇宙當中直接學習一樣困難。”

後來,人類進入信息時代,信息的增加比狄德羅預想的多得多。但,信息的過載,影響人類的進步了嗎?顯然沒有。

我們面對海量的信息,焦慮的根源不在於信息過多,而是我們不知道如何過濾。

那麼,如何過濾海量的信息,獲取知識呢?

我們得明確一點,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識。

比如,“某某國家的首都是哪裏?”,這樣的問題如果在古代,可能算知識,但是現在只能算作信息,因為它在互聯網上唾手可得。

但是,要把問題換成“為什麼某某城市是這個國家的首都?”,在信息時代,這樣的問題就可以算作知識。

因為,真正的知識,代表的是信息之間的關係。

就像我們看一本書,覺得自己看的很透徹。但是,看完後將書合上,又覺得自己腦袋裏空空如也,啥都不記得了。這個時候,如果給你書的目錄,你看書掌握的知識,一下子就被激活了。這就是前面所説的,信息和信息之間的聯繫又被建立起來了。

所以,面對今天的海量信息,積累知識的最主要方式,不是去搜集和記錄信息,而是找出信息之間的關係和連接。我們不是要將自己變成一個數據庫,而是要成為一個索引、一個信息的目錄。

最後總結一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我們從海量信息中獲取新知識的方式變了:

首先,不要輕易的切斷溝通與探索的可能,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接收不同的信息。別人説的對與錯不重要,重要的是將別人的觀點,通過思辨的過程,轉化為自己新的認知。

其次,不要因為信息過量而焦慮,而是要學會過濾信息的本事。積累知識的最主要方式,不是去搜集和記錄信息,而是找出信息之間的關係和連接。

祝你在新的時代,開啓自己的高效學習方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15 字。

轉載請註明: 看幾片竹子,如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