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為6月23日,汶川縣威州鎮索橋村5歲小朋友朱時興(左六)在幼兒園老師的帶領下唱歌;右圖為6月23日,汶川縣威州鎮索橋村5歲小朋友朱時興在村裏玩耍時留影。 2015年,在汶川縣教育局等多方努力下,汶川縣威州鎮索橋村辦起幼兒園,村民們的適齡子女從此可在家門口免費就讀幼兒園。幼兒園現有老師兩名,學生七名。據瞭解,每名學生每天免費配發一頓營養餐,包含一個雞蛋、一塊蛋糕和一瓶牛奶。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位於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東南緣,是長江、黃河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地處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區和“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區。截至2020年3月,該州已累計完成10.34萬名貧困人口脱貧,606個貧困村退出貧困序列,13個貧困縣(市)全部脱貧摘帽。在脱貧攻堅這場硬仗中,阿壩州推動產業發展帶動羣眾減貧;以全域旅遊為抓手,讓更多羣眾吃上“旅遊飯”;將非遺作品轉化為文化商品推向市場,開啓羣眾不離鄉、不離土的就業增收模式;創新生態扶貧模式,讓2.4萬名有能力有意願的貧困羣眾就地就近踏上生態保護崗位,促進增收。新華社記者
劉坤 沈伯韓 攝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為在馬爾康市松崗鎮丹波村,村民熊德軍在照料他養的阿壩中蜂(6月12日攝);右圖為熊德軍與他養的阿壩中蜂(6月12日攝)。 熊德軍,藏族,52歲,與妻子吉先玉相伴生活。之前並無固定職業,曾經在村裏的蔬菜大棚打過工,也曾在周邊的建設工地做過臨時工。2018年開始,在丹波村第一書記等幫助下,他開始養阿壩中蜂,從一開始的2箱發展到如今的21箱,已成為村裏養蜂最多的人。2019年,熊德軍通過養蜂增收5000元左右,2020年預計將通過養蜂增收達2萬元以上。平日裏,熊德軍會把自己學到的養蜂技術傳授給其他村民,幫助他們一起養蜂。熊德軍有一個小小的夢想:成立一家專門的養蜂合作社,帶着其他鄉親一起打造出自己的品牌,養蜂致富。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為6月13日,壤塘縣尕多鄉瑟谷村村民血四姐(左一)在從當地一家農牧產業公司工作人員處領取務工工資;右圖為6月13日,壤塘縣尕多鄉瑟谷村村民血四姐在展示自己領到的工資。 血四姐是壤塘縣尕多鄉瑟谷村人,丈夫因病於2009年不幸離世,之後家中重擔都落在她一人身上。2020年6月,血四姐有了一份新的工作,成為當地一家農牧產業公司的員工。該公司在瑟谷村通過土地流轉,建起了一個高原蔬菜基地。經過培訓,原本對種植一竅不通的血四姐現在熟練掌握種植技術,她每月能領到2000元左右的工資。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為在阿壩縣麥昆鄉沃朗村的高原中低温食用菌基地,桑俄吉在採蘑菇(6月14日攝);右圖為桑俄吉拎着自己採摘的蘑菇(6月14日攝)。 桑俄吉,藏族,58歲,家住距離高原中低温食用菌基地幾公里遠的齊卡洛村,此前一直靠和兒子去很遠的地方挖蟲草為生,2019年開始在食用菌基地工作,算上加班費,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高原中低温食用菌基地主要採用“公司+基地+集體經濟+農户(貧困户)”的生產模式,實行收益保底、按股分紅。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為6月13日,墨吉在壤塘縣棒託石刻公園內製作石刻作品;右圖為6月13日,墨吉在展示自己的石刻作品。 墨吉是壤塘縣茸木達鄉洞窩村人,家裏只有他和三個孩子,以前沒有收入來源,僅有的4畝土地只能種點青稞,真的是“窮得叮噹響”。2016年,縣裏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脱貧攻堅相結合的方式,成立了石刻傳習所。墨吉與附近村裏的一些貧困户一起,成了學員。從選石、勾畫、雕刻、上色等工序學起,墨吉很快就熟悉了石刻作品的製作。現在,他已經從學員變成了正式員工,一年收入有2萬多元,他不僅脱貧,還通過石刻技藝走在“致富響叮噹”的路上。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為6月15日,阿壩縣神座村村民扎各澤在村中打掃衞生;右圖為6月15日,阿壩縣神座村村民扎各澤在新房中留影。 近年來,神座村以風景秀麗的神座景區為依託,全村村民同工同勞提升村貌,曾經的貧困户扎各澤與大多數村民一樣,也吃上了“旅遊飯”,牽馬、賣酸奶就為他每年創收近三萬元。同時,村裏還為他提供了公益性崗位,讓他每月有固定的800元收入。2015年,國家補助扎各澤6萬餘元建起了新房。2017年,扎各澤順利脱貧。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為6月12日,馬爾康市松崗鎮丹波村支部書記高讓頭在大棚內採摘草莓;右圖為6月12日,馬爾康市松崗鎮丹波村支部書記高讓頭在大棚內留影。 出生於1990年的馬爾康市松崗鎮丹波村黨支部書記高讓頭曾經是一名貧困户,在精準幫扶和自己的努力奮鬥下,他不但自己脱貧,還成為了致富帶頭人。目前,高讓頭家種植了12畝地,養殖了30頭豬以及200只跑山雞。高讓頭介紹,2020年5月,投資800餘萬元的旅遊主幹道已經立項開建,隨後,投資6000萬元的“丹波雲舍”民宿項目也將正式開工建設。“伴隨着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實施和全域旅遊的發展春風,丹波村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高讓頭説。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上圖為在若爾蓋縣的諾爾央犛牛絨編制傳習所,當地村民扎西降初將犛牛絨紡成的線纏繞在小線軸上,供編織犛牛絨圍巾等製品的機器使用(6月17日攝);左下圖為在若爾蓋縣的諾爾央犛牛絨編制傳習所,扎西降初的妻子麥州(右)帶着5個月大的女兒用傳統技法手工製作犛牛絨製品(6月17日攝);右圖為在若爾蓋縣的諾爾央犛牛絨編制傳習所,扎西降初和妻子麥州手捧犛牛絨製品(6月17日攝)。 扎西降初和妻子麥州都是達扎寺鎮紅光村村民,曾為村裏的貧困户,家裏靠養犛牛為生,一年能有1到2萬元不固定的收入。2019年到諾爾央犛牛絨編制傳習所上班後,兩人每個月可以賺5000多元,還能照料自家的30多頭犛牛。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為6月22日,在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中心內,胡春蓮在製作羌繡;右圖為6月22日,在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中心內,胡春蓮在展示自己製作的羌繡抱枕。 羌族姑娘胡春蓮因病致貧,曾一直在家休養身體,沒有收入。2019年,在幫扶幹部的介紹下,胡春蓮與羌繡“結緣”,她來到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中心,在傳承人的指導下學習羌繡並從事相關工作,這讓她每月有了2000元的固定收入。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為在汶川縣索橋村,陳向前在家中製作銀飾(6月23日攝);右圖為陳向前展示自己最喜歡的銀飾作品(6月23日攝)。 30歲的羌族小夥陳向前從小跟隨父親學習銀飾製作技藝。2014年,母親大病,此時父親也已去世多年,家裏因病致貧,他靠開小店賣銀飾為母親籌錢治病。2017年,陳向前獲評汶川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羌族金銀器製作技藝傳承人。2019年,陳向前全家3口人收入9萬元左右。2020年,他關了縣裏的小店,回到村裏和母親、姐姐一同生活。他説:“家鄉越來越好了,該回來了,畢竟我的根在這裏。”如今,他一年光靠製作銀飾就能賺五六萬元。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為在松潘縣川主寺鎮牧場村,如戈在家中廚房煮犛牛肉,為接待遊客做準備(6月17日攝);右圖為如戈在家裏新建的藏式家庭賓館二樓專門接待遊客的藏式大客廳裏(6月17日攝)。 如戈,藏族,46歲,育有3個子女。牧場村是當地的牧民定居村,近年來,依託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環境和鄉野風光、濃郁的藏族民俗風情發展鄉村旅遊業。如戈家是村裏第一個發展藏家樂的,2011年剛開始時只有1間木屋3個牀位。通過一家人的辛勤勞動,如戈家的生活越來越好,家底也越來越殷實,家裏的犛牛從2011年的200頭壯大到如今的近400頭。如今,如戈家聘用了本村兩名村民當服務員,幫助他們增收。在她家的帶動下,牧場村已經發展出4家藏家樂,每家年增收約5萬元,2020年又新發展了3家藏式家庭賓館,共有26個牀位,預計每家年增收約3萬元。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為6月11日,理縣桃坪鎮佳山村村民龍庭恆在採摘櫻桃;右圖為6月11日,理縣桃坪鎮佳山村村民龍庭恆在種植的糖心蘋果樹旁留影。 27歲的羌族小夥龍庭恆2017年從成都高等紡織專科學校畢業後,回到家鄉理縣桃坪鎮佳山村,擔任佳山紅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龍庭恆説,這兩年合作社發展很快,從原有的5户社員發展壯大為現在的28户社員,果樹種植面積達120畝地,年產值300萬元,並幫助8户貧困户社員成功脱貧。龍庭恆自家種有果樹10畝,去年收入20多萬元,其中近一半的銷量是通過網絡銷售。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為在九寨溝縣勿角鎮甲勿村,陳海霞(前左)身着白馬藏族傳統服飾,為遊客表演鍋莊舞(6月19日攝);右圖為在九寨溝縣勿角鎮甲勿村,陳海霞在富有白馬藏族特色的農家樂前(6月19日攝)。 陳海霞,漢族,31歲,從九寨溝縣雙河鄉上甘座村嫁到甲勿村已有11年。此前,家中只有丈夫秦德來一個人靠打零工、挖野生藥材賺錢,2018年全家只有不足2萬元收入。2019年,九寨溝縣整合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資金,用於甲勿村農房外觀風貌和村道改造,建成數百平方米的停車場,一些農家小院變身民宿、農家樂。2019年,甲勿村共接待遊客1000餘人次,增收10餘萬元。隨着遊客的增多,陳海霞在今年購置了白馬藏族的傳統服飾,為遊客表演民族舞蹈、展示少數民族文化。她希望未來能把自家的幾棟房子改造成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農家樂,接待更多遊客,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為6月13日,壤塘縣上壤塘鄉仁棚村村民更波在製作藏香;右圖為6月13日,壤塘縣上壤塘鄉仁棚村村民更波展示他製作的藏香。 更波是壤塘縣上壤塘鄉仁棚村人,因為房子離公路很遠,交通不便,家中也沒有種養產業,4口之家有兩個年幼的孩子需要撫養,更波家一度生活十分困難。三年前,更波來到壤塘縣壤巴拉非遺傳習創業園內免費學習藏香製作,如今他已學有所成,每月能領到3000元的工資,家庭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壤巴拉非遺傳習創業園內進駐有唐卡、梵樂、藏醫藥、藏香等傳習單位,當地及附近村民在這裏可以免費學習非遺項目的製作技藝,學成後留在這裏創作作品,每個月可獲得數千元固定收入以及作品銷售提成。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為在壤塘縣尕多鄉瑟谷村熱不卡小組,村民尚壤扶着微耕機在蔬菜基地裏耕地(6月13日攝);右圖為尚壤站在微耕機旁(6月13日攝)。 尚壤,藏族,26歲。多年前他靠挖藥材為生,經常去很遠的地方採藥。2020年,尚壤有了一份新的工作,成為當地一家農牧產業公司的員工。該公司在瑟谷村通過土地流轉建起了一個高原蔬菜基地。經過培訓,原本對種植一竅二不通的尚壤現在對播種、耕地相當熟練。現在尚壤每個月能有2700元的收入,工作離家近,收入也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