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四川甘孜州稻城縣。剛立秋不久,這裏已瀰漫着秋天的氣息,空氣中多了幾分涼爽。再過一個多月,這裏將迎來最美的季節。
稻城縣位於四川西南邊緣,因其獨特的地貌和原生態的自然風光,被譽為“香格里拉之魂”和“最後的香格里拉”,被稱為藍色星球上的“最後一片淨土”。2016年,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上映後,這個地方成為遊客必去的旅遊目的地。
風景如畫、遊人如織,也考驗着當地的生態環境治理水平。稻城縣一直堅守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合理開發,守護綠水青山。憑藉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稻城縣榮獲“國家衞生縣城”、首批“天府旅遊名縣”等榮譽。
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影
今年7月,生態環境部推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模式與典型案例”欄目,對8種模式18個典型案例予以宣傳推廣。甘孜州稻城縣案例成功上榜,講述藍色星球上“最後一片淨土”的守護故事。
守住稻城的美好
厚植生態底色
發展“美麗經濟”
甘孜州地處長江、黃河上游重要水源涵養地,是重要的生態功能區,也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屏障,同時也是生態資源大州、森林資源大州和生物多樣性大州。而稻城縣地處甘孜州南部,受青藏高原複雜地形的影響,呈現出高原型氣候和大陸性氣候特點,屬高原季風氣候,一年之中絕大多數時間天氣晴朗,陽光明媚,並彙集了雪山、冰川、湖泊、草原、瀑布等壯麗景觀,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稻城亞丁 圖片來源:稻城亞丁景區
盛名之下,稻城縣也曾面臨着一個窘境:當地的自然保護區破壞較為嚴重。幾十年前,當時在稻城流傳着一句話:稻城門口站不得。“那時稻城生態環境不好,氣候乾燥、土地沙化,風吹得人受不了。”當地老人回憶道。
如何守住稻城的美好?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稻城開始大規模種植青楊樹。青楊樹耐高寒、生命力強,有助於防治風沙。數十年耕耘後,如今這些高大成片的青楊林一到深秋,綠葉變為彩葉,森林變成彩林,成為吸引遊客新的看點。
同時,因地制宜,厚植生態底色。稻城縣噶通鎮曾是荒漠化嚴重的低效益牧場,2016年起,噶通鎮整合生態治理、全域旅遊和脱貧攻堅等涉農涉旅資金,在沙化草原上大面積種植格桑花,將1599畝沙化草地打造成色拉花海。
生態環保帶來了“美麗經濟”,老百姓的口袋也鼓了起來。依託色拉花海旅遊業的發展,噶通鎮色拉片區銷售攤位每年增收約10萬元,當地牧民通過給遊客提供牽馬、導遊等服務,每年增收2萬餘元。千畝沙化草地變花海,綠水青山給當地居民帶來了“真金白銀”。
“脱貧後我們更懂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對家鄉一草一木都十分珍惜。”噶通鎮八美村村民澤仁説,通過在景區務工,她家在2016年實現了脱貧。2019年,稻城縣正式脱貧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
當前,圍繞豐富的山、林、湖、草等自然資源,稻城正大力推進全域生態文明建設。目前,稻城打造了一批生態林、景觀林、經濟林,促進了生態效益、旅遊效益、民生效益的“三效合一”。
做好生態旅遊
實現生態保護
與經濟效益雙贏
深秋是許多人眼中最美的季節。隨着秋意漸濃,整個稻城亞丁層林盡染。每年,無數遊客慕名而來。
稻城 圖片來源: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
遊客蜂擁而至,如何保證當地的生態環境不受影響?
在制度設計上,稻城縣將旅遊規劃和生態規劃放進同一座標系。構建“山頂戴帽子、山腰掙票子、山下飽肚子”的立體生態產業格局。實施“山植樹、路種花、河變湖(濕地)”工程,築牢高原森林生態屏障、綠色通道生態屏障、城鄉村寨生態屏障和生物多樣生態屏障,新增國土綠化面積2.4萬畝,林草覆蓋率達76.1%。
新華社 唐文豪 攝
同時,創新高寒廁所新模式,減少生活垃圾對環境的破壞。以亞丁景區為例,淘汰了傳統打包式廁所,選擇泡沫封堵免水衝微生物糞便自降解環保廁所,節水效率高達99%,經處理後的水質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排放標準。同時,添加生物除臭、除垢菌種,結合智能化控制系統立體除臭,使空氣質量優於相關的國際行業標準,起到了節能環保、環境零污染、臭味全祛除、冬季保暖等效果。
目前,亞丁景區被中國旅遊景區協會授予“中國旅遊景區‘廁所革命’培訓基地”、廁所革命“全國示範點”,《稻城亞丁推進廁所革命行動宣言》由中國旅遊景區協會向全球發佈。
康巴漢子伍金在稻城亞丁景區工作了近二十年。在他眼裏,景區的變化很明顯。他説,近年來,景區不斷升級旅遊基礎設施,尤其是“廁所革命”成果顯著,過去景區廁所有異味,污染嚴重,遊客不滿意。景區新建了生態廁所後,既環保又美觀,還配備了商店,招收了更多當地年輕人售賣周邊村土特產品,既方便了遊客,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提升綠色發展總量
全域旅遊統籌
經濟社會發展
近年來,稻城縣將生態文明建設與全域旅遊、綠化全川和精準扶貧進行有機結合,按照“山頂戴帽子、山腰掙票子、山下飽肚子”的生態發展格局,着力打造稻城藍天、白雲、山青、水綠、鮮花滿地的全域生態旅遊目的地。
稻城 圖片來源: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
在提升綠色發展總量的同時,稻城縣堅持用全域旅遊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路子,優化旅遊產業佈局,培育多元旅遊業態,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全力推動文旅、體旅、農旅深度融合。
其中,落實“旅遊+”戰略,憑藉其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資源,初步形成了“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基本齊全的旅遊產業格局。
具體包括,走“旅遊+體育”之路,全力打造“户外天堂”山地旅遊品牌,成功舉辦天空跑龍騰亞丁國際性賽事、國際旅遊洛克狂歡節等,走出一條體旅融合發展之路;走“旅遊+科技”之路,建設全省首個天文公園、天文小鎮,着力打造世界級天文旅遊目的地;走“旅遊+文化”之路。深度挖掘亞丁文化內涵,建成亞丁大劇院,傾力打造《金山銀山》《亞丁·三怙主》等歌舞劇。
此外,當地積極融入“中國香格里拉核心旅遊區和南部特色農業走廊”總體格局,着力佈局“3137”“223”種養工程,全力打造旅遊沿線成片成帶成規模的農業產業帶;因地制宜發展生態複合種養業,成功打造“亞丁犛牛肉鬆茸海椒醬”“亞丁青稞酒”“亞丁藏香豬”“高海拔無公害草莓”“亞丁無公害蔬菜”“康巴亞丁香菜籽油”等具有稻城地方特色的農副產品。
成效明顯,當地老百姓更加堅信那句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只有保護好這片風景,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才能吸引更多遊客,助力百姓脱貧致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