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戲報告
劇名:
《大徽班》
編劇:姜斯軼
導演:閆鋭
主演:張馳、劉欣然、劉宸、龍月、徐德亮、孫鈺童等
藝綻評分:
8.5分
(滿分10分)
評分理由:該劇在舞台上展開一幅畫卷,為觀眾呈現了徽調向京劇嬗變的傳奇歷程,讓人得以窺見當時戲曲伶人生存的艱辛,更能感受到他們的風骨。其中有歷史、有故事,有有血有肉的人,也有觸動人心的情。
就像有些流量明星在成名之前不過是一枚苦逼的“北漂”今天大家稱為“國粹”的京劇,同樣有過難熬的“北漂”時刻。
京劇的誕生,簡單地説就是:清代乾隆中葉,來自江南的徽班在鹽商的組織下陸續進京為皇帝賀壽。自此,四大徽班陸續進京,徽漢合流,集取眾家所長,最終形成了京劇。
但在看似簡單的歷史背後是幾代人篳路藍縷殫精竭慮上下求索,其中有血有淚有起有伏。4月7日原創京味話劇《大徽班》在梅蘭芳大劇院上演,將這段歷史通過幾位梨園中人經歷的愛恨情仇再現於舞台,讓觀眾瞭解了歷史,也看了一個跌宕起伏的好故事。
“四大徽班”指的是三慶、四喜、和春、春台四個班社,而在話劇《大徽班》中則虛構了鳳鳴、祥雲兩個早期進京的徽班和並稱“江南雙絕”的兩位班主高鳳岐、李雲仙。他們受鹽商之邀,一路沿運河打對台戲來到北京,為了在更大的舞台展現自己的玩意兒,他們歷經艱辛留在這裏。
同行的競爭,權貴的欺壓,命運的捉弄,觀眾的考量……
舞台上像是展開了一幅京劇誕生的畫卷,再現了徽調向京劇嬗變的傳奇歷程,讓人得以窺見當時戲曲伶人生存的艱辛,更能感受到他們的風骨。
在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下,戲曲藝人備受輕視,命運顛沛流離,但依然保有對藝術品質的堅守和對藝術道路的探索。看過這部劇,能夠讓觀眾更形象、真切地瞭解到徽班進京的里程碑作用和京劇誕生的必然。
要講歷史,還要講故事,《大徽班》用一個好看的故事讓這段歷史更為形象生動。劇中有同行之間針鋒相對和惺惺相惜,也有同門之間的背叛和包容,更有充滿遺憾的愛情。劇情跌宕起伏,又有真情貫穿其中,幾處片段都讓觀眾動容。
梨園行一向有着團結的傳統,劇中高鳳岐、李雲仙兩位班主雖然是競爭關係,但對彼此的才華和義氣又都很欣賞,都能在對方遇到危機時挺身而出,在藝術探索上遇到瓶頸也能夠精誠合作。
主角形象鮮明生動,配角也毫不遜色,劇中高鳳岐的師兄江鳳桐,原本是前途大好的名角卻因為意外失去了一切,在心中埋下怨恨的種子,背叛了一心幫助他的師弟,但在最後又用自殺來實現自我的救贖。
江鳳桐的飾演者,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的京劇丑角教師劉宸認為,劇中的人物真實、可愛,能夠代表很多普通人的特點,也讓這部劇更容易被觀眾接受。
話劇與戲曲的融合是《大徽班》的一大亮點。看這部戲能讓觀眾領略到戲曲之美,學習到不少戲曲知識,看到戲曲舞台光鮮背後的不易。這和這部劇的主創大都有戲曲從業背景分不開,他們懂得戲曲的美,更懂得如何在舞台上呈現它的美。
導演閆鋭自幼學習京劇,曾是專業京劇演員,六歲就上過央視春晚演出,後又學習話劇導演,如今是北京人藝的演員和導演,執導的戲曲題材話劇《名優之死》就備受好評。編劇姜斯軼是戲劇戲曲學研究者,幾位主演張馳、劉欣然、劉宸都是京劇演員,就連製作人謝巖也專耕戲曲曲藝製作策劃運營多年。
他們的參與讓這部話劇“戲曲範兒”十足,戲曲的儀式感在表演中被凸顯。閆鋭表示,劇中採用了“戲中戲”的表現手法,融入了崑曲、梆子等聲腔劇種,同時製造了帶有戲曲空間感的氛圍,並在表演當中,保留戲曲身段兒,讓演員的肢體帶有雕塑感,更有造型感。
作為北京人藝的演員和導演,閆鋭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沿着焦菊隱導演開拓的路,在話劇民族化方面做一些探索,“我對戲曲有着深深的熱愛,過往的學習經歷流淌在我的血液裏忘不了,話劇導演的學習又使我能夠跳出戲曲來看到它的好,把它好的東西用起來。”
該劇本輪將持續演出至4月10日,無論喜不喜歡京劇的人,都可以走進劇場去看一看,看一段故事也看一段歷史。北京人藝著名藝術家藍天野是一位資深的京劇戲迷,聽了幾十年戲,在看過這部戲之後表示:“當了一輩子戲迷,這個戲真看得很過癮!閆鋭導演處理很有創意。非常精彩,非常動人,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