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王玉環
我自幼就喜歡聽大海的故事。1963年我從濟南軍區衞校畢業後,如願以償,被分配到內長山要塞區第一醫院。
與我一同乘軍船進島的還有李淑賢、馮桂芹、魏增芳、苗桂花等一行9人。這是我平生第一次坐船,望着無邊無際的大海,我的心情無比激動和自豪,心中暗下決心,要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海防前哨的醫療衞生事業,報答黨和人民對自己的培養。
第一醫院全體人員紀念1965年5月1日建院留影 。 前排右五為作者 ; 二排左六至左八依次為政委高文智、院長李斌、副院長李樂林
第一醫院是由原要塞區門診部擴建而成的,坐落在南長山島南海邊,共設牀位120 張。當時醫院仍處於艱苦創業階段。據説上級一年才給醫院撥三萬元經費,這裏面還包括一百多人的津貼呢。
我一開始在理療室工作,後被調到內科,基本上是每天上午工作,下午搞業務學習、科研或病歷討論,晚上組織政治學習或開會。
業餘時間幾乎全部安排集體勞動,如種菜、修路丶蓋房子當小工、撿石頭壘牆、去碼頭卸水泥、石灰、雞蛋、活豬或其它軍需物資等。農忙時還去幫助島上老百姓收割莊稼。時任院長邊振鸞、政委高文智等院領導,經常和大家一起幹。那時真稱得上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
作者當年照片
我是內科醫生,那時強調一專多能、一兵多用,除要精通內科專業外,也常搞戰地救護、戰場搶救的考核或拉練。院裏還部署:外科要收內科病人,內科也要收外科、婦科病人。記得當年我和嶽軍政軍醫、張樹田主任做過幾例闌尾手術,以及清創縫合、膿包切開等,手術都很成功。
因部隊常年處於國防施工,那時候在醫院工作最難忘的是搶救傷員。
一次,守備29團的施工連隊突遇坑道塌方,被砸傷七八名戰士,外科忙不過來,我等便都過去幫忙。那個血淋淋的場面,我們內科人員第一次見到,都很震驚。
還有一次,記得是1980年7月下旬的一天。那天我們剛吃完午飯,就聽到院裏的緊急集合號聲,同時接到通知,説教導大隊的戰士們被海邊揀回的一發炮彈引發的爆炸,傷亡二十餘人。院裏立即組織人員帶着戰地救護器材奔赴現場,除當場已死亡的四人外,其餘輕重傷員經簡單包紮後即迅速用汽車拉回了醫院。哎呀,一大溜擔架擺在走廊裏,地上的血一不小心就沾滿鞋襪,空氣中都瀰漫着血腥味兒。要塞區徐堯田副政委當時還親自趕到醫院督戰,搶救我們的戰士就像戰場上衝鋒陷陣一樣,刻不容緩。院裏所有後勤人員包括許多家屬都靠上去,送水送飯,忙這忙那。所有醫護人員全部到外科,一人頂幾個人用,十幾張手術枱同時展開清創、縫合,我們連續工作48小時,直到所有的戰士都轉危為安,大家才鬆口氣兒。
每逢遇有外傷出血及危重病人需要輸血時,我們醫護人員中同型血的同志便都爭先恐後的獻血。當時院裏規定每輸100毫升血給18元的補助費,我獻的血每次都把補助費交了黨費。護士胡大玉,丈夫是教導隊的周教員,夫妻兩人都是知識分子,他們除忘我工作,踴躍獻血外,每月的黨費都交30多元。她説,留下我們和孩子的生活費,其它就全交給黨了,讓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無限的國家建設中。還有傳染科醫生張金友,是既當醫生,又當衞生員清潔工,從不計較個人得失,連年被評為先進。
作者與愛人、原船運大隊四中隊隊長魏景善合影
我愛人魏景善在部隊後勤的船運大隊工作,兩地生活很不方便。女兒三歲之後便脖子上掛鑰匙,自己管自己了。當時南長山只有一所幼兒園,離家三里路,且只有日託無全託,孩子每天早飯後便自己去幼兒園,下午自己再走回來,無人接送。晚飯後打開收音機與她“作伴”,我照樣去參加開會、學習或值夜班,從沒耽誤過工作。有次凌晨我突然一陣心慌,我急忙從值班室出來,查看了一遍各病房的病員,見無異常情況,便抽空跑回家,開門一看,孩子的鑰匙繩套在脖子上自己無法拿下來,衣服沒脱,兩眼哭腫,躺在地上但已睡着了。我把孩子抱進屋安頓好,又急忙返回了值班室。
1969年前後,醫院充實了許多新成員。院領導決定,全院醫務人員每年要保持三分之一留院工作,三分之一下醫療隊,三分之一去地方大醫院進修學習,以保證醫療技術和思想作風的不斷提高。之後,我既到濟南醫院深造過,也曾和王貞明、楊金華、徐日基四人組成醫療隊,下到北長山工兵五營五個月。我們吃、住、工作全在基層,既到連隊施工現場巡診,也給漁民看病。在坑道施工現場,我看到戰士們抱着風鑽打眼,裝炸藥,引爆後再把碎石一車車裝運出去,很艱苦。許多戰士輕傷照樣幹,重傷不叫苦。有次到工棚看到五營領導的家屬在縫補一牀牀很破的黃棉被,我問:“怎麼破成這樣?”一個指導員説,戰士們施工白黑兩班倒,回宿舍後滿身汗水或泥水,顧不上洗就躺下休息了,這樣被子蓋不到一年就破了。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69年,醫院科室人員歡送戰友張金友、王玖才轉業合影 ,二排左二為作者
花兒謝去,有青春的果實在枝頭;水兒流去,有深深的痕跡在河邊。在內長山要塞第一醫院長達17年的工作中,我曾多次被評為“五好個人”和要塞區後勤部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1982年我轉業到地方醫院工作後,領導和羣眾對我的工作也是認可的,曾被多次評為市級優秀黨員、三八紅旗手。我想,這與在駐島部隊醫院長期工作的歷練和在軍隊這所大學校裏的培養是分不開的,還有什麼能比海島部隊更艱苦的工作?那種頑強拼搏的軍人作風已經深深植入骨髓,滲透到心靈。
2017年,作者(中)與戰友在蓬萊海岸合影。
作者簡介: 王玉環,女, 1944年生,山東棗莊市薛城區人。1961年7月入伍,1965年10 月入黨,歷任學員、護士、助理軍醫、軍醫。1982年轉業到淄博市張店區人民醫院,先後任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科主任。現退休。
壹點號海島尋夢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