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山東博物館保安十餘分鐘速寫孔子像送給遊客的一幕被網友拍下,隨後迅速登上濟南本地熱搜榜,
山東之地,在中國是一塊
幾年前,董光慶從工作崗位內退之後,做起了保安工作,在山東博物館這個文化氛圍濃郁的工作地點,
董光慶畫的孔子像,線條明快、鬚髮飄逸令網友稱讚,並稱其為“掃地僧”級別的人物,許多人慕名而來看他畫畫。
如果説孔子的畫作是普攻,董光慶的微雕就是大招,
他可以把孔子像雕刻在微小的物件上,石頭、印章……都是他大展雕刻技藝的“天地”。
1釐米乘2釐米的印章,上面雕刻着一個惟妙惟肖的孔子像
截止目前,董光慶共創作3000多件微雕和繪畫作品,其中孔子像有2000多件,還有山水花鳥等其他主題的作品。
最原始的起因都是源於董光慶的父親,他的父親特別喜歡工筆畫,他自幼也受到薰陶,喜歡畫畫,喜歡篆刻,但都是在
在退休之後,董光慶在山東博物館做起了保安工作,他與微雕的故事也就此開始。
他喜歡山東博物館的書畫展、佛教造像藝術展、漢代畫像藝術展等展覽,珍貴文物上雕刻的人物、走獸等造型,讓他大開眼界,也從中學到了很多創作技巧。董光慶説,因為很多雕刻畫作“都印到自己腦子裏了”。
在非遺項目濟南微雕的代表性傳承人王天明面向社會公開、免費遴選傳人之後,董光慶便參加面試,面試通過後跟隨王天明學習微雕。
從畫筆到雕刻筆,董光慶的微雕也盡顯功力,除人像主題微雕外,他還創作
在一釐米見方的石片上,董光慶能刻出一幅有山、有水、有小橋、有茅屋的完整畫作,線條流暢、筆法細膩,小小雕刻畫作裏藏着大乾坤。
濟南微雕已經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自古山東出好漢,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山東籍的好漢就佔據了三分之一,大家都知道山東人拳腳功夫了得,手上功夫更是一絕!
濟南萊蕪地區的錫雕工藝可以説一絕,這項工藝至今已有
制錫世家王家綜合應用多種藝術技法,創制了第一批錫雕製品,讓
在海邊長大的青島人,依靠着廣闊的海岸線,不僅學會了打漁,也練就了一項
貝雕技藝巧妙的運用貝殼的天然色澤和紋理形狀,綜合玉、木雕和螺鈿鑲嵌等工藝特點,精心雕琢成平、浮、立體形式的掛畫、首飾和旅遊紀念品。
內畫起源於清朝末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作為中國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
作畫時,要沉住氣慢慢來,發力於手腕,精細之處,非目力所能及,這一種奇特的、瑰麗的藝術珍品,考驗的是作畫師傅們年復一年的手上功夫。
泰安的肥桃人人稱讚,肥城人也用自己的巧手將桃木變成了自成一派的藝術品。肥城桃木雕歷經千年,代代傳承,產品已發展到4000多個品種。
從一塊石頭、木頭到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雕刻作品,每一筆都飽含着師傅們對雕刻、繪畫的激情。
你永遠不知道家門口的保安有多厲害,你永遠不知道,有夢想的人可以迸發出多大的力量。
部分文字來源於齊魯晚報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