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一位超級囤積癖媽媽,家裏一户建的房子被堆放到無處下腳,乍一看跟垃圾屋也沒太大差別了。
家裏被各種雜物淹沒,已經不存在如何收納的問題了,因為東西已經多到根本收納不了的程度。
過道兩側的紙箱雜物堆得比人都高,擁擠到只能側身通過一個人。
年邁的母親捨不得扔任何東西,女兒由美對此也很苦惱,在決定請專業人士整理前,由美已經試着收拾過,結論就是真的無能為力。
母親這愛囤東西的習慣一直都有,家裏人又總是順着母親,結果勢態的發展完全超乎了人們的想象。
一棟一户建的房子,足有12個房間,在兩個老人被迫搬離這裏之前,除了他們睡覺的卧室以外,剩餘的房間全部堆滿了雜物,沒有一處可以下腳。
在準備斷舍離之前,由美帶媽媽回到老屋子這裏,讓媽媽收拾一些覺得需要的東西先帶回去。
收拾的過程中,媽媽不停地説着“這個給我留着”,“這個也不要扔”。
還有堆積在一起的廢紙,媽媽覺得是有用的資料,或者裏面夾着照片,但實際上翻看一下,就真的只是廢紙和垃圾,只是媽媽不記得了。
母親的囤積癖從70歲開始越來越嚴重,由美的姐姐曾想要幫家裏清理一下,結果就因為扔掉了母親認為重要的東西,母女倆吵翻了,甚至斷絕了往來。
幾年前父親的身體開始變差,家裏的狀態已經被物品淹沒到難以正常生活,由美便將父母接去自己另租的公寓住,但是父親還是想回老屋子住的,這也讓由美下定決心給父母的房子斷舍離。
真正開始清理才是一場惡仗,房子在接走父母后幾乎是原封不動,這次由美負責先清理廚房的部分,打開冰箱再次震驚,塞得滿滿當當。
不管冰箱裏放的是什麼,都妥妥過期了很久。
而冰箱於整個廚房來説,才只是冰山一角。
明明在家連飯都不怎麼做的母親,廚房裏卻放着很多全新沒拆封的料理工具。
連刀都有很多把,看包裝都很古早了。
父親的書房也是一片狼藉,乍一看還以為是進了賊,被翻成這樣的呢。
書房旁邊就是書架,自然是堆滿了書,還有很多都放在了地上。
這間被媽媽的衣服堆滿的房間,甚至都看不出來曾經也是間卧室。
媽媽的衣服應該是從來沒有扔過一件,三四十歲的時候穿的衣服都還在,除了堆在上面的衣服有些還能穿,下面的衣服因為堆得太久都發黴了。
經過漫長的整理,這些發黴破洞的舊衣服竟然滿滿裝了170袋。
會客廳這邊有朋友幫着整理,同樣一片狼藉。
翻出一堆古早的東西,比如許多年前開的膏藥。
散落在各個角落的花瓶。
雨傘少説也有個十幾、二十把。
當然,也有珍貴的回憶被翻出來,像是孫子孫女給他們畫的畫,還有小時候寫的信,都被媽媽認真地整理進了文件夾。
把堆積的雜物都移開,竟然還意外發現了一個復古沙發,而且還是全新的,終於可以拿出來用了。
所有房間全部清理下來花了好幾天,但總算恢復成了能生活的樣子。
廚房前後對比。
卧室前後對比。
兒童房前後對比。
日式房間前後對比。
走廊前後對比。
全部清理完的兩天後,接爸爸媽媽回老房子,真正的考驗才剛開始,媽媽一進屋就到處查看,檢查重要的東西是否還在。
全部檢查下來,雖然媽媽最後只問了一句木質桌子怎麼也扔了,但估計想問的其實有很多,媽媽表面上沒有發火,只是不太開心地坐了下來。
看着媽媽不太高興的樣子,由美拿出了那個收藏着畫和信件的文件夾給媽媽,由美希望能傳遞給媽媽的想法是,真正珍貴的東西是一家人和和睦睦,是大家共有的美好回憶,而不是那些堆積起來的物品。
媽媽似乎終於有所觸動,對由美第一次説了感謝的話。
有人生活的地方難免會有東西慢慢地囤積起來,定期斷舍離真的很重要,雜亂的物品堆積過多,也會影響生活品質。
與過度囤積相反的一種生活大概就是過度極簡,像日劇《我的家空無一物》這種家裏空得比樣板房還簡單也是有點誇張,不一樣的是,也許過度極簡的這種只要本人能接受,基本不太影響生活,而過度囤積的這種到最後就是讓房子變得沒辦法生活。
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調節生活物品的量,只是房子就那麼大,裝下了垃圾就裝不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