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當年魯迅花3765塊大洋,買了一套32間的四合院,如今價值多少?

由 谷太枝 發佈於 休閒

若談及民國時期的名人,魯迅先生肯定是繞不開的話題。魯迅,又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這句話從中學課本中就一直伴着每個學生成長,\"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魯迅先生心中不變的信仰。

《吶喊》、《彷徨》、《朝花夕拾》等等一系列作品,皆是膾炙人口,經久不衰。魯迅,一直是一個剛毅的中國人,是一個有骨氣的錚錚文人。可是,在別人眼中高不可及的大文豪,其真實全面的人生又是什麼樣的呢?

少年魯迅

魯迅是從地主家庭出身的孩子,生活本來是非常優越的,進入三味書屋,師從壽鏡吾老先生學習。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篇中,眾人看到的是活潑天真的小孩童。但是,好景不長。魯迅的父親得了一場重病,年少時的魯迅只得每每在當鋪與藥店之間徘徊,遭人白眼。這時的魯迅先生已是家道中落,甚至是可以用一個\"慘\"字來形容。

父親去世後,家族長輩決定分房而居,他們一致決定,把最差的一間房分給魯迅。魯迅先生拒絕簽字,卻遭到了家族中長輩的訓斥、嘲諷。那時的魯迅先生不過只是一個16歲的孩童罷了,卻倍感世態炎涼。

光緒二十四年,也就是馬關條約後的三年時間,這時的魯迅17歲,考入南京水師學堂,並且改名周樹人。這個南京水師學堂可以説是魯迅先生新的起點,他在這裏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有一羣志同道合的友人陪伴。魯迅先生的思想在慢慢地發生蜕變,他從原先腐朽的生活中漸漸掙脱開來,成為了當時舊中國最早接受新思想的一批人。

棄醫從文

成績優異的周樹人也順利地進入日本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現日本東北大學),成為當時中國少數的留學知識分子之一。本來魯迅先生的思想就已發生變化,又加之身處在日本仙台醫學院這樣的學校,更加使魯迅先生的生活經歷豐滿起來。

若是魯迅先生繼續從事着醫學的學習,畢業以後回國,一定是當時中國最頂尖的一批醫學家。但是,現實與理想往往是相背而行。當他看到一羣中國人圍着電影屏幕,觀看\"日俄戰爭教育片\",看到中國人被砍頭時,一片片中國學生拍手叫好。魯迅先生震顫了,他沒想到國人竟然如此麻木。或許,魯迅先生更加沒有想到的是,能夠擁有出國機會的莫不是當時中國學生中的精英。若是連他們都是精神麻木的話,那麼中國是否還會有未來?

棄醫從文,用筆墨去喚醒國人的靈魂。這僅僅只是一瞬間的決定,但是對於中國文學史而言,對於中國近代史而言,又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棄醫從文後,魯迅先生在文學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也因此擔任了當時教育科的科長,後來又被提拔為教育司僉事。在新文化運動之中,魯迅先生的一篇《狂人日記》又是得開先河,與當時的知識分子如蔡元培、胡適一同掀開思想解放的潮流。

偶然買下四合院

談到這裏,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魯迅先生的一生波瀾壯闊。又是身居高位,那麼他一個月的月薪是多少?其實魯迅先生在任教育科科長時一個月是300大洋,按照現在的換算標準是每月兩三萬元人民幣,而後又被提拔,工資是350塊大洋。對比當代的話,北京大學的教授一個月也就才只有280塊大洋,普通的助教老師則是50塊到100塊之間,可見當時魯迅先生的工資收入倒還是挺可觀的。又加之魯迅的生活非常節儉,也是因此,一個偶然的契機,魯迅花了3765塊大洋,在北京買下了一套32間的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特有的建築,是中國北京人民智慧的結晶。同時,在某種意義上,四合院也是一種財富的象徵。畢竟,3765塊大洋一換算的話,就是40多萬元人民幣了。

可是,不料,魯迅先生雖然是富有的,但也只是某種意義上的富有。要知道,全家人的生活負擔全部壓在了魯迅先生的頭上。本來一個人的工資足夠一個人,甚至一個小家庭衣食無憂。但是倘若要承載着一個大家庭的負擔,就會讓本來有着足夠財富的魯迅顯得有些捉襟見肘,生活也不似想象中的那般美好,甚至,最後要靠借債度日。

時過境遷

現在已經過去這麼久了,魯迅先生的四合院,能值多少錢?仍有好事者想要一探那個一套32間的四合院在一再增值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其實真實的情況,筆者也不敢妄言。但是,對於普通人而言,在北京買上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是許多人這輩子也完不成的目標。而四合院更是讓許多白領都覺得難以企及,因此,在北京城買上一套32間的四合院,按照現在人的眼光而言,更像是一種\"壕\"無人性的表現,是一種富有的外顯。

那麼,魯迅先生曾經購置的四合院到底值多少錢呢?有人估算説,大約是五千多萬吧,這是一個500平方米四合院的最低價位了。可是,魯迅先生在挑選四合院時,有考慮進入交通、地理環境等重要指標,所以,魯迅先生所購置的四合院的價格應該是可以用\"億\"這個單位來計算了。

隨着房地產行業如火如荼地開展,這也是從某種意義上證明了魯迅先生當時眼光的獨到,雖然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了,甚至魯迅先生也早已遠離人世,但是魯迅先生留下的這處豪宅,倒是現在都還未消散的話題。

小結

從民族與歷史的角度而言,魯迅先生的深明大義以及崇高的精神都是不容置疑且不可磨滅的,所以,我們每個人的聚焦點應更多的是魯迅先生對於國家和民族的貢獻上去。

當然,偶爾談一談這些歷史瑣事倒也是無可厚非,畢竟每一個人都有着別人不太怎麼熟悉的一面。全面的瞭解一個人是可以全方位地有血有肉地構建一個人。所以,偶爾聊一聊這些,也是有助於回憶起那段艱苦的歲月,以及那段歲月裏,少有人提起的塵封往事。

但是,如果真的就是僅僅聚焦於魯迅先生的生活,而把魯迅先生真正的歷史貢獻給磨滅的話,就有些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