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藝評|人們到底想在文化街區看到些什麼?

新民藝評|人們到底想在文化街區看到些什麼?

圖説:武康大樓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武康路“朱麗葉陽台”上的大蝴蝶結撤了,喧囂似乎歸於平靜。其實,武康路的其他陽台上,還“爬”上過一個充氣的聖誕老人,彷彿正“另闢蹊徑”送聖誕禮物。假日裏,武康路、五原路、湖南路、安福路一帶;愚園路、上生·新所、新華路一帶等各種“網紅打卡點”已經“連點成片”,成為“網紅街區”。加上“建築可閲讀”“街區可漫步”的各種“行走閲讀”和“文旅融合”活動,這些區域內常見一位“領路人”一邊在前講解馬路兩側的建築,一邊透露建築內的人文故事。他們身後的各地遊客走走停停、合影自拍,能讓原本也不過兩車道的馬路真正“車水馬龍”起來……

  有研究城區規劃的業內人士一針見血:“路人已經形成了‘我來、我看、我打卡’的體系。”那麼,人們到底想在網紅街區看到什麼?想讓城市空間美起來的專業人士又能做點什麼?打造更美好的公共空間已經成為新一輪公共文化建設目標,彼此“觀看”的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看?

  首先,大家都向往美好。無論是在陽台上掛蝴蝶結乃至聖誕老人的人,還是前去觀看這一道景緻的人,都是樂於展現美好、追求諧趣的人。他們願意為平淡生活增添樂趣,願意為美好生活留影。最終,美好的回憶,才是值得記取的人生。所以,走過、路過,要以自拍的方式留下痕跡。

新民藝評|人們到底想在文化街區看到些什麼?

圖説:聖誕懶人“爬”上陽台

  其次,公認的美好怎能錯過?城中熱事的共享與分享,是“我”存在於社交媒體上的證明。生活節奏的提速和成本的節約,讓以往面對面才產生的“飯後談資”演化為更“簡便”的“網上自拍”。有心理學家認為:“此時,標識更重要——有這個蝴蝶結,就一定是武康路,一張圖説明自拍者的所有追求,甚至不需要文字解釋。”

  然後,主要觀點就此分岔——以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張松為代表的專業人士認為,武康路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徐彙區政府已經投入2000多萬元進行歷史文化氛圍營造,區文旅局和湖南街道在名人故居開放上投入極大精力,直接把武康路393號的黃興故居修繕後部分用於服務路人的遊客中心。但是,那些先前徜徉在武康路上忙於自拍的人明顯更樂於在有蝴蝶結的陽台前,而不是黃興故居前取景。這種做法,明顯置“好看”於一切之上。

  網上年輕人完全不這麼想,比較“理性”的觀點是——盯着拍蝴蝶結確實淺薄、無聊,但是我們的生活已經被賦予了太多“意義”,所以我們就是要做點無聊甚至無腦的事,來“解構”生活的“重量”。因而各種評論“飛”起——為原住民着想的:“附近居民都不敢在陽台上曬內褲了!”;為自拍者點讚的:“小姐姐的裙子可有鏈接啊?”;為研究建築打Call的:“這是法式小陽台,本來也只能讓一兩個人抽口煙”……

  從大家的紛紛議論可以看出人們對陽台蝴蝶結“寄予厚望”。除了表面的美,人們還好奇陽台的建築形式、屋內的人物故事、藴含的情感期待、賦予的社會責任……這就是上生·新所在五一假期,舉辦咖啡戲劇節也一票難求的根本道理。來上海打卡的遊客,主動要求上海朋友能帶他們去網紅打卡地,看場戲、吃頓飯、兜一圈。戲劇,藴含人物、故事、情感乃至社會責任,且能讓人們在網紅街區有一個駐留一段時間的“充分理由”。人們,對故事發展的追求,以及對故事意義的追求,是自人類誕生起就有的本能。內容發展滿足好奇心,意義表達滿足虛榮心。所以,這反過來要求創造美的專業人士要深思,我們能提供什麼,在滿足人們好奇心和虛榮心的同時,讓大家都有所啓發——且未必需要所謂深刻的意義?

新民藝評|人們到底想在文化街區看到些什麼?

圖説:上海展覽中心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新近在北京三源裏菜場舉辦的“民以食為天”藝術計劃,火出了圈。藝術家邱志傑在這裏舉辦了“書法展”——為攤位寫招牌,為氛圍營造寫有關吃的金句,為攤主寫祝福語,乃至剖開一條魚,魚肉上還有蠟封的字……鮮活的蔬菜水果魚肉,好像被賦予了“意義”,也有了人情味,讓這個位於北京使館區的菜場有別於全國其他所有菜場。逛菜場的百姓也興致盎然地“閲讀”這些書法作品:“吃飯不積極,思想有問題……去重慶吃去南京吃去杭州吃……”也有水果店主好奇:“我向邱老師求了字‘果王’,有印章,值多少錢?”這些羣眾意見,也頗有意思,也成了這個展覽的一部分。邱志傑的想法就是要讓書法走到日常生活裏去,“不要在美術館辦展,就要去有煙火氣的地方”。陌生的經驗,讓展覽更有意思。他認為,如果藝術沒有資格佔領街道,誰有資格?書法進入菜市場,就是一個書寫者的社會服務。所以,這個活動叫做“民以食為天——邱志傑市集書寫”而不是“書法展”。這裏的印刷體全都換成他的書寫體;菜場中央懸掛的是宣紙書寫的作品,都圍繞“吃”展開:“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他甚至寫了“英文書法”給外國人看……

  人人都可能是藝術家,隨時隨地搞藝術。藝術工作者,首先要擁抱生活,把作品真正融入街道,做出真善美的街區範例。(朱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46 字。

轉載請註明: 新民藝評|人們到底想在文化街區看到些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