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000多年前鑄造編鐘技術不亞於今天的航天航空科技,探訪團走進中國編鐘之鄉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休閒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户端8月9日訊(記者朱德華)“對編鐘鑄造鑽研得越深入,越是驚歎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術。在2000多年前,這絕對是當時的高科技,不亞於今天的航天航空科技。” 8月3下午,“沿着長江讀懂中國——湖北千里長江行”襄陽都市圈探訪團走進隨州博物館,省級青銅編鐘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曾侯乙編鐘複製成員項紹清介紹説。

探訪團成員在隨州博物館參觀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記者呂詩文 攝

“能在現代聽到古時的“黃鐘大呂”之聲,真的是太幸運了。”

走進隨州博物館展廳,各種青銅編鐘組件接連映入探訪團成員的眼簾,有單個展示鎛鍾、鈕鍾、甬鍾和石磬,而最吸引探訪團成員的還是那一套完整的曾侯乙編鐘。

項紹清介紹,1978年,隨州出土的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編鐘,共65件,重達2.5噸,以其數量之多、音律之全、技藝之精、氣勢之大,被譽為“編鐘之王”“世界第八大奇蹟”等。曾侯乙編鐘也因此被認定為國寶級文物,也是國家首批禁止出國展出的文物。隨州也被譽為“中國編鐘之鄉”。目前,探訪團看到的曾侯乙編鐘是複製品,原件保存在湖北省博物館。

在隨州博物館曾侯乙編鐘樂團演奏廳,探訪團成員欣賞編鐘樂舞。長江日報記者李子云 攝

項紹清介紹,1978年8月,剛出土的曾侯乙編鐘迎來第一次“演奏”,一曲《東方紅》成為人們心中的永恆經典。香港迴歸、北京奧運會……在重大時刻,中國古代的神奇樂音通過編鐘頻頻傳向世界。

探訪過程中,探訪團成員有幸聆聽了隨州博物館用曾侯乙編鐘複製品演奏的編鐘樂舞,金石之聲宛如天籟。探訪團成員、長江設計集團城市規劃與建築設計院副主任汪文説,能在現代聽到古時的“黃鐘大呂”之聲,真的是太幸運了,古人了不起,那些成功複製出青銅編鐘的人更了不起!

收藏於隨州博物館的曾侯乙編鐘(複製品)。記者呂詩文 攝

幾十年來,觀看過曾侯乙編鐘、欣賞過編鐘樂舞的各國政要眾多,面對這一世界奇觀,他們無不熱情讚歎。編鐘成為增進中外友誼、促進世界文化交流的“特使”。 

“讓文物活起來”。現在,曾侯乙編鐘採用傳統非遺製作技藝進行復制,並參與眾多演藝活動,滿足人民羣眾對其心之神往的好奇。

省級青銅編鐘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項紹清,介紹編鐘的製作技藝。記者呂詩文 攝

隨州的青銅編鐘製作需要160多項工藝

據瞭解,我國古代青銅編鐘技藝特徵為獨特的“一鍾雙音”校音技藝、科學的“合金原料”配比劑量和高超的“失蠟法”鑄造工藝。製成的編鐘造型精美、裝飾精妙、音律精準,為古樂器“八音”之首,比歐洲十二平均律鋼琴早一千多年,改寫了世界音樂史。

那麼,曾侯乙編鐘是如何鑄造出來的?文獻資料少之又少。不少愛好編鐘者苦心鑽研,摸索總結出一套複製編鐘的技藝。項紹清就是其中的代表。

曾侯乙編鐘。記者呂詩文 攝

項紹清介紹,隨州的青銅編鐘製作技藝始於商周之際,以家族及民間師徒方式傳承延續至今,它以銅、錫、鉛為材料,通過制模、制範、結殼、澆鑄、修整、校音等160多項製作工藝,包涵冶煉、鑄造、力學、音樂、美工等,整個製作過程精細複雜,稍有不慎便前功盡棄。

已過花甲之年的項紹清,一直從事研究、復仿製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及青銅禮樂器。通過長期觀摩出土編鐘、請教音樂專家,科學打磨調整鐘壁厚薄實現對音律的編排,終於在80年代後期把成套的編鐘按古代音律排列校音,使每個編鐘的“正鼓”和“側鼓”位置均能敲擊出兩個不同的樂音,成功仿製出首套演奏類青銅編鐘。 

探訪團小成員對編鐘頗有興趣。長江日報記者李子云 攝

探訪團成員、湖北工業大學大二學生周詠怡説,曾侯乙編鐘雖沉默了千年,再次面世時,仍能演奏出享譽世界的樂音,這種樂音能跨越國界,跨越種族,流淌到所有人心裏,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見證。今天通過“沿着長江讀懂中國——湖北千里長江行”活動親身感受兩千多年前的編鐘文化,更讓我為古人的智慧感到欽佩,更為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而自豪!

【編輯:張靖】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