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國家公園建設體現哪些中國特色?看看這三個答案

由 沈建伏 發佈於 休閒

封面新聞記者 盧蕩 滕晗 邵萌

10月25日,國家林草局舉行“國家公園標準”專題新聞發佈會。13天前的10月12日,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峯會上,我國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首批國家公園的消息正式向世界公佈並引發關注。

記者注意到,目前,《國家公園設立規範》《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技術規範》《國家公園監測規範》《國家公園考核評價規範》《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規範》等5項國家標準均已發佈,貫穿了國家公園設立、規劃、勘界立標、監測和考核評價的全過程管理環節,為首批國家公園的正式設立,構建統一規範高效的中國特色國家公園體制提供了重要支撐。

那麼,按照5大標準設立的國家公園,在建設過程中體現了哪些中國特色?

10月25日,國家林草局舉行“國家公園標準”專題新聞發佈會。圖片來源 綠色中國

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地)發展中心籌備組副組長孫鴻雁女士表示,我國早在1956年就建立了第一個自然保護區,隨後60多年中,逐步建立了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1萬多個。2013年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目前我國的國家公園建設是在60多年自然保護成效及實踐經驗積累的基礎上進行的,具有起點高和後發優勢,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第一,強調系統保護。我國將國家公園定位為三類自然保護地中保護強度、保護級別最高的一種保護類型,實行最嚴格保護管理,更加註重保護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比如將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納入正式設立的三江源國家公園範圍,區劃總面積19.07萬平方公里,實現大尺度的系統保護。

第二,強調體系建設。我國的國家公園體制建設不是單純建立幾個國家公園實體,而是站在生態文明建設的角度上,由國家主導設立國家公園,對自然生態系統進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從整體上謀劃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構建形成長效保護機制。

第三,強調生態保護和社區發展相結合。我國人口眾多,國家公園內或多或少分佈有原住居民。我國的國家公園在保護生態的同時也注重社區發展和民生改善,在國家公園的建設與保護過程中,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分區,實行差別化的政策和管理措施,把社區居民視為共建夥伴,從而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雙贏目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