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性惡”爭論千年,王陽明給出了答案

説起人性的善惡,電影《烈日灼心》當中有過一段關於人性的言論讓人記憶深刻:你知道什麼是人嗎?人是神性和動物性的總和。他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惡,沒有對錯,這就是人!

這段話總結了組成人性的基本構成和顯現條件,非常具有哲學思考。歸結到最開始發生的人性善惡問題的討論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孔子最早提出過:性相近,習相遠也。同是儒家學説的孟子和荀子就也發生過這樣的討論,孟子説:性本善。荀子説:性本惡。而在世界宗教的不同派別當中也有這樣的討論,天主教的觀念是:人生來就有着七中原罪。佛教的觀念是:眾生皆苦,為善方度。其實關於人性本善還是本惡從開始擁有哲學思想的時候就被爭論了上千年。但最終王陽明的一段短偈給出了從古至今的最好答案。

“性善、性惡”爭論千年,王陽明給出了答案

如果想要談論“善惡”,就必須要了解“善”和“惡”是什麼意思。首先善在漢語裏的意思是好的意思。比如古人會提出一個建議,而那個人只需要回答一個字“善”就可以了。它表達一個“同意、沒問題、就這樣做”的肯定意味,這就是説,善講的是一個非常概括性的含義。古代金文當中的善是一個羊在上面,下面橫着兩個言,如果理解成兩個人正在對話交流也可以。從金文的意象上來看,善這個字原本指代是溝通上的沒有障礙,而引申出的含義是“吉”的意思。也就是説“善”被中國古代人理解為:帶着吉祥的言語來進行溝通。這可以説非常根源地表達了善。因為通常中國人不是特別會表達善意,而且也不容易感受到善意。而與“善”對立的便是“惡”,惡的概念和善正好相反,通常表達一個非常不好的事情。也表達一個否定的意味。這個字如果按照今天的寫法拆開來看的話,是一個“亞”一個“心”。

“性善、性惡”爭論千年,王陽明給出了答案

如果來單純的看“亞”這個字,它代表的意思通常是“第二的,次一等的”。還有另外的一個意思是“第二個”,我們如果相當然的去理解的話,也可以理解為:帶着第二個心來和人交往,這會讓人討厭的。其實“亞”在古代金文當中是一個類似空心十字的形狀,而那時“七”這個數字的寫法就是十字。而且七這個數字在古代是非常不吉利的,它代表了“死亡”。可見“惡”從古的含義就是不美好的。善與惡它們本身就是一個關於倫理和哲學的概念。從哲學的角度上講,善和惡其實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比如有人曾經問智者蘇格拉底:什麼是善,什麼是惡。蘇格拉底反問:請問盜竊是善還是惡?那人回答:是惡。蘇格拉底説:那盜竊敵人是善是惡?那人回答:是善。蘇格拉底説:也就是説盜竊朋友是惡了?那人回答:是的。蘇格拉底又問道:如果朋友要用刀子自殺,你為了救他,盜竊了他用來自殺的刀子,你是善是惡。那人啞口無言。從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出,善和惡需要一個規則和道德體系去判斷。這與人的本來面目沒有關係,只與其他人如何看待一個人的行為有關係。

“性善、性惡”爭論千年,王陽明給出了答案

孟子曾經給“性善”舉過例子,他説“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從骨子裏就有一種“善”叫“不忍心”。或者説叫“惻隱之心”。但其實這種惻隱之心的來歷在孟子的那個時代只能從哲學的角度去討論。而如今經過一些科學家們的論證,證明人其實是從動物進化而來的。而動物其實並不具備“性善”的本質,“惻隱之心”其實也只是他人對於“善”的判斷。一個人當下的行為是善意還是惡意從來都只有當下的自己知道真相。孟子還將“性善”用儒家的思想進行了一番具體的解釋,他説: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也就是説其實他説的“性善”也是非常狹隘的從仁義禮智的概念上去理解,能做到他説的這些,自然就是“善”。可見在孟子的理解當中依然是需要一個具體的道德體系才可以説的清楚的。

“性善、性惡”爭論千年,王陽明給出了答案

其實“性善”也可以從科學的角度上進行考究,西方的一些動物行為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大膽的猜測:善良其實是通過後天的學習經驗而獲得的一種技能。它完全來自於動物的社交經驗。並且通過一代代的基因相傳到達了一種完全潛意識的狀態。也就是説“善”其實來源於社交經驗,你善良的對待了某一個人,那個人也善良的對待了你。這次社交的經驗就得到了一個正反饋,我的“善”是可以得到回報的。誰又能説的清楚“惻隱之心”是不是很久以前的人們通過這種正反饋而總結下來的經驗呢?很多研究昆蟲的學者們在研究昆蟲行為的時候也做出了這樣的判斷。在一個螞蟻的蟻羣當中,所有的螞蟻為了能夠使整個族羣得以保存,工蟻們擁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分工並互相協作。這是他們的一種社交方式,而在螞蟻當中很少看到有工蟻會背叛族羣。也就是説誠信的協作對於螞蟻來説就是“性善”,那麼在人看來不也是一樣的嗎?主席曾經説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直做好事。“性善”需要持續性,這種持續性其實需要像螞蟻一樣,必須要從基本習慣上就擁有“善”,而且一直相信“善”,才能“善”下去。

“性善、性惡”爭論千年,王陽明給出了答案

同是儒家學派的荀子卻覺得“性惡”他認為凡是善的,有價值的東西都是需要通過努力而得來的。價值和文化同樣都是人所定義的,所以人性需要教養才可以變得“善”。這種觀點也沒有任何錯誤,因為在荀子的眼裏,任何人在出生的時候都有選擇的遵循好利的天性,所以才相互爭鬥,所以才會嫌棄有殘疾的。所以他説: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處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性之惡明矣,其善者偽也。但在荀子的觀點當中有一個非常現代意識,那就是他認為人本身就是動物,動物都是趨利避害的。但是在他的言論的反面透露出“獸皆蠻”的意思。

“性善、性惡”爭論千年,王陽明給出了答案

也就是説他從內心的思想中依然還是認為人和動物並不一樣。所以荀子關於“性惡”的討論本身就是矛盾的。人需要教化,那麼教化他人的人需不需要教化呢?如果教化就可以埋沒人性的“惡”那麼為什麼很多大學問者的品性並不好呢?所以“性惡”本身不應該將人和社會關係分開。和“性善”一樣人之所以“性惡”是因為對於好的,美的這樣的概念的定義不一樣。比如結婚,有的人認為需要找一個家室穩定的先結婚,然後再慢慢培養感情。有的人認為必須找到真命天子才能結婚。這個問題就需要有個人來判斷,判斷的依據不一樣,善惡的判斷也就不一樣。而説到人最初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就存在着“惡”其實很牽強。有的人判斷這個話題説:人被生出來的時候,經歷母親懷胎十月,經歷生產的陣痛。你天生就帶有着一種罪惡。但來到這個人世間並不是出生的這個個體決定的。這種説法絕不能判斷人性就是“本惡”的。

“性善、性惡”爭論千年,王陽明給出了答案

王陽明在討論善惡的時候,其實人類歷史已經走過了非常長久的時光。他非常智慧的將善惡總和起來,並且道出了很有哲理的四個短句: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徹底的避免了用他者眼光來判斷善惡的方式,以一種遵從本體的方式揭示了善惡的本來面目。他非常推崇“知行合一”的理念,將認知和行為的關係論述的非常具體和全面。所以他在解釋性善還是性惡的時候分別用“知”和“行”來分開判斷。

“性善、性惡”爭論千年,王陽明給出了答案

從這四句話當中可以瞭解到,王陽明認為:從本體上講人本來沒有善惡之分,所以這時的“行”不帶有任何善惡的意味,這時候人的行為需要他人來進行判斷才能分辨出善惡。但是通過“知”人們逐漸的意識到了,有些行為是善行,有些則是惡行。這種“知”稱之為良知,而光有良知只能算是“知”。只有在行為上真正的為善去惡才是真正遵循格物的。王陽明之所以可以給出這樣的答案是因為他明白,人的行為往往依靠着兩種動力驅動。一個是自己瞭解和知道的正確方式,另外一個是趨向對自己好的一個方面。善行只是他人的判斷,因為他人的判斷來行的“善”並不是真正的“善”。只有從自我的內心當中認同什麼是善,並且根據自我的認同而去行善,那才是真正的“性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90 字。

轉載請註明: “性善、性惡”爭論千年,王陽明給出了答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