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沙漠治理還成問題,印度卻引用青藏高原雪水,成就千萬畝稻田
我們經常能在很多記錄片之中看見沙漠的蒼涼,也能從很多文學作品中看見沙漠的神秘。在地球上,沙漠這種特殊的地貌特徵分佈在很多地方,中國的西北部地區也屬於沙漠比較多的一片。事實上,從人類生存環境的角度來看,沙漠的確比較嚴酷;而且如果具有很大的流動性,沙漠還會將周邊的正常土地進行吞噬和同化,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要治理這些具有威脅性的沙漠。
事實上從建國直到今天,咱們國家針對隔壁荒漠沙漠的治理一直沒有停止,即便是在政治動盪的年代也是如此。而我們放眼回顧的時候會發現,諸如庫布其沙漠這樣的“小型”沙漠在中國人民的改變之下儼然已經成功地發生的地貌上根本的轉型。咱們國家的沙漠治理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這套方法並不十分複雜,只要持續進行就能看見效果。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咱們中國陸地面積之中有超過25%的面積都屬於荒漠化土地。這個比例着實不低,最為重要的是,一些荒漠化的土地還具有流動性和延展性。假如我們從理論上將它們的一部分進行治理控制轉化成植被甚至森林的話,那麼環境改善,土地利用率和社會效益從長遠的眼光看堪稱無價。
很顯然,土地的荒漠化和一樣東西有最直接的聯繫:淡水。
沙漠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乾旱,持久的乾旱就會導致植物沒有了生存的空間,也會導致土地的質量發生變化。所以可以簡單地説,只要水足夠沙漠變成綠洲只是時間的問題。
我們在節能灌溉方面其實已經有很好的成效,在這些技術的加持之下,70年的時間我們“幾乎消滅”了庫布其沙漠,五十多年的時間毛烏素沙漠也已經變成綠洲。甚至盤踞在西北部巨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的綠化工程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所以飲水進沙漠進行治理的方案很明顯行之有效。事實上咱們的鄰居印度也在用這樣的方式將沙漠變成良田。要知道印度的人口體量非常巨大,經濟的發展並不優秀,但是這裏的人們在糧食上基本上卻可以自給自足靠的就是廣闊而肥沃的土地。
而將這些土地進行擴張就能更好地提供更多的糧食,這對於印度來説是至關重要的。所以他們將目光放在了位於西北部的塔爾沙漠身上。
印度的做法相比之下就比較簡單粗暴了。
他們直接在一條名為薩特累季河的河道上修建了水利工程進行蓄水。攔截到充沛的雪山融水之後,人工開鑿了一條長達600餘公里的運河,直接將水庫中的水,有控制的排進運河之中。
上面説的這一切從1980年到1987年就全部完成,非常迅速。通過這個辦法,運河兩岸進行甚至更遠一點的地方土地明顯有了改變。雖然水量並不是特別巨大,但是已經能夠開墾出百萬畝的田地用於農業種植。
可見不同的國家針對荒漠的智力都有屬於自己的辦法。只不過相比較而言,咱們國家的更加科學,持續性也更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