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的簡稱就是“高麗”,不要因為韓國人而自卑

在寫文章的時候,我提到“高句麗,簡稱高麗”,於是很多人就反駁我説:高句麗不是高麗,高麗是韓國的。今天我就專門寫下這篇文章,來説説高句麗和高麗到底是什麼關係。

高句麗是中國東北的扶余族建立的邊疆政權,存在時間是從公元前37年到公元669年,一共有700多年的歷史。高句麗最初在松花江上游一帶,在魏晉南北朝擴張到了遼東半島和朝鮮。最初定都於紇升骨城(今遼寧桓仁五女山城) ,後來又定都於平壤、國內城等地。為什麼定名為“高句麗”呢,因為該政權出現於漢朝的高句麗縣而得名。

高句麗的簡稱就是“高麗”,不要因為韓國人而自卑


高句麗的名字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稱呼。兩漢到魏晉時期,稱為“高句麗”或者“高句驪”,簡稱為“句驪”或者“句麗”。如《後漢書》的《高句麗傳》中有:“句驪蠶支落大加戴升等萬餘口詣樂浪內屬。二十五年春,句驪寇右北平……”

到了南北朝,高句麗政權就將國名改為了高麗,省去了中間的“句”,這樣的確更加優美。從考古出土的碑文來看,高句麗至少在文諮明王(492年—519年)時期就已經改名為“高麗”,文諮明王就自稱為“高麗大王”。 此後,中國的史書也將高句麗改為了高麗,這些史書包括《北史》《南史》《宋書》《魏書》《周書》《北齊書》《南齊書》《陳書》等。南北朝的史書最初是“高句麗”和“高麗”並用,最後就全部用“高麗”了。

高句麗的簡稱就是“高麗”,不要因為韓國人而自卑


其中,《北史》《南史》《宋書》《梁書》《魏書》對該國立有《高句麗傳》,但是文中中基本使用“高麗”一詞,而《南齊書》直接用《高麗傳》。到了南北朝後期,高麗一詞完全代替了高句麗。中原王朝冊封其王時,也冊封為“高麗王”,如《南齊書》記載“以高麗王樂浪公高雲為使持節、散騎常傳、都督背平二州諸軍事、徵東大將軍、高麗王、樂浪公”。隋唐時期,對任何場合都是稱呼為“高麗”,如隋煬帝“三徵高麗”。

綜上所述,我們稱呼高句麗為高麗,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高麗是高句麗確認的正式國名,而且被中原王朝廣泛認可。不過,這裏就不得不提到後來韓國曆史上曾經建立的另外一個高麗王朝。

高麗王朝(918年~1392年),存在於宋元時期。為了將該王朝和前面的高麗王國區別,我們稱呼前者為高氏高麗,後者為王氏高麗。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高氏高麗的建立者是中國的扶余族,最初地方是在中國松花江,後來才發展到了朝鮮。 王氏高麗是三韓民族建立的,是新羅王朝的繼承者。總體上來説,高氏高麗屬於中國,王氏高麗屬於韓國。

那為什麼兩者擁有相同的國名呢?那是因為建立王氏高麗的王建打着復興高麗(高句麗)的旗號來建國的,高麗成宗時期的大臣徐熙曾説:“ 我國即高勾麗之舊也,故號高麗”。可見,王氏高麗是用了高氏高麗的國號。

高句麗的簡稱就是“高麗”,不要因為韓國人而自卑


現在有許多人不贊成將高句麗簡稱為“高麗”,認為這樣會造成和韓國的高麗王朝混淆,也讓韓國人擁有了:高句麗是韓國的”口實。我覺着這樣想的一是自卑,二是杞人憂天。一,既然“高麗”一詞是高氏先用,那麼為何要先用的改? 按照這種説法,豈不是中國戰國時代的韓國也要改一個名字,以免和現代的韓國重名?就算是要改,那也是王氏高麗換成“南高麗”“後高麗”,哪有前者換的道理。我們自己稱呼其高氏高麗為“高句麗”也好,稱呼為“高麗”也好,那是按照時代來説。漢魏兩晉時期,我們稱呼其為“高句麗”,南北朝到隋唐,就稱為“高麗”也何嘗不可。

第二,高氏高麗是中國的民族建立的,韓國人要説該政權是韓國的,你改一個名字就能避免他亂認祖先嗎?況且,只要我們認定高氏高麗是中國的,那韓國自稱是高麗後代也沒有關係,因為這樣,韓國人豈不是成為了中國的一部分?

高句麗的簡稱就是“高麗”,不要因為韓國人而自卑


實際上,這種重名在中國和世界上都非常之多。例如劉邦建立了漢朝,後來也有無數的政權取名為“大漢”,但是他們只能被稱為“蜀漢”“後漢”“北漢”“南漢”等,那有讓劉邦的漢改名的。跨國的也有,例如希臘歷史上有馬其頓這個國家,後來希臘北方的一國就用了馬其頓這個國名,難道希臘就要將亞歷山大的馬其頓改名?希望沒有這樣做,反而是讓現在的馬其頓改名為了“北馬其頓共和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1 字。

轉載請註明: 高句麗的簡稱就是“高麗”,不要因為韓國人而自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