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山,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古村落和古鎮,這些村落隱匿在大山深處,淳樸的生活情態和未經人工雕琢的景觀令人更想一窺全貌。如果時間充裕,不妨去看一看古村落,或許會有不同的收穫和體驗。
司莫拉就是藏於騰衝深山裏的一個佤族村落,常年矗立於雲霧之中,層層疊疊的梯田加上黃牆黛瓦的民居,形成獨特鮮明的山區古村風貌。五百年來,寨名從未更改,沿襲至今,很多人不曾耳聞,但它卻一直低調的美了幾百年。甚至有的騰衝本地人都不知道這裏,但搭上了鄉村旅遊的順風車後,這個隱匿於山中的村落,逐漸為人所知,如今村裏的每家房前,幾乎都有拿着單反創作的攝影師們。
村莊四周方石砌牆,片石當瓦,猶如一座小城堡。造型玲瓏的木屋掩映在青山綠水中,古樸自然;依山而建的民居,錯落有致,和諧統一;炊煙裊裊,讓人不知身居何處。
走進寨子的小巷,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堵堵石牆,環顧四周,彷彿一個古老未醒的夢纏繞在房前屋後。卵石砌成的村道,彎彎曲曲消失在小巷深處。民居一座連着一座,窄窄的宅院、門堂,巷道深深,很有韻致。在門框裏、窗户上隨處可見的雕飾,做工十分精細,或古拙、或飄逸、或簡、或繁複,無一不恰到好處。
這裏的房屋不像別的老街古鎮那樣整齊劃一,相反,街道邊的磚瓦房參差不齊,街道的路面也寬窄不一,一塊塊青石板將“零亂”的房屋連接起來,為整條街增添了許多古樸的韻味。
行走在古寨,讓人有一種穿梭在漫長時光隧道里的感覺,一些被記憶剪碎的舊事,在一種古舊氣息縈繞的氛圍裏,讓情緒陷入一種難以言説的感覺而不能自拔。
佤族人愛水,寨中水流不息,古老河流環抱寨中的人家,古街上,水閣邊,亭子下,梯田畔……古村落的故事在這裏開始、延續。在這裏,民族傳統文化如同流水潺潺,生生不息。
順着“噼啪”的搗衣聲,已有早起的村民開始來到河邊,這是司莫拉觀景台下的一座洗衣亭,寨中男人為了讓家中的女人在洗衣時不被風吹日曬,給一點慰藉和呵護,便備料在河上鋪石修亭。洗衣亭也成了公共場所,洗衣洗菜的女人們聚在這裏聊天交流,消遣寂寥。
洗衣亭較為古舊,木頭石墩為柱子,屋頂均有透空花脊做裝飾,瓦片雖因時光浸洗斑駁不堪,卻仍舊能看出整個亭子造型的精緻,五、六條石板架在亭子中,可蹲、可搓,另一條石板直接通到梯田裏。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佤寨是清水文化裏一條涓涓流淌的文脈,在古樹的盤根錯節裏共生,在四季更迭的莊稼裏綿延,在樸素真誠的羣眾心中默默傳承……
司莫拉中寨的梯田,雖沒有元陽哈尼梯田那般出名,卻也是承載着佤鄉印象的一個重要元素,是佤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傑作,是南方稻作文化與佤族、漢族文化糅合的歷史文化遺存,其耕作方式和利用山泉的天然灌溉系統在稻作文化中亦很獨特。
放眼望去,梯田如漩渦般聚攏到一起,緩坡上大片金黃的萬壽菊令人心馳神往。對長期蝸居在城市喧囂中的人們來説,是讓人從心底放鬆的靜謐之地。眼前美景,吸引了很多攝影愛好者來採風,只見片片梯田,堆砌如山,從低到高望,猶如山梯,一級級登上藍天。
悠久的歷史孕育出司莫拉豐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古色古香的佤族民居、木鼓屋,綿延百年的梯田農耕文化,影響深遠的佤族民俗文化,還有眾多傳統手工技藝和豐富的信仰崇拜等,司莫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個性鮮明,佤族風情獨具特色。
百年的歲月流逝,司莫拉古村落猶如亙古不變的標記,在這片藍天、白雲、高山、溪流之間訴説着佤族人民傳誦千年的神話,讓遠來的客人,體悟到真正的自然。
如果你喜歡自然清靜、原始的古村落,不妨就來騰衝的司莫拉佤族村,漫步這裏,看一看古樹和村落,走一走濕地和梯田,聽一聽山歌與古樂……目之所及皆是愜意,當夕陽照到村落裏,更是賦予了它一種無法言説的美。
看看平凡和樸實,讓你有別樣的感受,讓你穿越時空看到它們曾經的繁華。遙想500年前,散發着遠古佤山原始氣息的地方,佤族遷徙無常、狩獵為生,他們身着手工縫製的民族衣裳,在這片原始質樸的土地上歌唱……
來源:保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