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國“巔峯使命2022——珠峯極高海拔地區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科考隊員成功登頂珠峯,正開展系列科考任務。新中國成立後,登山運動員們勇敢攀登,不斷創造奇蹟,於1960年完成了從北坡登上珠峯的創舉。此後,登山運動伴隨着科學考察和體育事業的發展火熱起來,到如今,登山運動在北京已非常普及,登山愛好者不但有強身健體的專業場地,還能在鍛鍊之餘享受休閒旅遊的樂趣。
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健身意識增強,很多北京人堅持參加登山鍛鍊。圖為2000年,幾位老人在參加登山比賽。 齊祁/攝
1960年完成從珠峯北坡登頂創舉
新中國登山運動的歷史,要從上世紀50年代中期説起。
1956年4月,我國第一支登山隊——中華全國總工會登山隊誕生,隊員們登頂太白山,翻開了新中國登山運動的新篇章。 史佔春/攝
1956年4月,我國第一支登山隊——中華全國總工會登山隊誕生。據本報1956年5月17日4版《中國第一批爬山運動員接受紀念章》報道,那年4月23日,28名登山運動員開始攀登陝西秦嶺主峯、海拔4113米的太白山。他們每人身上都揹着25公斤重的東西。4月25日上午11時15分,他們登上了山頂。按照國際慣例,運動員們把寫着他們名字的紙留在了山頂。
1956年5月17日,《北京日報》4版
此舉翻開了新中國登山運動的新篇章。此後,我國登山運動員又登上了海拔7546米的新疆慕士塔格峯,征服了四川省海拔7590多米的貢嘎山峯。1959年,我國8名女子登山運動員登上慕士塔格峯,不僅創造了世界女子登山最高紀錄,也創造了女子攀登海拔7500米以上高山人數最多的世界紀錄。
1960年,我國登山隊又創造了一個奇蹟。據本報1960年5月28日1版《我登山隊登上世界第一峯》報道,當年5月25日清晨,我國三名登山運動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克服了高山極度缺氧和零下40℃左右嚴寒等重重困難,登上了世界最高峯——珠穆朗瑪峯,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從北坡登上珠峯的創舉。此前,西方登山界曾7次嘗試,但均以失敗告終,珠峯北坡也因此被認為是“不可逾越的天險”。
1960年5月28日,《北京日報》1版
喜訊傳來,時任副總理賀龍向中國登山隊致賀電,電文中寫道:這是我國人民的一個極大的喜訊,你們為偉大的祖國爭得了很大的榮譽,為社會主義的體育事業再一次作出了光輝的貢獻,謹向你們致以熱烈的祝賀!
這次登珠峯是由我國著名登山運動健將史佔春率領,從1960年3月25日出發,先後經過了三次高山適應性行軍,到第四次行軍時突擊登頂主峯,歷時兩個月。登頂珠峯的三名登山運動員中,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的王富洲只有25歲,是最年輕的一位。此外,這次還有26名運動員登上了珠峯海拔8100米以上的高度,在當時創造了世界登山史上罕見的成就。(1960年5月29日《北京日報》1版,《我登山隊創世界登山史罕見成就》)
1960年,我國登山隊員登頂珠峯。圖為登山隊隊員在中途休息。新華社發
地質科考推動登山發展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地質科考推動了登山運動的發展。
那些年,北京地質學院結合地質專業開展了登山運動,並將登山運動列為體育課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普及登山運動,該校成立了由6名青年體育教師組成的登山教練組,在香山、周口店建立了登山營地,學生們在那裏上登山課,邊登山邊實習。
據本報1960年7月8日2版《結合地質專業 大搞登山運動》報道,這所學校有97%的學生獲得了國家體委授予的“登山運動員”等級稱號,其中包括6名登山運動健將、4名二級登山運動員和72名三級登山運動員。學校登山隊從1958年開始,曾先後登上祁連山“七一”冰川主峯、太白山主峯,併為國家登山隊輸送了優秀隊員。到1960年時,該校師生登山足跡已遍及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為祖國勘探出許多新的礦藏。學生們在青海高原、天山及長江三峽的絕壁上進行實習時,憑着一身登山本領,攀上了許多坡度達七八十度的懸崖峭壁,很好地完成了勘探工作。此外,學生們還登上青海境內海拔7100米的積石山,進行了冰川、地貌等科學考察。
1960年7月8日,《北京日報》2版
為了探索橫斷山脈地質構造的秘密,1964年,北京地質學院7名男女師生組成科學考察登山隊,登上了雲南西北部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境內海拔5500米的玉龍山主峯。這是我國科學工作者第一次登上這座著名雪山的主峯。當時,隊員們採集到大量寶貴資料,對於進一步研究我國整個橫斷山脈的地質構造情況和演化規律,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1964年5月24日《北京日報》1版,《北京地質學院科學考察登山隊登上五千五百米的雲南玉龍山主峯》)
1964年5月24日,《北京日報》1版
北大山鷹社聞名全國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些高校學生自發成立了登山隊,以社團活動的形式挑戰這項勇敢者的運動。最有名的當數北京大學山鷹社。
上世紀50年代,北京大學成立爬山訓練班。圖為訓練班學生在香山進行爬山實習。 李桃/攝
北大山鷹社成立於1989年4月,4年後,花名冊上就已達500人。平時,山鷹社的學生會進行嚴格的體能訓練,比如跑步、跳遠、單雙槓、引體向上、定向越野等,這為日後攀登高峯打下了基礎。1990年和1992年,山鷹社的學生分別登上了海拔6178米的崑崙玉朱峯頂和海拔7117米的念青唐古拉中央峯。1993年,他們又登上了慕士塔格峯頂峯,令業界刮目相看。
據本報1993年11月30日5版《向理想的目標邁進》報道,學生們登慕士塔格峯時資金並不充裕,買不起設備,只能租,而且租的還是上世紀70年代的產品,僅一隻登山鞋就有9斤重。不僅如此,學生們的防寒服也是租的,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只有每套40多元的雙層運動衣和軍訓時發的絨衣絨褲。登頂那天,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氣温加上七八級的大風打在臉上冰冷刺骨,疼痛難忍,但最終學生們還是憑藉着堅強的意志成功登頂。外國登山隊員看到他們僅憑簡單裝備登頂都認為不可思議,連連讚歎。
1993年11月30日,《北京日報》5版
1993年底,中國登山協會授予北大山鷹社10名隊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運動員稱號。這是我國民間登山隊第一次獲此殊榮。(1993年12月2日《北京日報》5版,《北大登山隊十名隊員榮獲一級運動員稱號》)
後來,北大山鷹社的學生還成功挑戰了長江源頭海拔6621米的各拉丹冬峯,征服了青藏高原上海拔6282米的瑪卿崗日峯……在那個年代,山鷹社不但是北京大學100多個學生社團中最紅火的一個,更是聞名北京乃至全國高校,還吸引了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科院研究生院等院校學生加盟。
登山鍛鍊了學生們的意志和品質,也培養了學生們團結協作的精神。曾經擔任過登山隊長的李鋭表示,登山使他對困苦的忍耐力比多數同齡人強:“在工作中遇到問題、困難時,想想登山的痛苦,就覺得沒有什麼挺不過來的事。登山和組織登山活動中鍛煉出來的協作能力,都在實際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回報。”(1996年7月11日《北京日報》6版,《攀登永不言休》)
1996年7月11日,《北京日報》6版
多年以後的今天,山鷹社仍是北京大學的品牌社團,在不斷攀登新高峯的過程中,為國家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登山運動員。
百折不撓勇攀高峯
登山運動的發展,也伴隨着失利和低谷。
1957年,中華全國總工會登山隊攀登四川省中部的貢嘎山時,有4位隊員不幸犧牲。當時,北京各界代表300多人曾集會追悼,表彰他們對登山事業的貢獻。(1957年8月6日《北京日報》4版,《全總追悼登山犧牲的四位烈士》)
1957年8月6日,《北京日報》4版
1991年1月3日,中日聯合登山隊在攀登位於雲南省的梅里雪山活動中,17名登山隊員在海拔5100米的三號營地遇難。由於該地區氣候多變,降雪量大,雪崩頻繁,當時的救援隊和後來的中日搜索隊嘗試多次都沒能到達出事地點。直到1998年,部分登山隊員的遺體、遺物才陸續被發現。(1998年7月24日《北京日報》3版,《梅里雪山發現中日聯合登山隊部分遇難隊員遺體》)
2002年8月7日,利用暑期前往西藏攀登希夏邦馬西峯的北大山鷹社5名學生,在海拔6700米至6800米處即將到達頂峯時遭遇雪崩遇難。他們當中,最大的不過24歲,最小的才21歲。山鷹折翅的消息傳回北京,燕園師生悲痛不已。“一切的起因和結果,都是那個關於雪山的夢想。”5名學生之一、曾任山鷹社社長的雷宇昔日寫下的文字,詮釋了學生們參與登山運動的初衷。(2002年8月15日《北京日報》9版,《北大“山鷹”雪峯折翅》)
2002年8月15日,《北京日報》9版
追溯歷年的登山行動,像這種因為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而受到挫折的例子還有不少。不過,我國登山勇士們攀登高峯的信念從未動搖。一批又一批的後來者前赴後繼,百折不撓,不斷挑戰新的高峯,新中國的登山事業蒸蒸日上。
2002年,北大山鷹社5名學生遭遇雪崩遇難。聽説這個消息後,北大學生自發前往山鷹社訓練基地獻花悼念。 徐軍/攝
國家級登山健身步道相繼建成
近些年來,登山運動明顯地呈現出兩個發展方向——高山探險和羣眾健身登山。其中,高山探險因其對身體、技術、裝備以及專業知識的嚴格要求和對資金的高額需求,頗有曲高和寡的味道,而適合更大範圍人羣參與的羣眾性登山活動表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
本報2001年2月22日7版《北京人浩浩蕩蕩爬香山》記錄了人們登香山的獨特風景:初現的晨曦中,登山者三五成羣,説説笑笑,相處融洽。登山隊伍中,年齡最大的90多歲,最小的是跟着父母爬山的剛會走路的孩子。每天早晨,他們像上班一樣準時來到香山,在香山彎曲的山道上一步一個腳印向上攀登。
2001年2月22日,《北京日報》7版
近年來,北京順義、海淀、平谷等區相繼興建了專業的步道,登山設施更加現代化。2013年,全長125公里的順義淺山區國家登山步道建成開放,這是北京首條達到國際標準的登山健身步道,串起了順義3.8萬畝山林、20個民俗村落,既有滿足登山愛好者的高難度山路,也有適合全家出遊、休閒娛樂的親水步道,既能鍛鍊身體,也能賞風景。(2013年9月30日《北京日報》10版,《本市首條國家登山步道開放》)2016年,鳳凰嶺國家示範登山健身步道投入使用。這條步道長15公里,沿途串聯起石階古道、野道、高山草甸、佛教道教歷史遺蹟等,人們在山脊上可以俯瞰北京城。(2016年5月7日《北京日報》5版,《鳳凰嶺國家級登山步道投用》)
2013年9月30日,《北京日報》10版
時至今日,北京的登山愛好者不但有鍛鍊的好去處,還能享受採摘、露營等休閒旅遊的樂趣,登山之趣早已超乎山水之間。
(原標題:60多年前珠峯登頂引發登山熱)
來源:北京日報 文字:賈曉燕
資料來源:京報集團圖文數據庫
流程編輯:u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