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做一個有才能的女子

羽川所著的《林徽因:做一個有才能的女子》(天津人民出版社),讀罷以後,對曾以為比較熟悉的林徽因有了更多更深的瞭解。

林徽因:做一個有才能的女子

這本書,共分七章,對一代才女林徽因,進行了全方位的梳理,有些資料,比較詳實,特別是對世人對林徽因和徐志摩的誤解、“太太的客廳”等一些不被大眾所知的細節上,都做了詳盡的闡述。

在新中國成立後,林徽因作為建築大師,對北京城市建設、古建築保護等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這部分的寫作,既增加了歷史的厚重感,讓人對“老北京”有了全新的認知,更加敬重這位為了保護古建築,拖着病體,據理力爭的“女漢子”——林徽因。

林徽因:做一個有才能的女子

作者是文筆老辣的90後,行文如同流水,有些句子飽含哲理,讀起來也毫無澀滯之感。

讀完全書後,我心目中的林徽因逐漸走近。慢慢地,我認為她是一位集“文的美人”“病的美人”“苦的美人”和“強的美人”於一身的美者、強者、智者,更是一位神一般存在的奇女子。

文的美人

林徽因的文學才華,僅僅憑她的詩、文、劇本,就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奠定了不朽的地位。

有人評價,她的《你是人間四月天》足以讓人心酸神迷。

“我説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音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着變/你是四月早天裏的雲煙/黃昏吹着風的軟,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而她的《情願》一詩,開篇“我情願化成一片落葉”,僅僅9個漢字,就讓情竇初開的人落下多情的淚水。

林徽因:做一個有才能的女子

現代詩的神奇,就如此簡單地呈現出具體的物象,而這種意象,也能夠讓大名鼎鼎的徐志摩明白你心與我心,只能“明月松間照”,卻無法抵足相擁相近。

她寫給曾經戀人的美文,最美的除了情詩,當屬《悼志摩》這篇散文。

“……這消息在二十日的早上像一根針刺觸到許多朋友的心上,頓使那一早的天墨一般的昏黑,哀慟的咽哽鎖住每一個的嗓子。”

讀來這麼短短的一句,心裏的哀痛,瞬間鋪滿了情緒的紙張。説好的相約,卻成了永訣。

淚水不能訴説的,就化作剛強的文字,這就是林徽因,倔強骨子裏藴藏的文人之美。

病的美人

《紅樓夢》裏有林妹妹,那是“弱柳扶風”的病態美,偏執地認為,寶黛是“金玉良緣”就鬱鬱寡歡。

但林徽因卻不同,雖然身體多病,依然沒有放棄工作,即使是戰亂時期,她也能在病榻之上閲讀,寫筆記,即使在一個人病之中,也堅持完成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

在《林徽因:做一個有才能的女子》一書中,作者很多地方都對病中的林徽因進行了描述。在第五章《我有柔情,亦有傲骨》,開篇《在苦難中,做唱歌的人》一文中,講述了林徽因“六歲的時候,林徽因出了‘水珠’。‘水珠’即‘水痘’,這種能導致全身奇癢難耐的傳染病,卻因為‘水珠’這個美麗的名字,讓小小的林徽因感動一種神秘的驕傲。”

林徽因:做一個有才能的女子

這件小事,被她記在散文《一片陽光》中,在那些無所事事的養病的日子裏,她並沒有出“水珠”的痛苦孤獨。而以陽光般的心態,迎接和對待。

帶着這“一片陽光”,林徽因走出了許多人生的坎坷。1928年,她與梁思成雙雙學成歸來創建東北大學建築系,白手起家,課業繁重,身體有病,仍堅持授課而不停。

當時,內憂外患,匪患盛行,治安很差,但林徽因並未心裏怯意,卻嚮往着有蒙面匪徒越牆而入。即使,當時因為繁重的工作和身體的病痛,已經摺磨得她早已變了形。

1930年冬,林徽因回北平休養時,徐志摩更是驚呼她和梁思成都“變成了一對猴兒”。

病中的林徽因,骨子裏卻是堅強的。

“打算在人世間行走,就不要奢求那許多。且當每一知都是荒徑,每一個人都是過客,每一篇記憶都是曾經。”

要知道,如果林徽因和梁思成選擇去國外,以當時國外的醫療條件和水平,斷然不會讓她受這麼多的苦難,然而,他們雙雙放棄優厚的待遇,毅然選擇回國。

林徽因:做一個有才能的女子

繁冗的事務,居無定所的生活,使林徽因的病情惡化,她只能接受腎臟切除手術。

面對手術,她寫了一首近似遺書的詩歌《致我的大姊》:“當我去了,還有沒説完的話,好像客人去後懷裏留下的茶……”

手術成功,果然上天也眷顧林徽因,讓她能夠繼續她的事業,繼續她的夢。

苦的美人

紀伯倫説:“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

正如書中所寫:“原生家庭的愛恨糾葛,是林徽因一生的心結”。

在《林徽因:做珍上有才情的女子》中,所有的文字,都能讀出她的苦。而這苦,卻又得從她的童年提起。

林長民的正室去世之後,林家沒有子嗣,何雪媛嫁入林家做了填房。這個何雪媛是一個小作坊主的女兒,沒有多少文化,還不夠乖巧、不夠端莊,脾氣暴躁,時常發小姐脾氣,自然不受林家喜歡。

婚後十年,林長民另娶了年輕貌美的程桂林,於是,何雪媛和女兒林徽因被趕到後院,生活孤苦伶仃。

林徽因:做一個有才能的女子

何雪媛受冷遇,自然把氣撒到林徽因頭上。就像梁從誡回憶自己的母親時寫的那樣:“她愛父親,卻恨她對母親的無情;她愛母親,卻又恨她不爭氣。”

童年的遭遇,怎麼可能治癒?而她成年後的經歷,卻也是那麼殘酷無情。

林徽因在美國學習期間,其父去世。她的學業也是由梁啓超接濟着完成的。

而她最困難的時候,是在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林徽因和梁思成原配決定留在東北與國家同生死、共命運,然而,他們的營造學社研究成果,已經引起日本人的注意。

8月,梁思成收到日本人的邀請參加會議,他們決定立即動身,收拾行裝,而此時的林徽因,肺部有空洞,稍有不慎將會導致嚴重後果,而梁思成則被診斷為脊椎軟組織硬化症。

在逃亡的過程中,林徽因兩次高燒不退,差點沒能捱過去。尤其在李莊時,那裏的醫療條件極差,令她的病情更加嚴重。

林徽因:做一個有才能的女子

沒有辦法,梁思成隻身前往重慶,為營造學社申請經費,林徽因則在家中卧病,沒有任何有效的藥物,陪伴的只是兩個年幼的孩子,原本的大家小姐,最後卻不得不拎着油瓶上街,拖着病身子,操持整個家務。

她不但是苦中的病人,更是苦中的美人。她沒有向生活低頭,而是以樂觀的心態對待着周圍的一切。

在寫給沈從文的信中傾訴:“一個非常有精神喜歡掙扎生存的人,為什麼需要肺病?”

在與好友費慰梅的信中,她寫道:

“別擔心,凡事我們總要表現得儘量平靜。”甚至調侃地説:“我的體重一直在減,作為補償,我的脾氣一直在長,生活無所不能。”

由於病重,林徽因最常使用的姿勢就是靠着被子半倚在牀上閲讀和寫作。在撰寫《中國建築史》的過程中,她所吃的苦無比想象的還要多:貧困、病痛、戰亂……

而每一件,林徽因都堅強地承受下來,因為在她心裏,只要懷有夢想,即使前進的征途如何多難,她也要堅定地走下去。

“雲淡風輕,歲月安好”。她從不怯懦,似乎,命運也在給她讓步。

強的美人

盧梭曾説:“誰成了哪一行的尖子,誰就能走運。”林徽因是走運的,不僅是作家、詩人,而且在建築學方面,也名聲鵲起。

在這一方面,我被作者的第六章深深吸引了。

《當你足夠強大,才能活出精彩》,把林徽因傳統文人的精氣神,以及一名知識女性骨子的硬和對事的真寫得酣暢淋漓。

新中國成立後,林徽因被聘為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並被任命為北京計劃委員會委員。

在對待北京的建設問題上,她一直堅持“每一類、每一座,都是過去勞動人民血汗創造的優美果實”的觀點,試圖得到全面保護。然而,總是事與願違。

林徽因:做一個有才能的女子

1952年8月,北京市第四屆各界人民代表會在中山堂召開,討論是否拆除長安右門和長安左門,林徽因代表梁思成出席會議,一改往日的柔弱,發出震撼的質問。然而,最後,兩個“三座門”還是被拆除。

1953年5月,為了拯救四朝古都僅存下來的完整的牌樓街,梁思成與時任北京市副市長吳晗發生激烈爭吵。

幾個月後的一次古建築保護工作會議上,林徽因衝動地站起身,指着吳晗大聲譴責。

而此時,林徽因已是肺結核晚期,連説話都費勁,而她考慮的不是自己,而是保護古建築。

有人提議把天壇的古柏砍了,林徽因聽了激動地説:“天壇如果沒有了那些鬱鬱葱葱的古樹,整個青葱肅穆的環境就沒有了,天壇整個氣氛也就破壞了!希望中央和政府認真考慮!”

然而,古城牆還是被拆除,每倒下一座,林徽因便心如刀切,病重的她甚至拒絕吃藥,以生命來做最後的抗爭。

林徽因:做一個有才能的女子

這位能寫出如水詩句的美女,被肺病折磨幾十年的建築大師,最後竟然是為了冰冷的“建築”,甘願拿自己的生命來抗爭,這難道不是“強者”所為嗎?

掩卷長思,《林徽因:做一個有才情的女子》,其實就是通過林徽因向世人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做一個有才情的女子,不卑不亢,即使再苦的生活,都要品出甘味;即使人生跌宕,也要面露笑容;即使已知生的短暫,也不要放棄美的妝。

人的一生,註定要不緊不慢、不驕不躁。路要慢慢地走,生活要慢慢地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57 字。

轉載請註明: 林徽因:做一個有才能的女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