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火熱一夏!《紅花郎·好味知時節》開啓尋味之旅

由 伯國平 發佈於 休閒

“誰把太空敲粉碎,滿天星斗落人間。”

農曆六月二十四這天,熱情的火光照亮西南大地,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人們點起火把,祭拜祖先、逐疫祛災、祈禱着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他們對火的崇拜與偏愛年年如此,代代相傳。在這夏日的一團火熱裏,大街小巷燃火烤鮮,勾勒出滿城的人間煙火。《紅花郎·好味知時節》,與你一起共享這份歡愉!

火盆燒烤 活色生香

火盆燒烤,不分年齡大小,不分地位尊卑,一羣人圍爐而坐,倒上一杯紅花郎,烤上一盤小香豬,在煙火升騰中,暢快吐露心中的豪情與自在。

在西昌火盆燒烤江湖裏有着一席之地的胡四哥,也將開始自己火把節的一天。從挑選豬肉開始,就分外講究,生長週期、重量、大小都馬虎不得。

以植物作為燃料,在合適的時間節點,將松果加入大火中,不斷翻轉着小香豬,賦予其植物的清香,是彝族人千百年來最傳統的烤肉方式,也是胡四哥在煙熏火燎中討生活的法寶。

西昌火盆燒烤界還有一位扛把子,爽口而不油膩,彈軟而筋道,吃在口中,嚼在嘴裏,怎麼吃怎麼香的豬小腸。在高温的舔舐下,小腸迅速膨脹起來,蜷曲着身軀,待到忍不住時爆跳起來,對味蕾來一次驚喜突襲。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一桌人一起唱歌歡迎遠方的朋友,好不快活!當樂音與肉香在空氣中相遇,輔以醬香濃郁的紅花郎酒,蕩溢出夜晚的歡愉,正如我們那火熱滾燙的人生。

彝族餐食 天然美味

火把節是每一個西昌人心中神聖的節日。對於在成都上大學的阿候卓曲來説,每年火把節,都會有一件一定要做的事情。

家裏人開的彝族餐館,是阿候卓曲火把節最忙碌的地方,也是阿候卓曲與家人團聚的地方。彝族地區傳統美食坨坨肉是卓曲家今晚上桌的主角,彝語叫“烏色色腳”,意思是豬肉塊塊,如今還包括雞肉、羊肉等,種類豐富。

坨坨肉的標配是大涼山特有的烏金小黑豬,強火催化,生薑去腥,冷水下鍋,配以幾味調料,一道彝族菜餚就出鍋了,新鮮天然的食材往往也只需要最簡單樸素的烹飪方式,古老傳統的飲食更是如此。

一切收拾妥當,美妙恰逢其時。在彝族最熱鬧的節日,八方賓客蜂擁而至,小小的餐館熱鬧起來,一桌可口的彝族特色美食,搭配上來自赤水河左岸的紅花郎,讓團聚更添幾分火熱的温情。彝家人也換上精美的傳統服飾,載歌載舞,祝酒為樂。而送走賓客後的留白,則是屬於彝家人自己的時光。

長幼相親,姊妹相愛,無論走到哪裏,無論所為何事,那些掩藏在血脈中的情結,早已銘刻於心中,在這個火熱的日子裏,悄然舒展開來。

農家筵席 團聚真情

在宜賓高縣的慶嶺鎮農家小院裏,也傳來了一陣陣歡聲笑語。男女老少圍桌而坐,大家推杯換盞,大快朵頤。充滿這樣的熱鬧場面,便來自於當地最為傳統,也是最受歡迎的宴客形式——“九大碗”。

九大碗,九種菜式,其味道也各有千秋,鹹甜鮮香、麻辣爽口,應有盡有。四川民間把“九”這個數字視作吉數,有“九九長壽”、“天長地久”等美好寓意,當人情往來落實到九大碗上,倒還做出了一桌生活的好兆頭。

作為鎮上鼎鼎有名的“鄉廚”,老曾夫婦翻山越嶺,走鄉串户,為鄉親們擺上“九大碗”的筵席,喜慶的紅花郎酒自然也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八仙桌、長條凳,“九大碗”的規矩和擺放都極為講究,在知客師請客人上桌後,筵席才算正式開始。

而在這一桌“豐盛”裏,老曾的拿手菜“紅苕扣”才是老鄉們的心頭好。香甜潤糯的紅心紅薯配上肥瘦均衡的五花肉,在水蒸氣的熱烈衝擊中,汁水入味,相互滲透,隨着時間的醖釀,美味也即將啓程。

在一片火熱與喜慶中,鄉親們團聚在一起,共赴一場熱鬧筵席,人間情誼就是在這一碗一筷中愈發深厚。

每逢中國的節慶日,團聚是永恆的主題。無論大小喜事,一場火熱的筵席,一壺醇香的紅花郎,就是最好的慶賀。

不負年華,不負人間煙火。

8月12日21:20分,《好味知時節》邀您一起開啓尋味之旅,沾沾紅塵喜氣。

來源:四川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