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鄉愁迴歸了 老村紅火了

由 華愛利 發佈於 休閒

龍湖區十一合村保留着完整的潮汕村落風貌,村內擁有746座磚瓦木結構的潮汕民房。

每到節假日,十一合村就遊人如織。

新溪片區的老民居“改造熱”,成為近年來汕頭文旅界一個新鮮而獨特的現象。張懿德便是痴迷其中的典型。

在保留原有結構的基礎上,張懿德在汕頭龍湖區新海街道十一合村租下四户庭院,一户作為私人茶室使用,另外三户則打造成民宿。在此過程中,他採用新中式風格進行裝修,並將功能重新分區,分隔出客廳、卧房和若干茶室,還留出了不小的空間作為草坪。

這場“改造熱”中,少不了“商業味”,但多多少少改變了城市人的生活。特別是以十一合村為代表的網紅村,集中體現人們對潮汕地方人文的致敬,鄉愁和鄉土文化的迴歸。“十一合村現象”,讓人們從一個角度窺見汕頭文旅業潛藏的勃勃生機。

文/圖:南方日報記者 張偉煒

網紅村背後的鄉愁和情懷

又到週末,十一合村“叁拾肆巷”茶莊老闆蔡少瑩更加忙碌了。從今年春節前開業到現在,她都忙而不亂。面對春節以及每逢週末的人流高峯,蔡少瑩第一次感受到村裏截然不同的熱鬧。

叁拾肆巷茶莊面積大約有250平方米,設有18個茶座。遊客在十一合村老厝區的巷道中行走,總能看到這樣一個露天茶莊。“很忙,也很開心。最近天氣都挺好,很多遊客到茶莊。他們不僅喝茶,也拍照發朋友圈。”蔡少瑩説。

蔡少瑩是十一合村人,對於這不到一年發生的變化,她感觸最多。在她的印象中,十一合村未升級改造之前,老宅住户以老人小孩居多,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村裏跟大多潮汕農村一樣,談不上什麼人氣。

如今,借力升級改造的契機,她在村裏開起了茶莊。“3D牆繪特別有意思,到現在都有很多遊客來拍照打卡,大家看到改造一新的潮汕傳統民居,都忍不住想進去看個究竟。”蔡少瑩説,茶莊接待的遊客大多來自汕頭市區或周邊區縣、城市。

重煥新生機的十一合村,在很多人看來,是鄉愁的迴歸。

蔡少瑩在辦茶莊這一過程,思考很多。她認為,對傳統村落的升級改造,不能只講鄉愁與情懷,也要兼顧實用和運營。“從商業角度來説,十一合村目前的商業配套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如果後期能夠相應增加一些住宿配套,相信會有更多市民遊客前來遊覽、住宿。”她説。

主打鄉愁和情懷,顯然是十一合村成為“網紅”的賣點所在。跟叁拾肆巷茶莊相距不遠的另一個茶館桃源齋,進門處設有一輛老式黃包車,牆上掛着農用斗笠,數個身穿漢服的少男少女在茶館露台走來走去。

“茶館以復古、休閒為經營理念,以出租漢服、推廣漢服文化為主。從開業以來,我接待了許多茶客、漢服文化愛好者,他們眼裏都充滿好奇。”茶館老闆蔡先生説,得益於十一合村的升級改造,他的茶館才成功開起來。在他看來,許多市民遊客住慣了高樓大廈,對於十一合村的文藝氛圍、鄉土氣息比較嚮往。

傳統民居與文化創意巧妙融合

在十一合村,不僅有原汁原味的潮汕“下山虎”民居,還有展示農村新生活、新氣象的手繪藝術牆,以及供人休憩養生的工夫茶座……改造一新的十一合村自去年12月31日開放迎客以來,旅遊熱度也在不斷遞增,今年春節期間更是人山人海。

與相距十分鐘車程的汕頭中心城區相比,十一合村是一個“特別的存在”。這裏保留着完整的潮汕村落風貌,村內擁有746座磚瓦木結構的潮汕民房。古色古香的傳統民居及其與城市的強烈反差,成就了“十一合村現象”。

一夜之間“火”起來的十一合村,吸引着越來越多的“新村民”入駐,給這些老宅院帶來了全新生機。

像張懿德一樣,很多“新村民”向老村民租賃空置的老宅院。在十一合村的糖寮埠片區和四圍片區共355座潮汕老宅,大多被中外藝術家、設計師、大學教授和企業家承租,主要用於藝術創作、開發民宿、私房菜、咖啡館和休閒會所等,令沉寂的老宅重煥生機。

煥發生機的,不僅僅是老宅,還有文創。十一合村巷道民居牆上的3D牆畫,是當地聘請的10多名深圳牆繪師所繪。這些藝術家在20多座民居和近500米長的巷道上繪製了一批懷舊而具有“汕頭味”的3D牆畫,引來許多遊客慕名前來“打卡”,同時也讓十一合村變身特色鮮明的文創藝術“網紅村”。

蔡先生表示,十一合村“熱”現象背後更多的是鄉愁的迴歸,單憑栩栩如生的3D牆繪就引來大批遊客拍照,改造一新的民居更是令人眼前一亮,每到週末這一片區的村道巷道就遊人如織。可以説,這種新穎的現象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不能單純地從商業角度來解讀。

多方合力形成集聚效應

自去年12月31日一場以“煥發鄉村活力 扮靚大美龍湖”為主題的開放儀式開始,十一合村的旅遊熱度呈現“爆發式”增長。

“改造熱”之下一舉成名,進而帶來“旅遊熱”,得益於十一合村自身厚重的地域特色。

潮汕地區自古就有“潮汕厝,皇宮起”的説法,意為潮汕民居是仿製京城皇宮宅院的體制建造,其精美絕倫的設計可與皇宮相媲美。在十一合村,幢幢老宅排列整齊、對稱規整,這種潮汕傳統民居因其建築特點形如下山的老虎,得名“下山虎”。

與眾多普通潮汕村落一樣,原本的十一合村與“旅遊”幾乎沾不上邊,文化標籤也並不凸顯。可以説,民居愛好者尤其是民宿開發者的“有意為之”,加上地方政府的“順水推舟”,促成了網紅村的誕生。

去年,汕頭市龍湖區出台《龍湖區關於加快夜間經濟、旅遊經濟、庭院經濟、網紅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以建設鄉村振興示範片為契機,推動十一合村等舊村莊舊建築舊風貌修舊如新,通過把十一合村建設環境整潔、設施良好、富有旅遊和藝術特色的潮汕特色藝術村落,形成引領和集聚效應。

當地對十一合村糖寮埠片區和四圍片區進行升級改造,主要包括巷道改造、特色巷道藝術集市、農房風貌提升等。在保護修繕老宅、保留潮汕歷史文化記憶的基礎上,以“一牆一創意,一厝一風景”為創作思路,組織對多座老宅和巷道牆體,繪製以紅色主題教育、農耕文化、潮汕民俗等為主題的三維畫,用文化藝術扮靚新農村。

開放式開發,是十一合村之所以能“活”起來的重要原因。當地鼓勵村民盤活閒置資源發展庭院經濟的舉動,吸引了眾多藝術家、設計師、大學教授等“新村民”的進駐。他們通過開發庭院用於藝術創作、民宿、私房菜等,讓老宅變民宿、村落變景點、勞動變體驗、產品變商品,實現“家家門前有風景,户户庭院花飄香”。

新生力量的到來和新鮮事物的融入,無形中提升了十一合村的文化底藴,為藝術村的建設注入源源不竭的創意和活力,也為庭院經濟注入新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