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貓換太子”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宋真宗時期,一位妃子嫉妒另一位妃子懷了“龍種”,所以就聯合太監,將妃子產下的嬰兒用剝了皮的狸貓替換了,因此這位妃子被打入了冷宮。當然,這這是一個民間文學故事而已,那麼在現實中,如果把老虎的幼崽換成小貓的幼崽,虎媽媽會不會養貓的幼崽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一個問題:老虎能不能分辨自己的幼崽?它是靠什麼分辨幼崽的?下面我們就詳細地來説一下這個問題。
老虎能不能分辨自己的幼崽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畢竟哪有不認識自己孩子的“媽媽”,但是事實上,在自然界中,有些動物對幼崽的辨識能力是極差的。早在2018年4月10日刊登在美國《神經元》雜誌上的一篇學術論文就就這個問題做了實驗和解析。實驗人員通過對小白鼠的一系列研究發現,雌性小白鼠在生產之後,見到“鼠寶寶”,其“雌激素受體阿爾法”會表現得異常活躍,而且活躍程度跟見到自己的幼崽是一樣的,並且雌性小白鼠面對鼠寶寶(無論是不是自己的)都有搬回自己窩裏的舉動。由此可見,小白鼠是無法識別幼崽是否是自己的。而同樣是哺乳動物,羊就能準確地從多隻小羊中分辨出自己的幼崽。研究人員表示:鼠媽媽之所以辨認不出自己的寶寶,主要原因是老鼠幼崽的移動能力很差,極少會出現別家的寶寶跑到自己窩的情況,而羊作為羣居動物,它們的幼崽生下來就會移動,就容易與其他同類的幼崽混淆,因此,鼠媽媽就不需要具備這一能力,而羊媽媽就需要具備這一能力。
基於上面的實驗,我們再來分析一下老虎。老虎是典型的獨居型貓科動物,即使在繁殖期,雌虎和雄虎也是短暫地待上幾天就會“各回各家”,之後,由雌虎自己度過妊娠期和哺乳期。除此之外,雖然一頭雄虎的領地通常與2-3頭雌虎的領地重合,但是不同雌虎間的領地並沒有重合,這也就意味着,每一隻雌虎都有自己的一片獨立的空間,因此,對於雌虎來説,它們與老鼠一樣,都不需要具備準確的分辨幼崽的能力。但是,與老鼠不同的是,貓科動物都有一個習性,那就是如果它們的幼崽沾上了其他動物的氣味(陌生氣味),那麼,這些幼崽大概率會被“母親”咬死並吃掉,這一點養過貓的小夥伴應該是深有體會的。至於老虎,沒有人會拿瀕危動物做這種實驗,考慮到貓科動物的繁育習性大都一致,所以,我認為雖然理論上老虎不具備分辨自己幼崽的能力(比如通過外觀),但是它們也是能夠氣味來分辨的(畢竟小老虎很快就會具備行走能力,而雌虎外出時,回來可以根據氣味找到調皮的小老虎,然後咬住後頸肉,帶回巢)。
把老虎幼崽偷偷換成貓崽,老虎會哺育貓崽嗎?首先,這個操作在野外成功率幾乎是零,因為雌虎在哺乳期通常就在幼崽附近覓食,而一頭雄虎能在數公里外聞到雌虎發情的氣味,所以人想要潛入老虎的腹地“狸貓換太子”,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這個操作只可能發生在動物園中。
在動物園中,為了提高老虎幼崽的成活率(老虎一胎生2-4只幼崽,在野生環境下通常只有1-2頭能夠成功長大),工作人員會在小老虎出生後利用食物引誘籠子隔離的方法,將虎崽全部抱出去,在工作人員的悉心照料下,這些幼崽的成功率能達到80%以上。但是,被抱出去的幼崽,極少有放回去的情況,因為它們身上會沾上人的氣味,虎崽再次放回去有被母虎殺死的危險,作為一種稀有動物,沒有人拿虎崽做這種危險的實驗。
既然這樣,是不是就代表用貓崽代替虎崽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生產完的雌虎與其他生產完的動物一樣都具有“母性行為”,也就是哺育後代的慾望。早在2004年美國加州的一家動物園中,就曾經發生過一次老虎幼崽全部死亡,老虎不吃不喝的一幕。最後,園區的工作人員將虎皮穿在了幾頭小豬的身上,再次放回了虎媽媽的身邊,結果,令人沒想到的是雌虎竟然允許“披着虎皮”的小豬哺乳,而且雌虎對待這些小豬,像其他老虎對待自己的幼崽一樣。由此可見,想要用貓換虎的實驗可行性還是比較高的,不過,基於以上的分析,我認為,想要成功的“狸貓換太子”,必須是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下,而且雌虎在生產完之後的母性行為要非常的明顯,這個實驗才有可能成功。 總結老虎辨認後代靠的大都是氣味,這與其他貓科動物是一樣的,因此想要用貓換虎,必須要氣味沒有太大的改變的前提下,這種要求對於野生老虎來説顯然是達不到的。但是,在人工飼養下,老虎有足夠的食物,它的獵殺欲不強,再加上野性的退化,還真有可能給貓披上虎皮之後(帶有虎崽的氣味)成功的“騙過”雌虎,不過這樣的幾率有點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