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飛燕”開始搭建臨時建築,延慶賽區將成為中國滑雪勝地

今天,有着“雪飛燕”之稱的位於延慶區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臨時建築搭建進入關鍵階段,兩處用於北京2022年冬奧會高山滑雪比賽的山地新聞中心雛形初現,而造雪也一刻沒停,作為整個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的第一海拔海陀山巔“雪飛燕”明年北京冬奧會期間將舉行高山滑雪比賽。

“雪飛燕”開始搭建臨時建築,延慶賽區將成為中國滑雪勝地

造雪搭臨建兩不誤

由於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事水平非常高,因此今年2月的測試活動還不能完全達到賽時要求,目前在已沒有任何測試賽的情況下,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從造雪和搭建臨時建築開始,就按照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最高標準,全力以赴讓這裏變成真正的“雪飛燕”。黃白相間的造雪機噴射出的美麗水霧,在空中迅速凝結為雪花,紛紛揚揚從天而降。2021年11月15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正式展開了冬奧會賽時高山滑雪項目的造雪工作,預計2022年1月中旬完成所有的造雪工作。

整個造雪期投入造雪設備170台,造雪面積約為80萬平方米,造雪量約為120萬立方米。為了保證比賽選手最高時速能達到130至140公里的滑行速度,國際雪聯對冬奧會雪道硬度有着嚴格要求,因此造雪成為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根據比賽要求,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賽道將採用冰狀雪賽道,它與大眾雪場的雪道有很大不同,這種近似於冰面、硬度極高的雪道,需要通過注水及長時間的板結後,再由人工一遍一遍地清除,直至形成光滑的雪道。冰狀雪可以減小雪板和雪道之間的摩擦力,使雪道不易被破壞,在運動員高速轉彎的情況下,它還能保證雪道表面平整光滑,確保參賽選手們不論排在第幾個出場,雪道的狀態都處於完美狀態,以確保比賽的公平性。

對於世界各地前來採訪北京冬奧會的媒體記者而言,最重要的場所是臨時搭建的山地新聞中心。2018年平昌冬奧會,高山滑雪等比賽場所就建設了臨時新聞中心,方便了各國媒體記者的工作。這種臨建大多采取了氣膜建設方式,以便於賽後拆卸、恢復原狀。延慶賽區高山滑雪賽場這次也採取了建設臨時山地新聞中心的方式,但材質並非是氣膜,而是更加環保的臨時建築,賽後也同樣方便拆卸。

高山速降項目又稱高山滑降以及超級大回轉,它們都屬於高山滑雪競速類比賽項目,大回轉和迴轉屬於競技類項目,根據項目的不同延慶建有競速類和競技類兩處山地新聞中心,目前兩處建築已初見雛形,未來在兩個山地新聞中心都設有媒體工作設施,提供5G通信網絡,確保世界各地記者工作順暢。

王冠上鑽石永留延慶

高山滑雪被譽為“王冠上的鑽石”,它是最具觀賞性的冬奧會比賽項目之一。正因如此,北京冬奧會對高山滑雪賽道有着十分嚴苛的標準,而這個高標準賽場也將永留延慶,賽後它將成為延慶舉辦高水平國際雪上賽事和全民健身休閒的場所。

高山滑雪起源於歐洲,它將速度與技巧完美結合,盡顯滑雪運動的精華和魅力。1936年第四屆冬奧會上,高山滑雪首次被列為冬奧會比賽項目。2022年北京冬奧會高山滑雪比賽在延慶賽區“雪飛燕”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舉行,比賽共有11枚金牌,分別是男女滑降、男女超級大回轉、男女大回轉、男女迴轉、男女全能和團體賽。滑降比賽項目的垂直落差,男子通常要達到800米以上,女子在450米以上,迴轉、大回轉、超級大回轉垂直落差從150米到650米不等,中間設有旗門,項目不同,旗門設置也有差異。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位於延慶賽區核心區北區,其最高處2198米是北京冬奧會所有賽場第一海拔高度,是我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符合冬奧會標準的高山滑雪比賽場地,也是當今世界難度最大的高山滑雪賽道之一,總佔地面積432.4公頃,全長21公里,共設有7條雪道,其中3條為比賽賽道,4條為訓練道,賽道全長9.2公里,垂直落差約900米。

延慶賽區是冬奧場館建設史上建設週期最短、施工難度最大、建設標準最高的賽區之一。廣大建設者們攻堅克難,在這個曾經無路、無水、無電、無通信的“四無”山區,建起國內第一條符合奧運標準的高山滑雪賽道,“雪飛燕”在冬奧會之後將被永久保留。

未來這裏將舉辦世界頂級高山滑雪比賽,也是國家隊訓練基地,還將建設成為山地體育休閒公園,春、夏、秋三季可以開展山地自行車、登山攀巖、徒步、滑草等户外項目,打造成户外運動體驗基地和休閒旅遊度假勝地。延慶賽區生態修復全面完成,進入美化、優化、精細化階段,生動踐行“綠色辦奧”理念,尤其是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更是“綠色辦奧”的經典。

(原標題:“雪飛燕”開始搭建臨時建築,延慶賽區將成為中國滑雪勝地)

來源:北京晚報 本報記者 孔寧 本報記者 潘之望 攝

流程編輯:u008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21 字。

轉載請註明: “雪飛燕”開始搭建臨時建築,延慶賽區將成為中國滑雪勝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