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3 月 20 日消息 今天是春分節氣,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為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公曆日期約略落於每年的 3 月 21 日前後(20 日~22 日)。太陽到達黃經 0°(春分點)的日子,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説:“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圖片來自雲日曆
此外,春分還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新年,有着 3000 年的歷史。
史書記載
在天文學上,把黃經 0° 稱為春分點,全球通用。關於春分點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8-20 世紀。
據中國文獻記載,春分點的確定,始於商代(約在公元前 18 一 20 世紀)。古代的春分分為三候:“一候玄烏至,二候雷始發聲,三候始電。”便是説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併發出閃電。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 12 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氣候特點
春分節氣,東亞大槽明顯減弱,西風帶槽脊活動明顯增多,蒙古到東北地區常有低壓活動和氣旋發展,低壓移動引導冷空氣南下,北方地區多大風和揚沙天氣。當長波槽東移,受冷暖氣團交匯影響,會出現連續陰雨和倒春寒天氣。
此時,在我國的西北大部、華北北部和東北地區還處在冬去春來的過渡階段,晴日多風,乍暖還寒。根據近幾年對沙塵天氣的統計,4 月最多,3 月次之,春分 15 天,正處在 3 月底到 4 月初,在這些地區,大風捲起的揚沙、高空飄來的浮塵,頗受關注。
此外,春分時期,當有冷空氣連續入侵我國南方,會出現温度持續偏低的春寒天氣,此時,再有相伴的連陰雨,對農作物會有很大的影響。當日平均氣温下降到 10~12℃以下(各個地區標準不很一致),時間連續 5-7 天以上,就有可能造成水稻嚴重爛秧。
春分時節,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區和北緯 45° 以北的地區外,全國各地日平均氣温均穩定上升,嚴寒已經逝去,氣温回升較快,尤其是華北地區和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温幾乎與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區同時升達 10℃以上而進入明媚的春季。
春分養生
春分養生總原則:“春分風不小,要防痛深擾”。
第一,春分本來應是陰陽平衡的時期,但陽虛之體,陽弱不能與陰平衡,於是陽虛的本質更易顯露出來,所以常發生五更瀉又叫雞鳴瀉,特點是餐泄,就是完谷不化的腹泄。第二,舌苔白,脈沉而弱,怕冷,腰以下發涼者可吃附子理中丸或金匱腎氣丸,以温中扶陽。平時可常用乾薑燉湯或吃乾薑燉雞湯。
春分節氣時人體血液也正處於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於相對高峯期,此時易發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膳食總的原則要禁忌大熱、大寒的飲食,保持寒熱均衡。這段時期也不適飲用過肥膩的湯品。
春分時節前後,應該去登山、踏青,以利於春陽萌生勃發。運動應採取有助於陽氣升發、強健各臟腑機能的方式,如散步、郊遊、放風箏、打太極拳等,可舒展筋骨,暢通血脈,增強機體免疫力,使人精神振奮,心曠神怡。
春分習俗
立春蛋
春分立蛋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
據史料記載,“春分”立蛋的傳統起源於 4000 年前的中國,以慶祝春天的來臨。在春分的那一天,人們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春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説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吃春菜
昔日四邑 (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 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
“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裏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一年自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送春牛
古代春分時,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日春牛圖。
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説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説啥,説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且動聽。俗稱説春,説春人便叫春官。
放風箏
春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春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
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眯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場上有賣風箏的,多比較小,適宜於小孩子們玩耍,而大多數還是自己糊的,較大,放時還要相互競爭看哪個的放得高。
春祭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
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
大部分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各地有一種説法,謂清明後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下面是關於春分、春天的古詩詞賞析:
《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滁州西澗》
唐代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月夜》
唐代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玉樓春・春景》
宋代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蝶戀花・暖玉晴風初破凍》
宋代李清照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好事近・夢中作》
宋代秦觀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
飛雲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醉卧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天淨沙・春》
元代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村居》
清朝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西江月・春半》
宋・朱淑真
辦取舞裙歌扇,賞春只怕春寒。
捲簾無語對南山,已覺綠肥紅淺。
去去惜花心懶,踏青閒步江干。
恰如飛鳥倦知還,淡蕩梨花深院。
《春分》
五代・徐鉉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節選)
唐・元稹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
老惜光陰甚,慵牽興緒孤。
偶成投秘簡,聊得泛平湖。
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畫圖。
旌旗遮嶼浦,士女滿闉闍。
似木吳兒勁,如花越女姝。
牛儂驚力直,蠶妾笑睢盱。
《春分日》
唐・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驀山溪・春半》
宋・張震
青梅如豆,斷送春歸去。
小綠間長紅,看幾處、雲歌柳舞。
偎花識面,對月共論心。
攜素手,採香遊,踏遍西池路。
水邊朱户,曾記銷魂處。
小立背鞦韆,空悵望、娉婷韻度。
楊花撲面,香糝一簾風。
情脈脈,酒厭厭,回首斜陽暮。
《阮郎歸》
宋・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
鞦韆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歸。
《隋堤柳》
唐・翁承贊
春半煙深汴水東,黃金絲軟不勝風。
輕籠行殿迷天子,拋擲長安似夢中。
《偷聲木蘭花・春分遇雨》
五代・徐鉉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
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
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癸丑春分後雪》
宋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従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春分》
長卿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
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
《春日雜書十首・其七》
宋・朱淑真
月篩窗幌好風生,病眼傷風淚欲傾。
寫字彈琴無意緒,踏青跳菜沒心情。
《蝶戀花》
宋・葛勝仲
已過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間,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無誤顧。繞樑餘韻歸何處。
盡日勸春春不語。
紅氣蒸霞,且看桃千樹。
才子霏談更五鼓。剩看走筆揮風雨。
《柳梢青・花朝春分》
清・顧貞觀
乍展芭蕉。欲眠楊柳,微謝櫻桃。
誰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覺無聊。任冷落、珠鈿翠翹。
趁取春光,還留一半,莫負今朝。
《江城子・春思》
清・尤侗
花朝去了又春分。草如茵,柳煙新。
油壁青驄,爭踏武陵春。
繡暮羅衣香過處,人不見,插紅裙。
紗窗寒雨最難聞。冷爐薰,淡芳樽。
閒病閒愁,獨對舊東君。
日暮捲簾南北望,魂欲化,楚山雲。
《春寒連日不出》
陸游
海棠花入燕泥乾,梅子枝頭已帶酸。
老去嬾尋年少夢,春分不減社前寒。
著書敢望垂千載,嗜酒猶須隱一官。
正是閒時無客過,小庭斜日倚闌干。
《踏莎行》
宋・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
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牆,莓苔滿地。
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心上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社日兼春分端居有懷》
唐・權德輿
清晝開簾坐,風光處處生。
看花詩思發,對酒客愁輕。
社日雙飛燕,春分百囀鶯。
所思終不見,還是一含情。
《尋九華王山人》
唐・楊夔
下馬扣荊扉,相尋春半時。
捫蘿盤磴險,疊石渡溪危。
松夾莓苔徑,花藏薜荔籬。
卧雲情自逸,名姓厭人知。
《少年遊》
宋・杜安世
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
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畫堂無緒,初燃絳蠟,羅帳掩餘薰。
多情不解怨王孫。任薄倖、一從君。
《菩薩蠻・春雨》
【宋代】蕭漢傑
春愁一段來無影。著人似醉昏難醒。
煙雨濕闌干。杏花驚蟄寒。
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江上雨寄崔碣》
唐・杜牧
春半平江雨,圓文破蜀羅。
聲眠篷底客,寒濕釣來蓑。
暗澹遮山遠,空濛著柳多。
此時懷舊恨,相望意如何。
《賦得巢燕送客》
唐・錢起
能棲杏梁際,不與黃雀羣。
夜影寄紅燭,朝飛高碧雲。
含情別故侶,花月惜春分。
《祝英台近》
宋・李彭老
杏花初,梅花過,時節又春半。
簾影飛梭,輕陰小庭院。
舊時月底鞦韆,吟香醉玉,
曾細聽、歌珠一串。
忍重見,描金小字題情,生綃合歡扇。
老了劉郎,天遠玉簫伴。
幾番鶯外斜陽,闌干倚遍,
恨楊柳、遮愁不斷。
《謁金門》
宋・沈端節
真個憶,花下雨聲初息。
猛記烏衣曾舊識,丁寧教去覓。
春半峭寒猶力,淚滴兩襟成跡。
獨倚危闌清晝寂,草長流翠碧。
《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驛》
唐・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見潯陽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閽難叫,孤臣逐未堪。
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唐・武元衡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
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
賓瑟常餘怨,瓊枝不讓春。
更聞歌子夜,桃李豔妝新。
《郡中春宴,因贈諸客》(節選)
唐・白居易
是時歲二月,玉曆布春分。
頒條示皇澤,命宴及良辰。
冉冉趨府吏,蚩蚩聚州民。
有如蟄蟲鳥,亦應天地春。
薰草蓆鋪坐,藤枝酒注樽。
中庭無平地,高下隨所陳。
蠻鼓聲坎坎,巴女舞蹲蹲。
《點絳唇・春半》
宋・趙長卿
輕暖輕寒,賞花天氣春將半。
柳搖金線,求友鶯相喚。
玉腕蛾眉,意眼頻頻眄,歌喉軟。
玉卮受勸,一醉應相拚。
《醉蓬萊・春半》
宋・趙長卿
是平分春色,夢草池塘,暖風簾幕。
昨夜三台,燦天邊芝角。
自是君家,慶流澤遠,降生申崧嶽。
厚德温良,高才粹雅,淵源學博。
何事丹墀,尚淹闊步,
未許中原,少勤方略。
且對笙歌,醉黃金錯落。
蕊洞珠宮,媚人桃李,趁青春綽約。
綠意紅情,成陰結子,五雲樓閣。
《何處難忘酒》
唐・白居易
何處難忘酒,朱門羨少年。
春分花發後,寒食月明前。
小院回羅琦,深房理管絃。
此時無一盞,爭過豔陽天。
《春日田家》
清・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羣,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村行》
唐・杜牧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嫋嫋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籬窺蒨裙女。
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浣溪沙》
明・沈宜修
檻外遊絲樹樹穿。斷腸柳色最連天。
春分偏為悶嬋娟。
細雨自留金鈿夢,野花偏襯玉驄煙。
暮霞飛盡月明邊。
《社日出遊》
【明】方太古
村村社鼓隔溪聞,賽祀歸來客半醺。
水緩山舒逢日暖,花明柳暗貌春分。
平田白洫流新雨,絕壁青楓掛斷雲。
策杖提壺隨所適,野夫何不可同羣。
《玉樓春・春半》
宋・趙長卿
江村百六春強半,拍拍池塘春水滿。
風團柳絮舞如狂,雨壓橘花香不散。
陰陰巷陌閒庭院,小立危欄羞燕燕。
不知何事未還鄉,除卻青春誰作伴。
本文原發佈於 2018 年 3 月 21 日,IT之家《今日春分:惠風和暢,紙鳶自翻飛》,有修改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