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弄堂,熟悉的煙火氣

熟悉的弄堂,熟悉的煙火氣

曾經走在上海的街頭,轉角便能撞見由一排排低矮的房子組成的居民區,它們或叫“某某裏”,或叫“某某坊”,住在裏面的人家,房子小歸小,但依然保持這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保持這對生活的熱愛和歡喜,這便是上海獨具特色的弄堂。

熟悉的弄堂,熟悉的煙火氣

李守白-工筆重彩《光輝歲月》2013年

如今,住在新房的年輕人對弄堂有一種疏離感,弄堂温馨的生活氣息只能在老底子上海人的記憶中追尋了。

現在,讓我們再次走進弄堂,追尋它承載的記憶吧。

弄堂的產生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上海作為通商口岸對外開放,外國人紛紛入滬居住、經商,但彼時規定“外人不得架造房舍租與華人”。小刀會起義改變了這一局面,租界區的外商取得從事房地產經營的權利。

熟悉的弄堂,熟悉的煙火氣

與此同時,一場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席捲全國,江浙一帶的居民尤其飽受戰爭之苦,攜家帶口湧入上海尋求租借庇護。他們進入租借區後,大量的居住需求極大的刺激了租界內的房地產經營活動。

沙遜、怡和、仁記等各大洋行紛紛將業務重心放到房地產上,他們結合西方的建築特色,建造了大量聯排式佈局的房屋專門出租個租借內的華人居住,並以“某某裏”命名。由此,弄堂成為上海城市建設舞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弄堂口的風景

進入弄堂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弄堂口的過街樓,所謂過街樓就是連接弄堂最外邊兩排房子的獨立構造,樓上住人,樓下通行,過街樓上的房屋面向弄堂裏外都有窗户,一頭看弄堂裏的煙火氣息,一頭看弄堂外街上的人來人往,別有一番韻味。

熟悉的弄堂,熟悉的煙火氣

李守白-工筆重彩《過街樓》2010年

每一座弄堂都有一個別致的名稱,諸如“某某裏”,“某某坊”之類,這些名稱被刻印在過街樓的“標牌”上,其中不乏名家的手筆,例如田子坊便是著名畫家黃永玉起的雅號。字體的周圍還有各種各樣的裝飾浮雕,方匾大小的中央用水泥砌出的立體字頗具古典藝術美,下方往往還刻有其建造的年份,看上去就讓人體驗到一種滄桑的歷史感,只是如今很多“古蹟”已經難覓蹤影了。

熟悉的弄堂,熟悉的煙火氣

李守白-工筆重彩《西成裏的黃昏》2009年

弄堂口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其温馨的生活氣息,煙雜店、隨弄堂應運而生的各種攤位、洗菜的婦女、下棋乘涼的漢子以及玩耍的孩童,無不讓人從外邊的繁華中抽離出來,進入另一個安靜的世界。

熟悉的弄堂,熟悉的煙火氣

李守白-工筆重彩《弄堂口》2007年

里弄內佈局

里弄住宅基本保持了中國傳統住宅建築對外較為封閉的特徵,雖身居繁華都市,但只要關起門來就自成天地。因此,這“門”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它通常有一圈石頭鑲嵌而成的門框,門扇為烏漆實心厚木,門上裝有一對大大的銅環。上海遂稱之為“石庫門”。

熟悉的弄堂,熟悉的煙火氣

李守白-工筆重彩《石庫門人家》2009年

進門後就是天井,這裏是最開放的公共區域,喝茶、晾衣、休閒都在這一方天地中進行。

熟悉的弄堂,熟悉的煙火氣

李守白-工筆重彩《天井人家》2009年

整個里弄住宅的佈局更接近於江南傳統的二層樓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它雖然無法跟過去傳統民居中層層進進﹑庭院深深相比,更沒有山水畫廊可供賞花折柳,但它畢竟還保持着正當中規整的客堂,有樓上安靜的內室,還有習慣中常見的兩廂,對於那些離開了原來熟悉的生活環境而開始融入了城市生活,但心中難免對傳統的生活有所眷戀的上海人來説,確實也是一個不錯的居住場所。

熟悉的弄堂,熟悉的煙火氣

李守白-工筆重彩《客堂間 》2013年

如今很多里弄住宅已經人去樓空,過街樓下也不再有曾經的熱鬧和温馨,為數不多的弄堂口大多時候都是淒涼蕭瑟之景。

時代發展日新月異,但心頭總感覺少了點什麼説不出的東西,只希望這一座座弄堂能依舊屹立於時代的洪流中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41 字。

轉載請註明: 熟悉的弄堂,熟悉的煙火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