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蕭王廟助推旅遊資源串珠成連 做活山村遊“繪”出新願景

棠溪潺潺,風過竹間,石橋、古村、山景交相輝映,古樸淳風,位於蕭王廟西南角的棠岙古村如同世外桃源般存在着,而村民們安枕青山,守着門前的山嵐與霞光過日子。近些年,山村裏的遊客越來越多,他們溯溪、登山、尋古,為安靜的山村帶來了些許熱鬧。如何把鄉村美景、美食,鄉村的歷史文化作為鄉村振興資源,成為村民們實實在在的效益?蕭王廟街道藉助棠雲藝術谷、棠岙古法造紙文化中心等,將棠岙村等棠雲片區的山村美景和特色文化串珠成連,成為助推山村“共同富裕”的強勁動力。

奉化:蕭王廟助推旅遊資源串珠成連 做活山村遊“繪”出新願景

“藝術家”讓棠溪山水活起來

10月17日,在棠岙村的明代古廊橋旁,來自中央美院的教授金甲鎮正在創作一幅巨幅寫生油畫。自從來到棠岙村,原生態的村景、山景成為他源源不竭的靈感源泉。溯溪而上,溪邊、路邊、古樹邊,到處都能看到零零散散寫生的學生,村民眼裏的尋常村景,落到畫裏,便是直抵人心的藝術與美。2019年,棠雲藝術谷寫生創作基地成立,這家定位高規格的寫生、創作基地中有較為完善的宿舍樓、教學樓、美術館、藝術研討中心等。自建成以來,通過舉辦美術高研班,特邀美術名家、教授名師實地授課講學,定期舉辦各種藝術沙龍、名家學術講座等,吸引了眾多藝術家和院校的學生在此寫生、創作,在畫家們的筆下,“中國藝術家寫生創作基地”品牌不斷越來越響亮。

“棠雲藝術谷不僅僅是一個‘窗口’,村民通過這個窗口瞭解外面的世界、文化,而這個‘窗口’也吸引很多從事藝術行業的人到這個地方來。比如我,因為這裏有青山綠水,自然環境特別好,相關的物質條件也都特別好,所以我們喜歡到這兒來。”在村裏寫生創作的中央戲劇學院教授趙晨説。

奉化:蕭王廟助推旅遊資源串珠成連 做活山村遊“繪”出新願景

“研學”遊讓山村文化熱起來

和棠雲藝術谷一溪之隔的是目前省級非遺項目的棠岙古法造紙文化中心。造紙曾是棠岙村的一大特色產業,穿村而過的溪水和綿綿不盡的竹山,為棠岙造紙業提供了優質原料。最興盛時,棠岙曾有300多口造紙工坊。如今,村裏只剩下一家手工造紙工廠,其造紙公益被列為省級非遺文化項目,天一閣、北京大學圖書館、武漢大學、國家圖書館、國家檔案館等機構還定期向棠岙村裏的作坊訂購紙張,用作古籍修復。

今年,棠岙古法造紙文化中心在原先工坊的基礎上進行了擴改建,建成了浙東首個古法造紙展覽館“紙説非遺”。“‘紙説非遺’館有兩個功能,一是棠岙古法造紙的歷史陳列,另一功能是我們可以為小朋友、中小學生提供一個古法造紙體驗的基地。”負責人袁建增説,推出棠岙古法造紙研學遊後,受到了眾多遊客的歡迎。今年國慶期間,每日來體驗古法造紙工藝的遊客達百餘人。

袁建增告訴記者,棠岙古法造紙文化中心整個項目佔地5700平方米,目前第一期已經基本完成,可以達到接待要求,但體量較小,二期還要建一個造紙植物科普園,讓全國各地的遊客、家長和學生能到這裏來認識我們古法造紙到底是用什麼來做的,進一步拓展研學遊的內容。

奉化:蕭王廟助推旅遊資源串珠成連 做活山村遊“繪”出新願景

特色民宿讓遊客留下來

當藝術的詩情畫意和文化沉澱徜徉於青山與溪流之間時,“藝術點亮鄉村”就有了具體而生動的表達,隨着遊客的增多,古村的配套設施也不斷完善。今年國慶期間,棠岙村新建的雲山小築民宿開始對外營業。藝術、文化在民宿這樣的一個載體下,相輔相成,串連成珠,使得棠岙古村煥發出了更強的生命力。

“我們主要的發展方向是做文化旅遊,用藝術賦能鄉村,比如説幾年前成立的棠雲藝術谷寫生、創作基地,引進了大批的學生、美術策劃等創作,非遺古法造紙也在打造古法造紙體驗中心,節假日有很多遊客來體驗我們古法造紙的樂趣,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引進了民宿配套設施,能夠為外來遊客提供一個休息、吃飯的驛站,打通鄉村遊的各個環節。”江明輝是棠岙村黨支部書記,同時也是雲山小築民宿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村裏有古民居、古道等眾多旅遊資源正待開發,所以村裏也想通過各種方式,串聯優勢,創造條件,下一步還將引進一家農業科創企業,生產消化當地的農副產品。把生態優勢轉換為經濟效益,逐步讓棠岙村得人氣,百姓獲收入,把藝術賦能作為山村“共同富裕”的強勁動力。

記者 袁偉鑫 韓浩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0 字。

轉載請註明: 奉化:蕭王廟助推旅遊資源串珠成連 做活山村遊“繪”出新願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