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兄弟:周樹人、周作人、周建人結局如何?屬他最為可惜
“三週”裏面,老大最為出名,他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魯迅。老二週作人在民國時期的文壇以文采出名,在文學成就上絲毫不亞於自己的大哥。老三週建人後來成為了我國著名的科普作家。
三兄弟,三種經歷
從此三兄弟的路開始分叉,而各自學識、認識、思想、文風都慢慢地形成了。
在日留學期間,相比起大哥魯迅的憂國憂民,周作人倒是過得頗為充實。他在日本攻讀外國語,不僅是學習了日文,還學習希臘文、梵文和俄文,加上在國內時有着深厚英文基礎,可以説,周作人是我國最頂尖的語言學家之一。
而且周作人在日期間還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摯愛羽太信子,兩人在1909年正式結婚。偏好日本的文化,娶日本的妻子,本身就很平淡温和的性格,這些給周作人將來的人生抉擇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大哥周樹人的日子可就沒有周作人那麼愜意。周樹人在到達日本後,去了仙台醫科,想學醫救國的他在那裏拼命學習。有一次在醫學生解剖考試上,周樹人考了高分,這讓同學們不敢相信“低能”的中國人能考這麼高分,所以他們紛紛去告狀,説肯定是老師藤野九郎泄題給周樹人。
這件事後不久,周樹人就離開了仙台,來到了東京,開始學習寫作並嘗試翻譯文學作品。此時的周樹人已經開始轉變成為我們的魯迅了。他的眼光開始看向這個社會,開始認真思索許多事物的本質。
而老三週建人,一直在家當老師。他對自然科學很感興趣,曾經自己去家鄉的山區考察過植物,還發表過相關書籍。他的科普作家之路也從此刻開始起步。
三兄弟,三條路
回國後的1918年,周樹人正式用魯迅作為筆名,開始在文壇上大展拳腳。魯迅成為了白話文運動的主力和新文化運動旗手性人物。《阿Q正傳》不僅是第一部白話文小説,而阿Q也是魯迅批判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周建人雖然在文采方面不如兩位大哥,但是他在生物科學類和社科類的造詣上很有建樹。周建人三十年代發表的關注婦女引起了社會的廣泛討論。
雖然在事業上主張新文化新思想,但是在家庭親情中,魯迅可是較為傳統的大哥做派。由於父親早逝,秉持着長兄如父思想的魯迅回國後一直孝順母親,並且十分關心兩個弟弟的生活。在1921年全家搬到北平後,魯迅自己出錢給家裏買了一個很大房子,足夠自己和兩個弟弟的家眷住了。
魯迅還經常拿出自己的津貼接濟周作人,但是羽太信子的生活越發奢靡,最後連兩個北大教授兼著名文學家都養不起她了。而羽太信子的性格也不好,弄的家裏是非口舌不斷。很快,兩兄弟因種種原因徹底決裂。但是三弟周建人知道大哥和二哥的事情後,堅決站到了大哥這邊,直至去世。
抗日戰爭前一年,魯迅因病去世,全國各界紛紛自發紀念魯迅先生。抗日戰爭後,周作人作為北大留守教授留在了北平。很快,周作人就在日本人威逼勸誘下,答應和日本合作,還在汪偽政權擔任要職。
三兄弟,三種人
老三週建人解放後擔任過多處要職,先後出任教育部副部長、浙江省長等職務,為新中國的組織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老大魯迅雖然早早去世,但他的光芒和精神依然在中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閃耀。而老二週作人在解放後為人民文學出版社默默地翻譯編書,直到生命的盡頭。
三兄弟的人生經歷不禁讓人唏噓不已。三兄弟中最有靈性最聰明的周作人,卻在人生的大是大非面前一直做了錯誤的選擇,導致兄弟不睦,自己晚年慘淡。周作人也是三兄弟中最可惜的一位,憑他的靈性,可以發展到很高的程度,不比魯迅差,但選擇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