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還是那個拜年,我變了,所以它升級了
從我記事時起,大年初一,我們家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新衣服,一大早,挨着到我們家族的每户人家裏,對祖先磕頭、給長輩拜年、與同輩互相問候。
如今還在延續。
01
小時候,很喜歡。
可以領壓歲錢嘛,也能得不同家的糖果瓜子,順道聽聽長輩的誇獎:這孩子,長高了,穿上新衣服可真好看!
有時候和堂姐堂弟結伴而行,有時候和爸媽一起。
和爸媽一起時,總聽他們大人對着祖先牌位,憶往昔。
我也從他們的談話中,得知我們這個家族的來歷。
02
我們村有兩種姓氏。
我們姓賀,另一部分村民姓王。姓賀的只有一小部分。
是解放前,才在這裏定居下來的。
那時,有姓賀的3個人,結伴逃荒到這個村。
在村西頭無人理睬的貧瘠荒地上,靠勤勞,開荒種棗樹、樹下種瓜種豆,才逐漸有吃有喝,得以繁衍生息。
在此過程中,這三人互相幫扶,約定今後無論如何變化,都要保持友誼,彼此聯繫。
於是,他們結婚生子後,後代也成了姻親。
我們這姓賀的一大家子,也十分友愛、親密——家裏供奉着相同的祖先,飯後講着相近的故事、婚喪嫁娶大家一起捧場。
而過年互相串門拜年,就成為家族儀式感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03
這個規矩一直都約定成俗,大家遵守得挺好。
但,如今許多年輕人對此極為不滿。
就拿我侄子來説,大學剛畢業,回家過年,拜年時,二大爺三大媽,難免問這問那:
工作怎樣,一個月掙多少,什麼時候結婚……
其實,以前一大家子,彼此問候,聯繫緊密,不大注重邊界感。
如今,個人意識越來越強,年輕人不喜歡被問,好像自己的邊界被侵犯,生活被人指指點點,甚是反感。
所以,很多人年輕人,包括一些已經成家的人,認為沒必要再保持這種傳統,即便其他家族活動也不願參加。
04
其實,如今我也覺得多有不便。
但,我覺得這項傳統還是要堅持。而且今年,回孃家串親戚時,我還帶孩子到各家轉了轉。
這樣子做是因為:
1 生活中必須有意義感,如果你自己都不注重意義,誰還能給你意義呢?而營造意義,不正式靠一個又一個活動,一個又一個儀式嗎?
2 通過家族成員的聯繫,孩子會知道自己來自何方,自己的家族成員都有什麼樣的故事,並能從這些故事中獲得力量;
3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點,而我們這些點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須連接成網。通過網跟各個方向的點聯繫,這樣才能更好地生活在這個社會上。而產生連接,從家族成員開始,無疑是最好的方式;
4 現代社會人的邊界意識增強,很多話説起來不再合適。而如何應對這些“不合適”的話,不正是社交演練?帶孩子體驗,也是一個跟孩子一起學“説話、社交”的好機會。
05
寫到這裏,我忽然感覺,無論什麼事情,好像都在經歷這三個階段: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就拿拜年這件事來説,
小時候,我們跟着大人拜年,只從形式、過程來認識它——看山是山;
長大後,覺得它脱離了傳統,脱離了初衷,有很多其他因素加在裏面,就覺得拜年不是那麼回事——看山不是山;
這第三層境界,不是傳統變了,而是人不同了。
人的不同,給傳統加入了更多意義,使之升級。
不僅個人,我們的社會,如今也在這第三個階段。
這幾年,我們越來越重視傳統,重視年味了——我們在感受它們帶給我們的更深層的意義。
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認真對待,不帶孩子重視起來呢?
最後,我想説:
我感謝自己家族的拜年傳統,也會身體力行地將其延續下去。
你呢?你家有哪些拜年傳統,是你準備帶孩子參加的?
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