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7月29日電題:京都村的幸福“秘訣”
新華社記者王文、金佳緒
一條整潔的水泥路連接村頭村尾,錯落有致的新房在路旁分散開來,腳下的察隅河水流潺潺,遠處的山坡上雲霧繚繞,蒼山如黛,眼前盡是一幅綠意盎然的“江南景色”。
這番美景其實是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察隅縣下察隅鎮的京都村,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使這裏氣候温潤宜人,亞熱帶原始森林茂密生長。獨特的地理風光和聚居在此的人口較少族羣僜人,讓這個小村呈現出不一樣的“西藏風情”。
“我們以前被喊作‘酒鬼村’,現在可大不一樣了。”談起村子的巨大變化,京都村黨支部書記廖澤路打開了話匣子,激動地分享着讓村子脱胎換骨的幸福“秘訣”。
(小標題)“秘訣”1:特色產業促增收
京都村後的山坡上有約300畝獼猴桃地,5年前那裏是一片荒地。
“村裏之前只種玉米,每畝地年收入僅600元左右,村民不願意種,地都荒了。”廖澤路説。
為了幫助村民增收,京都村通過“公司+農户”模式引進了獼猴桃種植。村民每年每畝地可以獲得租金1200元,同時也可以在種植園裏務工,工資每天能拿170元。2020年起,公司給京都村委會分紅31萬元。
“這裏氣候獨特,種出來的獼猴桃口感好,售價也高。”獼猴桃園管理員高峯説。經過前期培育,京都村種植的2個獼猴桃品種今年都可以上市,平均每斤能賣25元左右。
發展特色產業使京都村人均年收入近2萬元。“我們村收入目前在全鎮排名第二!”廖澤路興奮地説。
(小標題)“秘訣”2:鄉村通路促發展
京都村到下察隅鎮約6公里,但這並不算遠的距離曾是京都村村民的巨大困擾。
“之前的土路坑坑窪窪很難走,騎摩托車要1個多小時,開拖拉機的話要2個小時。”廖澤路對當年出行的情形記憶猶新。
2017年,京都村入村柏油路開始建設,村內原有道路同步進行硬化拓寬。2020年,京都村的基礎設施、村容村貌整治順利完成。
“現在到鎮上開車只要15分鐘,騎摩托車20分鐘就能到。”道路暢通大大改善了百姓的生活。近年來,京都村民大多購買了代步的摩托車,不少人還置辦了小轎車。
廖澤路介紹,村子下一步的發展重點將放在促進鄉村振興上,要進一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小標題)“秘訣”3:黨建引領團結實幹
1994年出生的廖澤路是京都村今年選出的新支書,剛上任時工作碰到了不少阻礙。他説,自己能獲得村民信任的秘訣就是基層黨組織建設,踏實本分做好工作。
京都村重點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嚴抓黨支部“領頭雁”作用的系列活動,促進黨員實時聯繫、關心、幫扶羣眾,村幹部主動幫助羣眾解決實際問題。
廖澤路介紹,原來京都村裏生活着的基本都是僜人,現在有藏族姑娘嫁過來,也有漢族小夥在村裏成家。他説:“我們村子雖然很小,但我們民族團結做得很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