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造黃河流域第一個國際慢城,淄博高青縣的治黃之路小城裏的“生態圈”
每逢節假日,眾多遊客在天鵝湖國際慢城棧道上拍照留念。(記者 劉磊)
立夏後,繁花似錦的淄博市高青縣黃河安瀾灣景色如畫,遊人如織。
邢富村的家就在景區旁邊。作為老高青人,67歲的邢富村幾乎每天都會到黃河邊的天鵝湖國際慢城、安瀾灣等景區轉幾圈。5月16日一大早,為了避開週末的客流高峯,他決定改道黃河大堤,帶老伴兒去體驗“百里綠色長廊”的獨特魅力。
邢富村站在高聳的黃河大堤上,帶有黃河水氣息的微風撲面而來,滿目綠色鬱鬱葱葱、隨風搖曳,成羣結隊的鳥兒不時在天空飛過。從小就在黃河風沙裏摸爬滾打的邢富村不禁感慨萬千。在他的記憶裏,過去的黃河灘就是鹽鹼、水澇、風沙的代名詞,頻繁的水患留存下來的只有茅草,細膩的沙塵在肆虐的風暴中漫天飛舞。
過境47公里的黃河,是高青縣的符號,也是高青縣萬物生息的源泉。在邢富村的印象裏,這幾年黃河沿岸生態修復治理的變化幾乎一年一個樣,沙塵肆虐不再是揮之不去的夢魘。
6年前,天鵝湖國際慢城所在的位置還是黃河灌區引水沉沙之地,濕地淤積、雜草叢生、揚塵四起。高青縣依託黃河濕地資源,將高青歷史文化、地方風俗和現代文化巧妙融入黃河岸邊的自然景觀之中,建成了集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研學科普、康體養生、生態宜居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文化旅遊產業園區。項目實現了對黃河外灘鹽鹼澇窪地的生態修復,現已恢復濕地200萬平方米,形成綠化160萬平方米,建成綠道20公里,區域自然生態環境優良,擁有樹木80餘種2萬餘株,綠化率達80%以上,負氧離子常年達20000個以上,形成了頤養身心的良好環境,被譽為“天然氧吧”,成為黃河流域第一個國際慢城。
進入5月後,慢城內的白鷺迎來繁殖期,成羣地在矮小的樹杈或灌木叢中營巢。對鳥類頗有研究的愛鳥人士趙俊傑説,白鷺被稱為“生態鳥”,對生存環境要求非常高,近年來慢城周邊白鷺的數量越來越多。不只白鷺,中華秋沙鴨、侏鸕鷀、鳥中“熊貓”震旦鴉雀等世界性瀕危鳥類也在慢城頻頻“亮相”。鳥類的增多正是得益於自然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
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生態優勢作用充分顯現,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生態工業應運而生。得益於黃河水的哺育滋養,高青大米、高青西瓜、高青西紅柿等國家地理標誌商標認定農產品高達15件,優質的農產品賣出了普通農產品3倍的“天價”。為了滿足市場需求,高青縣正着力打造10萬頭高青黑牛養殖基地、千畝藕蝦立體種養基地、萬畝稻蝦立體種養基地,持續放大生態農業的效益。
不僅賣農產品,高青縣黃河岸邊的農民還通過“賣風景”,端起了“旅遊碗”。蓑衣樊村位於黃河南岸,三面環水、植被豐茂,與村東的天鵝湖國際慢城融為一體,是國家級美麗鄉村。在統一規劃下,村民把自家的院落打造成農家樂和民宿。村民盧金霞説:“3間民宿每年能給他家帶來10多萬元的收益,兒子在城裏的婚房就是民宿給掙來的。”
上午10:30,邢富村和老伴兒正玩得盡興,兒子邢曉宇打來電話催他趕快回家幫忙,家裏的農家樂已經遊客滿座。“得走了,回家給遊客當導遊去,好好講講咱們的好風光!”邢富村笑容滿面。
(記者 王佳聲 劉磊 通訊員 王克軍)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