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山川之招遠張星叢家

故鄉山川之招遠張星叢家

故鄉山川 —— 招遠張星叢家

文/紫蘇

歲月是一條綿長的河,從容的腳步湍流而過,帶着些許滄桑,也帶着些許苦澀。流過家鄉的山與水,流過你我眷戀的眼波。家鄉的那些個古村落,便是這條河裏最柔的波。 歲月是一首綿綿 的歌,最美的聲線輕吟低和,唱着豪邁,也唱着歡樂,穿透心中的苦與樂,穿過你我胸口的温熱。家鄉的那些個古村落,便是這歌裏最美的音色。

有人説,古村落有什麼好?不就是農村老房麼?是的,就是那些老房,村與村不相同,房與房自然也不同,老房與老房也各具特色,是我們先祖留下的珍貴財產,是我們今人應該銘記的歷史,每個村子有每個村子的獨特的光點,乍看雷同,細看卻又各有千秋,靠近她,聆聽她,與她對話,體會她背後的故事和曾經的輝煌。每一次踏足古村落,就好像能觸摸到她依然鮮活的脈搏,就好像貼近她的臉龐。老樹老房,老街老巷,勾起心底無限美好的回憶,那佈滿了腳印的青石巷,那結滿了枸杞的石頭房,那塗滿了名字的青磚牆,總是在記憶的潮水裏輕輕盪漾,被風化的褪色牆,斑駁着舊日時光,房檐上又迸發出生命的跡象,一株頑強的草兒,在瓦礫上執拗的生長.

在這個濃濃的秋日裏,很適合把自己扔進古村落裏,如同拋開俗世喧囂,讓一曲禪音緩緩的流進自己的內心,把整個身心潤色在那悠揚的旋律裏,整個思維變一片空明,走在有着幾百年歷史的小巷裏,可以若有所思可以若無所思,在清風徐來中,吐濁納新,在歲月無邊的懷抱裏,再做一回被光陰再度寵愛的孩子,心底升起點點素喜。

招遠市張星鎮從家村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古老村落,座落在招遠市東北部,四面環山,整體地貌屬丘陵山區。村莊佔地面積1500畝,村域面積5平方公里,叢家村現有村民800多户,以叢、王、龐三姓為主姓。歷史上鼎盛時期曾達到過一千多户,石材、粉絲和黃金是其特色產業。 具有濃郁北方山村特色的古村、古巷、古街和老房大多分佈於金水河以西,街道以跨越西溝和金水河的東西大街為主軸,兩側多南北枴子衚衕,街巷總體格局呈魚骨狀,一路一河貫穿南北,如一龍一鳳穿村而過,穿越了千年風雨滄桑,也穿越了重重的歷史烽煙,纏綿着這方熱土,生生不息,豪邁逶迤。昔日富庶地,今日繁華村。

叢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翻開叢家的歷史,就打開了一部悠長而又悠長的史詩。時光追溯到公元前121年,匈奴休屠(音許褚)王太子 “日嘽”(音 密低) 與母親 閼氏、弟弟倫隨渾邪王歸漢,武帝賜金姓,公元前87年,武帝封金日嘽為車騎將軍,公元218年,京兆金氏後裔金煒與少府耿記,丞相韋晃,太醫吉本共謀反曹魏興漢室,事敗被誅,家人為避族誅,東遷浮居。265年,金氏後裔 金尼 到 文登 山峴 定居,改姓叢,取村名 叢家峴。1213年,叢氏立譜始祖德佑之父叢裕為官判薄。1266年,叢氏德佑任文登鹽務史,卒於1319年。明永樂年間,叢氏六世祖叢皓由文登遷招遠城北三十里建叢家村,1561年,九世叢思紹修成《叢氏族譜》,叢家村叢氏十世祖叢朝禮上溯至六世祖叢皓,皆收入譜。這便是叢氏一脈的歷史淵源。之後,王姓先祖王教 於 明萬曆年間 由 大嵐村 遷入叢家居住,清康熙年間,龐姓先祖 龐普禎 由張星圈子村遷入叢家居住,三大姓氏的叢家部落初成。鐵馬金戈裏蕩盡歷史塵埃,雄壯豪邁裏盡寫沉穩大氣!

叢家地理位置暗合五行

叢家村坐北向南,四面環山,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東有青龍背,西有五虎山,前有朱蓋石,後有大小龍關,與代表了二十八星宿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正好呼應,與金木水火土之陰陽五行恰好暗合。木為青龍,金為白虎,火為朱雀為,水為玄武,中央黃為土。古人把天空裏的恆星劃分成為“三垣”和“四象”各七大星區,四象就是二十八星宿,“三垣”是“紫薇垣”,象徵皇宮;“太微垣”象徵行行政機構;“天市垣”象徵繁華街市。這三垣環繞着北極星呈三角狀排列。在“三垣”外圍分佈着“四象”,就是説,東方的星象如一條龍,西方的星象如一隻虎,南方的星象如一隻朱雀,北方的星象如龜蛇。東為青色,配龍,西為白色,配虎,南為硃色,配雀,北為黑色,配武,黃色為中央正色。由此可知,叢家的先人必定是深諳天文地理又通曉五行八卦以及風水學的高人,不然怎麼會在選址上有如此犀利和獨到的眼光呢?一條金水河,湍流了多少個歲月?自北向南潺潺流過,在村西南與西溝交匯,形成了叢家村獨有的山環水繞之絕佳妙境!也形成了大美叢家之山清水秀地,人傑地靈村!

叢氏子孫同宗理念深重

“天下叢氏宗文登”是所有叢氏子孫早已達成的共識,招遠叢家人曾多次去叢氏祖居地文登尋宗,而文登的叢氏一族也早就成立了“叢氏研討會”,匯《叢氏宗譜》編撰《叢氏源潭》。叢家人的同宗觀念極強:對祖先存敬畏之心,對天地存敬畏之心,對先賢存敬畏之心。老輩人説咱們叢家原本也叫胡秸叢家,相傳是當年祖先在朝為官,因受奸臣陷害,要遭滅門之罪。兩個兒子聽到風聲連夜跑出來,一個躲在胡秸叢裏,一個躲在樹林裏,才逃過了官兵的追殺。最後哥兒兩隱姓埋各奔東西,一個到了文登。因為躲在胡秸叢裏得以逃生,就改姓叢;另一個到了鉅野,因為躲在樹林裏得以生存,就改姓林。所以,老祖宗定下規矩,叢林二姓不結親,因為本是同宗人。當然這只是老人們口口相傳的,到底是不是這樣,也因年代久遠而無從考證了。自叢朝禮開始有族譜記載,到現在已經是十八世了,叢氏族譜上所記錄的祖訓,我們這些後生們倒是非常值得一讀:

叢氏有祖訓 處世先修身

齊家做孝子 治國為黎民

立業當自強 誠信為根本

夫妻兄弟睦 朋族鄰里親

坦蕩結益友 仁厚待他人

温良恭儉讓 戒傲忌奢論

貧 富皆守節 得失本常 心

能者多施助 濟世貴悲憫

滴水湧泉報 積德蔭子孫

代傳叢家訓 百世望族門

手捧族譜,沉甸甸的很有份量,默默讀了一遍又一遍,忍不住敬由心生,叢家人把祖訓載入族譜,祖訓家規早已潛移默化的滲透在叢家子孫的血液之中,祖訓已演變成了叢家人的做人準則, 祖訓告誡我們,處世之道乃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敬畏先祖,不忘根本,不忘天地,不忘感恩!天地乃是萬物之本源,無天地焉生?叢氏子孫不忘祖訓,一代代延續着對天地祖先與先賢的敬畏之心,正是這種敬畏之心,鑄就了叢氏家族堅固的誠信長堤,正是這種同宗共識,把一代一代叢氏子孫的心緊緊的凝聚在一起。“天下叢氏宗文登”已經是叢氏子孫骨子裏不變的信念.樹高千丈不忘根!

叢家村民愛唱戲

叢正華大爺告訴我們,叢家大戲是十里八鄉都聞名的,曾一度達到鼎盛。京劇是叢家人的特長,曲目多以三國戲為主,三國文化在山坳裏得到傾情演繹。1906年,村中央還修起來大戲樓,男女老少齊齊上陣,臉譜畫上,戲服穿上,鑼鼓點兒敲起來,二胡京胡拉起來,天天都好戲連台,“借東風”、“戰馬超”、“甘露寺”、“法門寺”、“三孃教子”等從初一到十五不止,有時甚至唱到二月二。自己村裏演完還不算,還要去兄弟村唱,“羣英會”,“滿漢鬥”,“鍘閣老”,(閣老就是皇帝的老丈人),叢家大戲年年唱,最興旺的那幾年還唱到了黃縣城!想當年,那是怎樣的熱鬧非凡啊,台上的人兒咿咿呀呀的唱着,台下各種做小買賣的:賣瓜子的,捏泥人的,吹糖人的,爆米花的......伴隨着孩子們的叫喊聲,人們的歡呼喝彩聲,舊電影一般一幕幕在眼前掠過。那情,那景,那畫面,那年,那月,那大戲,常常會浮現在偶爾泛起的回憶裏。

狐女孝母,狐母贈金

叢家有百餘座山,每個山都有百餘個故事,狐女孝母的故事卻是當地老幼皆知的。青龍背是叢家的大山,這山裏有修煉千年的狐仙,我們本土人叫做老貔子或者老獁子,據説她們不走尋常路,而是有自己的專屬道路,叫“獁道”,説狐仙中有一對母女,這娘已經兩修煉成人形,女兒還做的一手好粉絲,由於本地做粉絲生意的人太多了,狐女就北上京城了,因為她做的粉絲質地細嫩,口感好,很受當地人的歡迎,所以一度生意興隆,發了大財。狐女掛念家中老母,於是就找來郵差給老家捎錢。

郵差説:“姑娘,你家住哪裏啊?”

姑娘説:“叢家村東,韓家村西,鷹場石(鷹場石就是現在的叫鳳凰頂)根底下,就是我家。”

郵差説:家裏有誰啊?到了找誰啊?

姑娘説,你到了就説:“石門開,石門開,京城大哥捎錢來,就可以了”。

郵差到了叢家村東一看,到處是山,不知道該往哪裏走,就想起了姑娘説過的順口溜:“石門開,石門開,京城大哥捎錢來。” 話音一落,鷹場石底下兩扇大石頭門一下子開開了,裏面走出來一個非常非常蒼老的老太太。郵差説你女兒給你捎錢來了,老太太説進門坐坐,喝點水吧,郵差害怕啊,怎麼這裏的石門能打開,還能出來一個老太太,他早已經恐慌了,老太太過意不去,説我家裏也沒啥,有點豆芽,給你拿回家做了吃吧。郵差只想趕緊離開這裏,就説不要不要,老太太硬塞在他包裏,他一邊走,一邊往外扔,怕不是好東西,不敢要啊,結果走到家,發現書包上竟然還掛了一根豆芽,拿起來一看,豆芽變成一根大金條,想想自己扔了一路的豆芽,懊悔不已,原來狐母是真心贈金,怪只怪自己目不識金,與金條擦肩而過。再循着來路去找老太太,卻再也尋她不着了。這世間一切都有因緣,一切亦可遇不可求,順其自然就好。

叢家竹林寺、神仙屋

竹林寺在村東鳳喙山下,曾經是叢家人的驕傲,是這周邊最妙之景緻,竹林寺是先人所建,世人多愛竹子之氣節,又寓意着步步高的意思,寺廟周圍原有大片松樹,抗日戰爭時期, 村東鳳喙山下竹林寺為招遠風景名勝,清順治《招遠縣誌》書:“環寺皆山也,山多洞穴,玲瓏嵌空,或如數間屋,或如曲徑、幽房。好事者秉燭探奇,終不能盡。”1845年清道光年間的《招遠續志》載張暉“遊竹林寺”曰:

竹林風清樹色涼,野花開處頗聞香。

一泉側吐懸崖細,兩岸橫谷卧柳長。

曲徑僧來雲宿洞,疏林樵去鹿眠罔。

貪聽鳥語忘搜句,辜負奚童揹帶囊。

1931年,民國招遠縣政府第九區在叢家村東竹林寺拉倒神像,辦起區立竹林寺高等小學,賣了三十八畝田地作為辦學經費,設兩個高級班,招生八十餘人,校長林致武,教師張謙恆,孫其峯(現在天津美院教授)也1938年和1939年曾在此任教將近兩年之久。1958年,竹林寺舊址建成養殖場,俗稱“十五養”,後來水腫病流行,改為療養院。在那些個跌宕的流年裏,竹林寺最終沒逃過顛沛流離的厄運,如今的竹林寺,只剩下斷壁殘垣了,在依稀的細碎記憶裏,除了村裏幾個長輩,也少有人能記起來它最初的模樣了。

在竹林寺的東面,有一個天然大石屋,屋頂是一塊超級大的平板石,下面特別的平,西面也有一塊,恰好卡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平頂房,有個老神仙在此落腳,他入夜時分到來,睡過的石頭炕至今保留完好,神仙屋南面,還有個形似大衣櫃的巨石,人們説是神仙儲放衣服的大櫃,輪廓依然清晰可辨,天一亮,就不見神仙的蹤影,只有到了入夜時分才入住石屋,誰也沒見過此神仙,但是這樣大的石屋,那炕仍在,據説,到神仙炕上坐一坐,沾點靈氣,就會有仙人庇佑呢!叢家村有幾個孩子沒來此玩過吧?淘氣包熊孩紙們常在這裏嬉戲玩耍的,捉迷藏,躲貓貓,圍着石屋跑啊跑,跑到滿頭大汗也不嫌累,那是我們兒時的其樂無窮......

懸壺濟世王好仁

都説醫者父母心,在王好仁身上體現得可謂淋漓盡致,我們叢家人沒有不感念王好仁的,他是聰慧之人,又勤奮好學,是天資聰穎的秀才,可是他對中華傳統醫理非常有興趣,拜師學藝並深悟中醫醫理,家鄉的百餘座山滋養了諸多的中草藥,他一邊學習理論,一邊躬身親行,遍嘗百草,採集成藥,叢家的大人孩子有個頭疼腦熱發燒胃疼的,他從來都是免費看診,分文不收,要麼給你個偏方,要麼給你幾味中藥,村裏人有個大病小災的,少不得叨擾他,半夜也好,黎明也罷,從來都第一時間為鄉鄰義診,只要您有需要,他就義不容辭。宅心仁厚至此,恐怕也是到了極致了吧?就是李時珍再世,華佗出山也未必有此襟懷,這就是我們質樸無華的叢家人,只問付出,不求回報,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好仁,好人啊!

懷着感恩和崇敬之心,一行人來到了王好仁的故居,白牆灰瓦的老房猶在,踏上高高的青石板台階,張老師説這台階都其實是很有講究的,在古代,尋常人家是不可以隨意修台階的,必須是非常有名望的人才可以修築台階的,據説這王好仁文革前是副縣級待遇,這窗子上面那兩個“眉眼”的雕工是非常精美的,木雕格子的窗户是那個年代的標誌,如今看起來頗有年代感和滄桑感,門頭上左右兩塊磚雕是兩個“壽”字和八隻蝙蝠,想來大約是八福雙壽齊臨門的意思吧?加在一起就是十全十美了,輕叩門環,主人迎接出來,弄堂裏是同樣有年代感的黃泥土牆,廂房裏王醫生當年用過的藥匣子依舊還在,好像在緬懷當年與它朝夕相伴的主人,想當年它是如何陪伴主人一起走遍這個千户大村,一起救人於危難,一起妙手回春?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往事如斯矣!

好仁猶在,好仁永在,叢家的山山水水不會忘記您曾踏足過的每一寸土地,曾經受您醫治過的叢家子孫都不會忘記你的恩義,叢家人不會忘記,我們都不會忘記,我們都會在心底銘記.也願叢家人繼承和發揚這種精神,就算是一個普通的醫者,也同樣可以襟懷天下,心繫蒼生.偉大和普通之間,有時候僅僅隔着一個襟懷的距離,這座老房或許很普通,可在我心裏卻是最美的風景!

叢家的百米衚衕和婆婆鼻子

叢家最有韻致的地方就是這條衚衕,筆直的巷弄是最清晰鄉愁記憶,隱藏在繁華都市之外的幽居所在,當你累了亦或倦了的時候,這裏的寧靜恬淡可以讓你心有所依,一個可以滌盪心靈的地方,一個可以忘記塵囂俗世的地方,不需要太奢華,不需要太寬闊,點點斑駁脱落的泥巴牆,久叩不開的鏽跡斑斑的門環,雜草叢生的石板巷,便足以撫慰我浮躁虛空的靈魂,那些遊走的思緒,就讓它漫無目的飄,將一顆素心,安放在光陰的脈絡裏,看一片葉子在秋風中旋轉飛舞,有淡淡清愁,也淺淺歡喜。就這樣陶醉在老街深秋的巷弄裏,這裏有着先祖的曾經的曾經,也一定有尋常日子裏被忽略的風景......

叢家的美豈是一言盡述的呢?除了人心美,同樣美麗的還有自然美。提起叢家,除了她的粉絲和石材,我想您應該也知道叢家的山吧?咣噹石,金鑾殿、金黃洞、殺牛澗、桃樹溝、杜鵑山、菊花頂、鷹嘴石窪、南屋北屋、老報泉眼、青龍背、鷹場石、神仙屋、大石門、老虎窩子、井口洞、簸箕石……等等等等,一口氣數不過來,還有呢,還有呢-----

大龍關,小龍關,婆婆鼻子尖尖山。

大簸箕,無人扇,井口洞,無底邊。

大門框,三丈三,坐北朝南無人關。

有煙囱,沒有煙,懸崖陡峭無人攀。

叢家的山,最愛婆婆鼻子,我曾經一度很好奇,人們直説老輩人一直這樣流傳下來的,因 像一個高高鼻樑的老婆婆,所以叫婆婆鼻子。可是為什麼不叫媽媽鼻子,姥姥鼻子?奶奶鼻 子呢?有朋友戲謔回答:“婆婆鼻子山最大的特點是什麼?不是險麼?古代的婆婆都是對媳 婦比較險的,作為媳婦,最大的心願就是多年媳婦熬成婆,知道了吧?” 大家笑成一團, 哪有這樣牽強附會的,純屬笑談吧。不過婆婆鼻子的確是以險著稱的, 最 險的地方就在鼻子處,而且怕婆婆山必須不走回頭路,從正面上,從背面下,萬萬不可從正 面下,不要問為什麼,天機不可泄露,看官只需謹記就好,無論什麼山,都是大自然獨特的 手筆,我們必須要心存敬畏之心,心存敬畏,才能得到山神的庇佑,婆婆鼻子山是本地最有 靈氣的山,只要你爬婆婆鼻子山沒事,以後爬什麼山都會平平安安的,婆婆會庇佑你的。

仰視她的瞬間,感到她的威嚴也感到她的美,凹凸有致的靈秀之 美,不怒而威的霸氣之美。 登臨她的瞬間,你會有一種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成就感,整個的山體就是一塊渾然天成的 巨石,拔地而起,巍然屹立於天地,直指雲天,獨秀於連綿起伏的眾山間,大氣中不失雋永, 桀驁而絕不從眾,像一個端莊沉思的老者,任憑歲月的潮汐千萬次的沖刷和洗禮,無言着她 的深沉和凝重,靜默着她的柔情和豪情,山腳處綠樹環抱,愈發映襯出她的挺拔和偉岸,整 個的山體呈現給你的就是非常光滑乾淨的感覺,沒有樹木亦沒有土,不生雜草亦不染纖塵, 身心純淨如斯,何山能比?第一次見到她,就被她深深吸引,無論是遠觀還是近瞻,你都會 發現,婆婆真的很美,霎那間感覺以前所爬皆不是山,山中極品,唯有婆婆,壯哉婆婆,傲 立蒼穹,美哉婆婆,無限風情!

這就是我所知所愛的叢家古村落,她古樸而又寧靜,這就是我所知所愛的叢家,她美麗而又深情, 心中有愛,愛在家鄉,心中有情,情滿故鄉,鄉愁,是那壺陳釀的酒,滴滴執着,鄉愁,是 那枚深秋的葉,經霜彌堅,那些古井,那些阡陌,足以讓我一生回味,那些炊煙,那些巷弄 足以讓我魂牽夢縈。

品味她的滄桑,轉身回眸,感受她的 風情,心靈,因淡然而綻放靜美;生命,因靜美而綿長厚重.....

故鄉山川之招遠張星叢家
故鄉山川之招遠張星叢家
故鄉山川之招遠張星叢家

紫蘇,山東省散文寫作學會會員,煙台散文寫作學會會員,招遠市作家協會會員,作品在《膠東散文》《膠東散文年選平台》《煙台日報》等發表,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

壹點號 紫 蘇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749 字。

轉載請註明: 故鄉山川之招遠張星叢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