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生活|嶗山記行

山上的生活|嶗山記行

文|盧明 編輯|燕子 圖片|網絡

那年去青島,我選擇了一日遊,重點遊嶗山。

乘旅遊大巴車,沿市區海岸線一路向東。先是看伸向海中的棧橋和棧橋上熙熙攘攘的遊人。接着來到五四廣場,看那座高大而火紅的“五月的風”雕塑。再前行,導遊指着海水中造型奇特的高石説,那就是名揚海內的“石老人”。最後一站,也是玩得最充分的一站,就是嶗山了。

藍天碧海間,一組高大的山峯聳立在岸上,顯得特別壯觀。來到山下,首先看到的,便是岸壁上刻着的醒目文字:“海上名山第一:嶗山”。引目觀之,見天藍得洗眼,樹綠得惹眼,巖黃得闖眼,字紅得晃眼。山稱“海上第一”,此言不虛。的確,嶗山是中國海岸線上最高的山,其高度,在整個山東省境內也是數得着的。

山很陡,看不到攀登之路,只能隨團乘景區的車上山。山很大,景很多,只能一一觀賞。山上奇峯怪石袒露於藍天浮雲之間,峯下間以碧色的草樹。百峯爭高,千巖簇擁,似張家界,應多了一些圓渾;似黃山,卻多了一些沉雄;似嶧山,更多了一些奇特;似華山,又多了一些仙姿。有好多象形石,或如綿羊閒卧,或如獅子昂頭,或如仙桃靜置,或如神仙聚首。走在山間,你可以一一領會景區標示的那些岩石名子的妙處,也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去解讀那些岩石的形態。

站在山頂渾圓的石頭上,遠俯“C”字形的仰口灣在大地與海洋間劃出一道柔美的曲線,隨清風一起感受吐納天地的壯美,頓覺自己也有了仙風道骨。隨團行走在山間,訪太平宮,入猶龍洞,看“天下第一壽字”,真是目不暇接。壽字很多,皆刻在山崖上,字體不同,大小不一。我返回時,便是看着這些壽字,乘纜車一路滑到山下的。

嶗山是道教名山,最盛時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道士千餘名。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長春、張三丰等都曾在此修道。時至今日,原有道觀大多毀壞。保存下來的宮觀以太清宮的規模為最大,歷史也最悠久。

伴隨這些宮觀,有許多傳説故事。印象深刻的是《聊齋志異》中那篇《嶗山道士》。説的是王七羨慕道術,便到嶗山求師。嶗山道士怕他吃不了苦,他説能。道士讓他每天砍柴,一個月後,他見沒學到什麼,便想回家。恰在此時,他看到道士施展奇妙的法術:剪個圓紙片就能變成月亮,擲個筷子就能變成嫦娥,還有那酒壺裏的酒總是喝之不竭。於是王七又留了下來。又一個月過去,王七又要回家,便央求道士好賴教他一手。於是,道士教他穿牆術:口唸咒語,便穿過了牆體。王七以為學到了大本身,回家向妻子炫耀,卻遇到了難堪:不但穿不了牆,反倒把頭上碰了一個大包。每讀此文,在以事悟理的同時,總是被嶗山道士的奇幻故事所迷。自然,也因了這神奇的故事,更加神往美麗的嶗山。

嶗山雖以道教名揚海內,但也有佛教場所,我這次就參觀了華嚴寺。寺建於山間,殿宇巍峨,與其他地方漢傳佛教的寺院大同小異。據説,明朝末年憨山和尚曾在嶗山太清宮前建過海印寺,被道士進京告了御狀,寺院隨即被毀。現華嚴寺建於清順治年間。寺中藏有清雍正年間刊印的《大藏經》一部,還有元代手抄本的《冊府元龜》。寺中可見一些和尚,有些還挺年輕,雖是剃了發,看上去麪皮細柔,不乏戴眼鏡者。不知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的和尚,多少是景區的一般工作人員。

山上的生活|嶗山記行
山上的生活|嶗山記行

作者:盧明,男,1960年生人,筆名黃河入海。鄆城縣委退休幹部,鄆城縣作家協會主席,縣詩詞學會會長。系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菏澤市詩詞學會副會長,鄆城中國水滸學會理事,菏澤學院水滸文化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鄆城縣歷史文化研究學者。在《光明日報》、《山東文學》、《時代文學》等多種報刊及網絡平台發表散文100餘篇、小説20餘篇、詩詞詩歌1000餘首,其中《菏澤賦》在《光明日報》發表。著有《正話水滸》《水滸印象》《好漢文化探究》《鄆城文史考略》(三卷)文化書籍六部,主編《鄆城文學作品選》《鄆城文韻》《水滸別傳》《水滸酒故事》作品集四部。在菏澤電視台主講主講水滸文化十三期。

壹點號心夢文學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3 字。

轉載請註明: 山上的生活|嶗山記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