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油翁》最後一句為什麼被刪了專家你看最後説了什麼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杜甫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許多千古流傳的經典佳作。

經典作品靠着代代人的喜愛流傳至今,中華文化的瑰寶曆久彌新,不因時代的變遷而失其精華。有些作品因其教育性與啓發性會被選入教育課本中,在孩子的心靈淨土之上播下文學的種子,望其長出幼苗,成為參天大樹。

《賣油翁》最後一句為什麼被刪了專家你看最後説了什麼


歐陽修有兩篇佳作入選教科書,一篇是《醉翁亭記》,是他被貶謫滁州時所作,因心中抑鬱之情難以抒發,只能寄情于山水之中,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便是“兩醉”,一是醉於山水之樂,二是醉於與民同樂。第二篇則是《賣油翁》的典故,一篇短小的寓言故事,與《醉翁亭記》全篇入選不同的是,《賣油翁》是被刪減後再加入教材之中。那麼《賣油翁》最後一句為什麼被刪了?專家:你看最後説了什麼

《賣油翁》之典故

賣油翁》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所作的寓言,出自《歐陽文忠公文集

·歸田錄》,全篇共一百三十五個字,短小精悍,流傳甚廣。當時有一位地方小官,名叫陳堯諮,雖辦事果斷迅速,但其性情暴戾,剛愎自用。他在治理永州水患之時,集結人力疏通水渠,幫當地人民解決用水問題,這本應時一件為人稱道之事,但他本人盛氣凌人,又仗着自己射法精湛,更目中無人,且其為官之時處罰手段殘忍,讓人害怕。歐陽修在宋英宗治平四年,因朝中的流言蜚語被中傷,於是自請任官於毫州,在那時聽聞關於陳堯諮的事情後,寫下《賣油翁》的故事,意在表達熟能生巧之意。

《賣油翁》最後一句為什麼被刪了專家你看最後説了什麼


《賣油翁》一共可分為四個片段。

第一片段是

“陳康肅公堯諮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陳堯諮十分擅長射箭之術,並認為自己是射箭最厲害的人,天下無人可以匹敵,也因此非常驕傲,不可一世,常自誇而自大。

第二片段是“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有次陳堯諮在家中的寬闊場地上練習射箭時,旁邊經過一位賣油的老翁,老翁見其射箭,便放下扁擔,站在旁邊斜視着射箭之人,久久不願離開。陳堯諮見其立於身旁,便使出渾身解數,展現自己高超的射箭技術,箭術雖一如既往的精準,但老翁對其箭術並不如他府上的其他客人大聲拍掌讚揚,只是微微的點了下頭,這讓陳堯諮內心不滿。

《賣油翁》最後一句為什麼被刪了專家你看最後説了什麼


第三片段,陳堯諮因心中不滿與疑惑,上前詢問老翁,你也瞭解喜愛射箭之術嗎?難道我射的不夠精湛嗎?只是點了下頭,這是為什麼呢?老翁回答,你的射箭技術精湛沒有太多其他原因,不過是經常練習所以才很熟練的。陳堯諮聽聞後忿忿不平,心想你一個小小油翁竟敢如此評他的技術,便生氣的問道,你膽敢輕視我的射術,老翁並未因此被嚇到,只是説,憑藉我多年倒油的經驗,是它告訴我這個道理。老翁説完後,取一枚銅錢放於葫蘆瓶口上,慢慢的用油勺舀油再注入葫蘆瓶中,油只從銅錢中心小口穿過,卻不打濕銅錢,手法熟練,一氣呵成。表演完這個高妙的手法後,老翁説到,我並沒有什麼長處,只不過是手法熟練後才能這樣。陳堯諮聽聞後心悦誠服地笑了笑,將他送走。

《賣油翁》最後一句為什麼被刪了專家你看最後説了什麼


第四段是“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此處直譯過來的意思是,這與莊子所説的庖丁解牛、輪扁斫輪的故事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嗎?也正是這最後一段被刪減了。那麼庖丁解牛和輪扁斫輪有何不妥之處呢?

典故中的典故

庖丁解牛出自《莊子

·養生主》,是一個典故成語

梁惠王有一個廚師名叫丁,其宰牛技術不同常人,宰牛之時廚師的手,肩膀,腳,膝蓋這幾處會碰到牛,牛身上與之相碰之處雖會發出皮骨相離的聲音,但刀子刺進去的聲音更大,且符合音律悦耳動聽。梁惠王得知此事後大為高興,派人將丁請來問話,你的手藝怎麼如此的高明,丁只是謙虛的回覆,我探究的是事物本身的規律,而不是受限於殺牛這件事。剛開始殺牛的時候我的手藝非常糟糕,但三年後,十年後,很多年後,我的技術就日益進步,我也慢慢了解牛的骨骼構造,宰牛便不再是一件十分費力之事。梁惠王聽後大讚其話為養生之道。從此以後,這個成語便用來比喻事情經過反覆的實踐,掌握事物的歸路後,做同樣的事情就能得心應手。

《賣油翁》最後一句為什麼被刪了專家你看最後説了什麼


輪扁斫輪出自《莊子·天道》,同樣為一則典故。齊桓公在堂上讀書的時候,輪扁在堂外製作車輪,見其讀書專注便放下工具走進來,並問道“主公是在讀哪些書?”答是聖人的書,便又問聖人還活着嗎?答已死去,輪扁便説,您所讀之書只是聖人捨棄的糟粕而已,齊桓公聽了些許氣憤,説你這個做輪子的一介草莽之父怎可議論我讀書之事,如果你不説出我讀書是聖人糟粕的原因,便會判罪於你。輪扁答道,我只是從我做輪子的事情中學到的,做輪子的技術要從實踐中慢慢掌握,我只能意會不能言傳,那麼如我一樣,掌握的最精華的部分不可言傳,那您所讀書籍也不過是前人捨棄的糟粕而已。現常比喻做事情要結合實踐,精湛的手藝是熟能生巧之功。

這兩篇小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向世人表達熟能生巧的含義,技術也許第一次操練的非常糟糕,但十次,一百次,無數次後必定得心應手。也因為這兩個典故表達的中心思想,與教育工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不符,於是被刪除。

《賣油翁》最後一句為什麼被刪了專家你看最後説了什麼


《賣油翁》若去除最後一段,前文主題可理解為做人要謙虛,做事要勤練踏實,這點與“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傳達含義相同,可教導學生。讀書要十年如一日的勤奮刻苦,持之以恆的努力後,會有豐厚的獎勵。但若加上最後一句,主題含義變為同一件事要做許多遍才能得心應手,且兩個典故的主人公非才識淵博的讀書人,乃技藝精巧的工匠,某種意義上解讀,也許會引發“讀書無用論”的社會輿論。教育課本全國印發多冊,其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的學識,而且也影響孩子三觀的塑造,意義深遠,不得不嚴格篩選。

結語

中國當代與古代優秀的作品實在是太多,未被選入教材中的作品並不能説明它不夠好,只是並不適合作為學生的學習教材。

但現下的中國教材也存在諸多問題,為了解決學生負擔,教育局刪除某些經典古文,可因此,學生接觸古文的機會更為稀少,引發蝴蝶效應。學生不認識足夠多的古漢字,對古代的文學家或詩人的瞭解也會越發減少,對中國歷史上的經典文學作品就更不會主動了解。還有教材的舊版使用年份過久,隨着時間的更迭,現代有非常優秀的文學作品誕生,可一本教材是要印刷很多年,使用很久,而新內容的審批過於複雜繁瑣,所以當下優秀的作品,無法有機會融入孩子的教材之中。雖教材存在些許不足,但其每一篇內容都包含教育工作者的良苦用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28 字。

轉載請註明: 《賣油翁》最後一句為什麼被刪了專家你看最後説了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