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七個“第一”講好承上啓下的故事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自去年11月起閉館修繕,已基本完成外立面修繕。 本報記者 葉辰亮攝
靜安區老成都北路7弄30號,百年前的南成都路輔德里。兩排東西走向的磚木結構石庫門裏弄建築完整保留了1915年建築始建時的歷史風貌。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承上啓下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就在輔德里石庫門的客堂間召開。
中共二大正確分析了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和中國社會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狀況,第一次提出黨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綱領,第一次提出黨的統一戰線思想——民主聯合戰線的思想,第一次公開發表《中國共產黨宣言》,制定第一部《黨章》,第一次比較完整地對工人運動、青少年運動和婦女運動提出要求,第一次明確決定加入共產國際,第一次明文提出“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
這七個“第一”,為中國革命進一步指明瞭方向,與中共一大共同完成黨的創建任務。
當下,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自去年11月起閉館修繕,已基本完成外立面修繕,並將對部分展陳調整優化,積極落實“紅色遺址保護、紅色基因傳承、紅色品牌打造”三大行動,以全新面貌迎接建黨百年。
據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黨支部書記、副館長尤瑋介紹,在原有史料基礎上,改陳後的展廳將更着重展現歷史脈絡和過程,更生動地講述中共二大召開前後的故事。
“1921年7月23日一大開幕,1922年的7月23日恰好是二大的閉幕日期,正好相隔一年。這一年間,也是我們黨開始艱辛探索的過程。這一部分的展陳內容將更為豐富。”
據透露,展陳也將豐富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秘密出版機構——人民出版社所在地的相關內容。彼時,李達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任宣傳工作負責人,當時在其寓所中編輯出版了大量進步書刊。在15種理論書籍的封面上,都印有“人民出版社”這樣一個名字。也就是説,中共二大會址也是最早的人民出版社編輯部所在地。
場館修繕方面,將嚴格遵循“修舊如故”原則,以中共二大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的客堂間地板為例,修繕中進行工藝創新,加厚了水泥層,輔以防水層包裹,全部換成新的木龍骨,木料選擇上也選用了硬度大、和石庫門相得益彰的杉木。
延安路上標誌性的八扇石庫門,也因房屋鬆動沉降而產生裂縫,修繕中使用水泥灌漿法進行修補,還原百年前風貌。門楣上的刻字,根據殘存筆畫找到這門手藝的傳承老師傅,在原有畫筆材料基礎上改進技藝重現風貌。
場館內部,將進一步優化空間佈局,佈置序廳宣誓區陳列,突出儀式教育規範性與神聖感。並運用多媒體技術,呈現會議原址二樓區域。
“我們修繕舊址,也是為後人當好文物的守護者、黨史的研究員、理論的宣傳兵。”尤瑋這樣説。
作者:顧一瓊 王宛藝
編輯:範菁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