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是每一個時代都推崇的人物,英雄從來不問出處,不然何來梁山好漢之説。
提到英雄我們腦海中一定會閃現出《水滸傳》這部名著,它不僅是中國的名著也是世界的名著,它所塑造的英雄形象比任何名著中的人物都要多,都要精彩,單單是一百零八將就遠超很多描述英雄的著作,更何況着一百單八將個個都描寫的入木三分,惟妙惟肖。有句古話説得好“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與《水滸傳》齊名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也是一部影響世界的名著。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説法就是因為《三國演義》裏面充斥着官場上的爾虞我詐以及人與之間的明爭暗鬥,老了之後要是再看三國對人生也沒多大意義,畢竟人老了之後還是安享晚年為好。至於少不看水滸是因為《水滸傳》裏面有太多的打打殺殺和兄弟義氣,少年的自控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夠成熟很容易被書裏描繪的情節所影響而做出一些不可控的事情。不過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水滸傳》裏面的描寫是多麼的引人入勝。對這一百單八將的刻畫多麼的細緻神。大家都知道《水滸傳》裏面的各路英雄多多少少都一些不得已的原因才會相聚於梁山之上,可是各個都是一頂一的好漢,大家在大哥宋江的帶領下也都非常信服並尊重宋江。可是卻有那麼一位比較特殊的人物,他不但不願意上梁山還數次拒絕過宋江的邀請,這個人就是有“撲天雕”之稱的李應。很多人都描述此人武功深不可測,卻只躲在梁山不肯衝鋒陷陣,宋江也拿他無可奈何,那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李應究竟有多大的能耐就連宋江都那他沒有辦法呢?首先來看看李應在《水滸傳》中的地位。李應綽號“撲天雕”,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位列第十一位,上梁山之前李應原為李家莊的莊主,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富二代,家裏的資產十分殷實。身為李家莊的莊主管理能力自然也是不在話下,而且李應此人十分善用點鋼槍,書中描述“能百步取人,神出鬼沒。”有這一身打仗的本事,而且熟讀兵書,可是就是不知道何種原因就是不願意施展。要説起來李應和宋江的相識就不得不提到時遷。當時時遷等人在去梁山的路上時與祝家莊發生了一些摩擦結果被祝家莊擒獲,一同上梁山的楊雄和石秀在杜興的引薦下求助於還在李家莊當莊主的李應。理應為人也是十分仗義欣然同意,不過卻未能將時遷救出,反而因此受了傷,楊雄與石秀便離去想請宋江幫忙,走時李應還贈送了大量的金銀盤纏。結果宋江攻打祝家莊也是失利告終,於是在楊雄和石秀的推薦下想要和李應聯合一同攻打祝家莊,誰知這時李應全然沒有了當初的爽快義氣而是再三推脱,甚至還搬出了自己受傷不便迎戰的藉口。這時的梁山好漢們就已經有了想要李應加入的念頭,畢竟梁山上那麼多的兄弟,大家吃飯喝水都是需要錢的,之前為了養活山上的兄弟宋江等人就在梁山的必經之路上攔路打劫錢財,可是這種方式總歸是要坐吃山空的,時間一久這條路上也就沒人敢走了。後來宋江就決定“殺富濟貧”,到山下去搶奪富人的錢財來養活山上的兄弟,而李應所在的李家莊就是被宋江等人看上的,再加上李應此人又有本事宋江早就想把李應弄上梁山替他掌管梁山上的財務和管理。可誰知李應這人就是不願意跟隨宋江上梁山,對梁山好漢攻打祝家莊更是置之不理,袖手旁觀。直到宋江等人攻破了祝家莊之後李應還是置若罔聞。最後吳用想出一條妙計,以祝家莊狀告李應與梁山盜匪有所勾結為由,再讓蕭讓假扮知府將李應抓捕,中途再用計謀將李應綁上梁山,燒燬李家莊以絕李應後路,用此計把李應拉上梁山正中宋江下懷。而且吳用此計十分受用,李應在無路可退的情況下無奈的只好留在了梁山跟隨宋江等人。被逼無奈留在梁山的李應十分受宋江賞識,但是李應卻依然不願意帶兵“劫富濟貧”。宋江萬般無奈再加上也是為了感激李應為梁山帶來的金銀細軟就讓李應與杜興、蔣敬一同掌管梁山上的錢糧金帛,畢竟宋江最開始看中的也就是李應的管理能力,最需要的也是他的管理能力。也許是梁山上的英雄豪氣感染了李應,也許是宋江的賞識打動了李應,並且這時的李應也看到了宋江招安之計的好處,對此也十分認可,後來李應也是心甘情願的留了下來,並且也不再抗拒打兵打仗,甚至還為梁山幾次大打出手。再後來宋江覺得一直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就為了兄弟們千方百計的謀取前程,招安之路就此開始,在李應的幫助下宋江等一百多位英雄好漢終於迎來了朝廷的招安,雖然招安之後的結果不盡如人意,但是李應卻是為數不多的有好結果的梁山好漢。李應之所以能夠安然無事還是在於他的深謀遠慮,朝廷招安之後雖然大家都得到了封賞,但是李應卻並不在意,他依然嚮往着以前在李家莊做莊主的生活,於是在柴進宣佈隱退的時候也選擇了歸隱的生活,最後和杜興又回到了他們上梁山之前的逍遙生活。或許李應和宋江他們根本不是一路人,雖然落草之時認可了宋江的招安之路,但是李應和宋江以及梁山始終有些格格不入。他並非是犯下死罪或者鬧出人命才被迫上了梁山,他是被吳用使計騙上梁山,因為無路可退才選擇留在梁山,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李應最終的結局示好的原因。此人武功深不可測,卻只躲在梁山不肯衝鋒陷陣,宋江也無可奈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15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