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鄉故事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  11月19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崮”鄉故事》的報道。

  沂蒙山區,不少坡度平緩的低山丘陵,戴着頂“帽子”,彷彿一座座烽火台。

  如果在當地問路,百姓會指着説:看,朝那座崮的方向,走下去,就到了你想到的地方。

  他們口中的“崮”,學名為“岱崮地貌”,被認為是繼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嶂石巖地貌之後的中國第五種造型地貌。

  沂蒙地區有上千座山崮,又以七十二崮最有名。山巒密集,崮與崮遙相呼應,崮與崮緊密相連……

  岱崮鍾靈天賜貌,自然造化鬼神驚。它立於高山之巔,或坐或卧或立,穿透歷史,熬盡年華,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大地的子孫。

“崮”鄉故事

  沂蒙地區有上千座山崮。公茂棟攝

一眼萬年

  層巒疊嶂的山東沂蒙老區,隨處可見姿態奇特的山——羣山之巔,山峯頂部平展開闊;但四周陡壁峭立,山體坡度由陡到緩,酷似山頂上放置了一塊巨大“石台”。“石台”或方形,或圓桌形,或雞冠形,遠遠望去,像星羅棋佈的烽火台,又像是大自然饋贈給山的一頂“禮帽”。

  這種獨特的造型,當地人稱為“崮”。字形結構看,崮是“堅固的山”,頂上有“山”,下面“穩固”。《現代漢語詞典》字義解釋,崮指“四周陡峭、山頂較平的山”。

  現代詩人苗得雨曾這樣描述:“沂蒙山所有崮,幾乎都是山上有山。那山上山,上面平,四面是懸崖(當地叫光崖),崮之名也由此得來。”當地曾有小學生在作文裏這樣生動描寫:“看,遠處出現了抱犢崮壯美的軀體,像一頂巨大無比的草帽扣在山頂上。”

  分佈在魯中南低山丘陵中的崮,主要集中在沂蒙山區的蒙陰、沂水、沂南、沂源、平邑、費縣、棗莊市山亭區等7個縣區境內。據説沂蒙山崮就有上千座,其中有名有號的崮不下百座,組成了壯美的沂蒙崮羣。數量之多、地域之集中、形態之壯美,世所罕見。

  當地流傳着這樣的傳説:“崮”是玉皇大帝在沂蒙山區插的七十二根擎天柱,因龍王的龍子龍孫們經常順着柱子爬上天庭,惹弄是非,玉皇大帝一怒之下,揮劍斬斷擎天柱,因此留下了七十二根柱樁,慢慢演變成今天的“七十二崮”。

  崮在沂蒙山區分佈廣泛,又以臨沂市蒙陰縣的崮最為集中、典型,有“沂蒙七十二崮,三十六崮在蒙陰”之説,而蒙陰的岱崮鎮就有30多座崮。

  “七十二崮”中,有不少以神話傳説命名。例如,蒙陰縣垛莊鎮的孟良崮,因北宋抗遼名將孟良曾屯兵於此而得名。在費縣、蘭陵和棗莊山亭區的交界處,還有數易其名的“抱犢崮”。漢代稱“樓山”,魏晉稱“仙台山”,唐則稱“抱犢山”,明清時叫“君山”。唐《元和郡縣誌》記載:“昔有遁隱者,抱一犢於其上墾種,故以為名。”

  更多的崮,則以象形命名。

  “崮上草原”,這是蒙陰縣岱崮鎮有名的觀崮景區。登上觀景台,眺望四方,山巒起伏、梯田層疊、鬱鬱葱葱,羣崮盡收眼底。這些“崮”千姿百態,各具風采,或雄奇,或險峻,或秀美,有的像山頂上冒出的巨型蘑菇,有的似古老城堡,有的則像古代美女髮髻。一處“神佛崮”,從側面看,宛若一座大佛靜坐,鼻孔、眼眉、嘴唇等惟妙惟肖……

  臨沂市沂水縣博物館,陳展着幾枚崮上發現的三葉蟲化石。貝殼中軸凸起,兩邊肋葉分層清晰,這種長着堅固甲殼、在距今約5億年前的寒武紀廣泛存在的生物,曾多次出現在沂蒙山崮上,藴含了地殼運動的神奇密碼。

  沂水縣博物館館長耿濤介紹,寒武紀時期,山東的地殼不穩定,沂蒙地區經歷過海陸變遷,陸地沉降變成海洋;在晚古生代,陸地升高海水退去,而三葉蟲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經過大自然的滄桑鉅變,這些三葉蟲的遺體形成化石後。如果運氣好的話,現在去崮上,還能撿到不少三葉蟲化石呢。”耿濤説。

一見如“崮”

  令人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了神奇地貌。崮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被發現的?

  關於崮的成因,國內學界認為,主要是由於地殼垂直錯動,又經過幾百萬年的風化侵蝕、逐步演變而成,形成演化過程主要是沉積、抬升、成熟、消亡4個階段。崮屬於方山地貌,方山的形成包括軟硬互間的平緩地層、長期緩慢抬升的構造運動條件和較強的外力侵蝕作用,同時具備這三個條件的地區不多見。

“崮”鄉故事

  沂蒙地區有上千座山崮。公茂棟攝

  地形風格獨特的崮,深深吸引着旅行作家李存修。

  200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從事旅遊文化考察的李存修,來到蒙陰縣岱崮鎮。當時正是春天,山崮遍野桃李盛開、花紅柳綠,羣崮林立、爭聳天表。遊遍世界各大洲、考察過地球上無數名山大川的他,坦言從未見過如此奇特的崮羣。

  “它為什麼不生在山腰,不長在山腳,不立在平地,而偏偏從大山的頂端冒出來呢?它為什麼不是山丘的形狀,不是峯巒的外相,而四周那樣筆直陡峭,頂端又坦蕩平緩呢?這一座座的崮,為什麼偏偏選中了沂蒙山,而沒有落户他處?”

  他考察發現,這些崮有獨特性和差異性。每座大山頂部,總有那麼一塊突出的部位。從這些崮羣,他聯想到國內所熟悉的“喀斯特地貌”“嶂石巖地貌”“張家界地貌”和“丹霞山地貌”,但以上4種地貌,不能代表沂蒙山這種崮羣的地貌,後者應是更稀奇和不可替代的另一類地形地貌。

  李存修把這些發現和判斷寫成一篇《沂蒙望崮》,在北京的一家旅遊文化雜誌發表。不久,《人民日報》(海外版)也予以發表。這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2007年秋天,中科院以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張義豐教授為首的15位專家組成課題組,歷時5個月、6次深入沂蒙山區,實地考察和吸收眾多學者的地貌研究成果,提出了“岱崮地貌”一説,得到了地質地貌學術界的廣泛響應。全國地質地貌權威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通過評議,把“崮”這種地貌正式命名為“岱崮地貌”,列為中國第五大造型地貌。

  學界認為,在距今約5億年的寒武紀時代,沂蒙山區還沉浸在汪洋大海之中,海底有一個個突起的山地。風吹雨打、海流擺動等外力作用無時不在侵蝕着山地,經過千萬年逐漸降低成平原。當平原再遇地殼抬升時,再次被抬起,形成平頂的山地,從而進入新一輪侵蝕循環。

  岱崮地貌上部為寒武紀開始形成的厚層石灰岩,抗風化剝蝕能力強,在長期的風力、流水侵蝕和溶蝕及重力作用下,不斷坍塌後退,形成典型的方山“帽子”;下部基座由易風化的頁岩等組成,總體厚度遠大於頂部方帽。在長期的風化剝蝕作用下,逐漸形成近似錐體的緩坡。崮就是新一輪侵蝕循環的殘留物,平坦崮頂就是平頂山地的遺存,崮頂高度可以代表古平原的抬升高度,隱含了地殼抬升運動的重要信息。

一場見證

  在孟良崮戰役紀念館,每年都能看見一張熟悉的面孔。這位老兵經常會來紀念館,緬懷犧牲在此的戰友。今年國慶節前夕,他又一次穿着綠色軍裝,站得筆直,一邊向烈士墓碑敬禮,一邊哽咽:“我以後來得不多了,我90歲了!”敬禮完畢,他在旁人的攙扶下,抹着眼淚,哽咽地説:“再見了呀,再見吧……”

  韓壽春,蒙陰縣垛莊鎮后里村人,參加過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抗美援朝戰爭等。1946年10月,年僅14歲的韓壽春報名參軍,成為魯中軍區醫療隊的一員。1947年,他跟隨隊伍參加了孟良崮戰役。復員後,他回到家鄉,在村裏當起了赤腳醫生。

  孟良崮,蒙陰縣垛莊鎮一座險要的山峯。在崮羣中,這座最著名的孟良崮反而缺少了“崮”的特徵,但它卻因馳名中外的孟良崮戰役而家喻户曉。

“崮”鄉故事

  學生在位於孟良崮戰役戰場遺址區域內的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廣場前參加活動。新華社記者王凱攝

  一方是精良美械裝備的國民黨張靈甫的整編第七十四師,自詡為“天下無敵”;一方是小米加步槍的共產黨陳毅、粟裕的華東野戰軍,被認為“必敗無疑”。國民黨軍主動退守孟良崮,妄圖以七十四師為餌誘我主力。1947年5月13日黃昏,孟良崮戰役正式打響。

  七十四師兵強馬壯、裝備精良,但戰鬥一開始,張靈甫精心安排的垛莊退路就被我軍切斷,輜重被全部繳獲,只能在孟良崮上負隅頑抗。5月16日,華野全線出擊,浴血奮戰,攻上孟良崮,一舉殲滅了整編七十四師,張靈甫也在大崮頂山洞裏被擊斃。這一戰,粉碎了國民黨對山東境內的重點進攻計劃,扭轉了華東乃至全國的戰局。

  孟良崮並不是典型的岱崮地貌。從山腳下遠遠望去,頂端不像其他崮寬敞平坦,反而更加陡峭險峻。白色花崗岩築成的紀念碑聳立山巔,形如三把刺刀直指雲天。上山的石階上,有不少關於花崗岩的地質介紹。路邊岩石,仔細一看,都有大大小小的彈痕。當年密如雨點的子彈射向孟良崮,有很多擊在石壁上,70多年過去,彈痕依然清晰可見。

  民心向背,是決定戰役勝敗的關鍵。孟良崮戰役中,沂蒙人民組成浩浩蕩蕩的支前民工大軍,用小推車搶運彈藥、運水送糧、運衣送藥。“沂蒙六姐妹”發動全村擁軍支前,沂蒙婦女勇架火線橋……男女老少齊上陣,要人出人,要糧出糧,他們用小推車,一程又一程,不斷將革命推向勝利。

  車輪滾滾,民心如潮,這是民心的見證。

  欣聞大捷,陳毅揮毫寫下:“孟良崮上鬼神號,七十四師無地逃。信號飛飛星亂眼,照明處處火如潮。刀叢撲去爭山頂,血雨飄來濕戰袍。喜見賊師精鋭盡,我軍個個是英豪。”戰役結束後,小推車沒有停歇,繼續跟着共產黨在解放道路上一往無前。

  不過,沂蒙山崮所見證的戰爭中,很多戰鬥也付出了巨大犧牲。

  1941年冬,日軍推行“掃蕩”和“三光”政策,敵後根據地形勢非常嚴峻。1941年12月4日拂曉,山東縱隊第二旅第四團第三營部隊突遭日軍偷襲。下屬的九連、十連邊打邊向沂南縣孫祖鎮的和尚崮突圍,當到達西側山溝時,才發現溝裏已擠滿2000多名羣眾和行署機關人員。生死關頭,八路軍戰士端着刺刀,提着手榴彈,衝上了和尚崮,掩護羣眾突圍。

  上午10時左右,日軍攻佔了和尚崮西側山頂,八路軍被迫在和尚崮西南面懸崖絕壁邊上,與敵人白刃搏鬥,但因寡不敵眾,大部犧牲。最後的17名戰士摔壞槍支,英勇跳下懸崖。

  蒙山有頂,沂水有界,魚水情深的故事永遠講不完。血與火的戰場,煉就了沂蒙壯士的錚錚風骨,那一座座昂然屹立的山崮,如同壯懷激烈的勇士頭顱,構築成沂蒙巍峨的脊樑。

一段往事

  岱崮鎮,名出自岱崮。“岱”本義為大山,《説文解字》中指“岱”為“大山也”。據説在此崮上能望到泰山,所以稱望岱崮,簡稱岱崮。岱崮鎮有名有姓的崮就有30多座,為羣崮薈萃簇集之地,分佈集中、類型齊全、造型秀美,也被稱為“天下第一崮鄉”。

  崮曾是沂蒙山區閉塞的象徵。《蒙陰舊志》曾這樣描述:“僻處叢山,四塞之崮,舟車不通,內貨不出,外貨不入。”然而,隨着崮的價值不斷被發現,這一傳統的思維被徹底改寫,“崮鄉”也被重新定義。

  紅葉鮮豔欲滴,黃葉金光燦爛……入秋後的岱崮地貌旅遊景區,漫山遍野的樹葉裝點在濃綠松柏之間,層層疊疊、絢麗多姿。岱崮鎮的這處5A級景區,除了神奇的地貌、迷人景色,令無數人魂牽夢繞的還有50多年前的軍工記憶。

  在岱崮鎮笊籬坪村,村間小道並不平坦。無論是村委辦,還是附近的民宿、招待所,樓層大多不高,窗户較長,牆體陳舊。這些是上世紀60年代建成的“三線軍工”宿舍樓,經過翻修後重新使用。

“崮”鄉故事

  蒙陰縣岱崮鎮笊籬坪村,開發了具有軍工特色的民宿、餐飲、旅遊,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打卡。本報記者楊文攝

  相比“民豐機械廠”,當地人更喜歡叫它“9381廠”。這個數字,是上世紀60年代軍工企業民豐機械廠的代號。在那個年代,能去神秘的國防軍工企業工作,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50多年前,數萬名工人、幹部、工程技術人員,懷着一腔熱血,滿腹豪情,打起揹包,跋山涉水,來到蒙陰發展軍工事業,拉開了三線軍工建設的序幕。

  上世紀60年代,面對緊張的戰備形勢,國家為了“備戰備荒”,確定了“靠山、分散、隱蔽”的軍工建設方針,關係到國家安危的一些國防尖端工程,更應首先考慮其隱蔽性。蒙陰縣地處沂蒙山腹地,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國家在沂蒙老區先後建設了17家三線軍工企業,其中,民豐機械廠就落地蒙陰。

  生產高射機槍子彈、穿甲彈等,“9381廠”屢立奇功。上世紀90年代,民豐機械廠、工模具廠、職工總醫院搬遷後,廠房、山洞等人去樓空。2012年,蒙陰縣重新開發這些資源,利用5600平方米的山洞廠房車間、舊廠房設施等,建成岱崮地貌地質博物館。

“崮”鄉故事

  這是蒙陰縣利用原有軍工廠,開發的洞穴式體驗館——岱崮地貌地質博物館。公茂棟攝

  在岱崮地貌地質博物館,你一定會被軍工元素吸引:山洞兩側用玄武岩依照山體壘成,洞口下方有個鮮豔的紅色五角星,兩邊牆體上寫着當時的標語。洞內陳列着當年生產的子彈殼、車牀、汽車等。

  “當時的一把槍,要分成好幾個廠來組裝。生產出的高射機槍子彈,運送到了前線部隊。山洞裏潮濕陰冷,但大家勁往一處使,有人在這裏邂逅了愛情,有人在這裏紮根安居,這裏有他們的青春。”講解員説。

  祖國一聲召喚,成千上萬的熱血青年從四面八方而來,在深山峽谷、大漠荒野中築起鋼鐵長城。曾經的軍工人,如今已霜染雙鬢,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成為揮之不去的永恆記憶。幾十年來,“老軍工”們一直保持着親密的關係,也時常回到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尋訪。

  軍工山洞,既是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三線軍工建設者和後繼者聚會懷舊、守望鄉愁的場所,日接待遊客量曾達2萬人次。

一脈傳承

  孟良崮下的垛莊鎮古泉村,處於三縣交界處。以前這裏土地撂荒,閒置的土地種上了楊樹。村集體收入基本為零、不少私搭亂建,年輕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村民直言,二三十年幾乎沒有變化。

  甚至,村裏還發生過這樣的笑話:外出的孩子過年開車回家。道路狹窄,沒有足夠大的地方停車。晚上隨便停在路邊,不安全不説,還常常發生盜竊事件。於是出現了滑稽的一幕,孩子回屋裏睡覺,老人就去車上過夜。

  但這兩年,大家都説村子變化大多了。不僅修好了6公里的瀝青路、建起了4個停車場和3個休閒廣場,老百姓家門口還有涼亭。路上安上攝像頭和路燈,綠化苗木也多了,最重要的是,大家的口袋也鼓了起來。

  一切和古泉村“兵支書”劉元華有關係。

  記者採訪時正值夏季。寬闊的瀝青馬路旁邊,避雨式蜜桃大棚項目正在加緊建設着,另一邊則是當地龍頭企業的辦公樓。“雨季來臨時,水分過大,會流失糖分,對蜜桃生長不利。”43歲的劉元華正在查看項目進度。

  古泉村交通便利,不少人從事大車生意,劉元華就是一名“車老闆”。2004年退伍後,劉元華回到老家古泉村,幹起貨車運輸,最多時,他有5輛貨車、僱了9名駕駛員。可就在兩年前,他放棄了這一切,選擇當起“兵支書”。

  “當時也是糾結,這幾年一直在外面闖蕩,和村裏人生分不説,跑大車年入三四十萬元,沒想過競選村支書。”鄉鎮領導看劉元華當過兵,能吃苦,有頭腦,想讓他管理村子,做了幾次工作,劉元華依然搖頭。

  蒙陰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李紅偉的一番話,讓劉元華動搖了:“自己富不算富,帶着老少爺們一起富才算本事。若有戰,召必回,那才是真軍人,真黨員!”

  “若有戰,召必回!”從小聽孟良崮戰役長大的劉元華,紅色基因早就烙印在心裏。接過這一擔,劉元華決心大幹一場:清理私搭亂建,整治村容村貌;按每畝地1000元,流轉了2400畝地;引進了兩個高效農業項目,安置了幾十人就業。

  古泉村少了一位“車老闆”,多了一位“兵支書”。

  如今,劉元華經常能聽到老人們説村裏變化大極了。“他們説活了一輩子,生活和城裏也沒差太多,村民覺得我幹得好,我心裏才就踏實了。”

  2021年1月,劉元華被納入村黨支部書記專業化管理,工資還漲到每月4500多元。“這是一種責任。當兵的時候,經常講要麼就不幹,要幹就幹到最好。老百姓能認可,就是最好的反饋。”劉元華説。

  退役軍人歷經軍隊淬鍊,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臨沂市委組織部、臨沂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強力挖掘“兵支書”這一資源,大膽使用、精心培養,進一步充實“沂蒙兵支書”隊伍,截至目前,臨沂市4097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中,“兵支書”1140名,佔比27.8%。

  “愛人民、愛家鄉,在沂蒙山區,百姓信任、尊重軍人的風氣依然濃厚,軍人貢獻家鄉、帶頭髮展的意識依然強烈。”蒙陰縣委書記王麗雲説,蒙陰是孟良崮戰役的發生地,也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發源地。沂蒙人民愛黨愛軍,越來越多的“兵支書”,正帶着滿腔熱情和激情,繼續奮鬥在鄉村振興的“新戰場”。

  峯疊重重呈秀色,碧水溪流歲月長。

  穿越時空,撫今追昔,八百里沂蒙,山崮依然靜靜佇立。它繼續見證這裏書寫的故事,聆聽大地上的世事變遷,觸摸這片紅色熱土上的脈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584 字。

轉載請註明: “崮”鄉故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