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慢下來啊”,或許很多生活在都市裏的人,都有過這樣的感慨。
逃離瘋狂內卷的職場,不去理會滿滿當當的日程表。
只靜靜地,呆在自家的小花園,看一季花開,等一朵雲來。
人間草木深,我心桃花源。
中國人的院子,似乎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能讓人暫時忘記心中的冗雜,在清風朗月花香的包圍中,自由片刻,片刻永恆。
梁思成説過一句話:
“對於中國人來説,有了一個自己的院落,精神才算真正有了着落。”
是啊,誰不想擁有一個小院,來安放內心呢?
於霞光起時,伴隨鳥啼醒轉;於暮色歸處,枕着花香入眠。
花園雖小,容得下自由、愛和美好,就好。
如果有一間小院,我一定會和我愛的人,種上滿院鮮花。
暖春,我們會為了一盆月季的盛開,而歡欣駐足;
盛夏,我們在夜晚,同賞月光如清水般,漫過粉藍的繡球花;
清秋,我們在小院裏,斟兩盞桂花酒,於淺醉微醺中,探見秋日的原香;
初冬,我們一起拿着掃帚,掃落葉落花,共同期待着,來歲的豐盛和美好。
詩人餘秀華説:
陽光晴好的院子裏,麻雀撲騰細微而金黃的響聲,枯萎的月季花葉子也是好的,時光有序。
春花秋月,歲歲枯榮。
幸而還有一人,陪我在花令裏數着時間,在小院裏相伴流年。
熙熙攘攘的信息社會,想要靜下心來,看一場花開,等一次花落,太難,太難。
但小院卻給我們提供了精神憩息的園地,讓我們能夠與四季的繁華相愛,與愛人的温柔相依。
小小一方庭院,盛滿融融花香,也盛滿綿綿愛意。
若是有人來造訪,我一定會開心地告訴對方:
“看,我有滿滿一院子的好時光。”
如果有一間花園,我會把餐桌搬進院子裏。
一隅風景,四方煙火氣,幸福,便觸手可及。
早上蒸一屜包子,熱一壺牛奶,細嚼慢嚥,讓食物安然地落在胃裏;
晚上燒一碟排骨,炒幾碗小菜,和我愛的人,在院子裏打着幸福的飽嗝。
作家白落梅曾説:
“我亦可貪戀煙火,殷食人家幾間瓦房,四方小院守着流年,幸福安康。”
煙火氣裏的快樂,温熱着我們的人生,也豐富着人間的四季。
如果可以,我還會在小院裏,種一些瓜果蔬菜。
如此,便可以春來做青團,夏時釀葡萄酒,秋來曬柿餅,冬時烤糖心紅薯……
古人講究“不時不食”,我也能在小院裏,嚐到最新鮮的一口四季。
人都是有歸屬感的生物,從喧鬧的酒宴,迴歸自家的小院,哪怕吃得樸素,也能讓生活的滿足感,油然而生。
作家田維曾描述自己理想中的小院生活:
“藏在自己的小地方,做夢,餐雲嚼雪,有簡單而亮堂的快樂。”
在小花園裏,物質雖不甚豐富,但至少擁有飽滿的生活。
人的一天,總要有那麼幾個小時,是留給自己的。
晨光熹微時,目送着愛人和小孩,踏着陽光遠行,便可以開始和自己相處的時光。
看一本書,哼一首歌,等一朵花開。
倦時閉上眼,感受陽光是如何穿透樹梢,空氣又是如何沁入呼吸。
錢鍾書先生曾説:
假使你覺得快活,並非全因為澡洗的乾淨,花開得好。
主要是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輕鬆的靈魂,可以專注肉體的感覺,以此來欣賞,來審定。
放空的時間裏,靈魂自由得像一陣風,抽離肉體,遊走於天地之間。
可以想象自己變成一朵花,綻開花瓣,汲取陽光的營養;
也可以想象自己變成一隻果實,搖曳枝頭,醖釀心裏的蜜糖。
等到天色從淺藍變成黛藍,浮起幾朵玫瑰色的晚霞,我愛的人,便要乘暮色而歸。
在花園的小桌子上,切一隻西瓜,整齊地擺好,讓家人們一進門,就能吃到最水靈的甜蜜。
纖月晚霞庭院,炊煙笑語人家。
能夠在小花園裏,靜享花開,安度流年,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電影《親愛的,不要跨過那條江》裏,老爺爺曾對老奶奶説:
人生,和花與樹葉都是一樣的。
我是樹葉,就在春天茂盛生長,在夏天享盡雨水的拍打,到了秋天就隨寒霜凋落。
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
歲月流逝,每個人都將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
青絲被時光漂洗成雪,容顏被歲月帶走年輕,但我們的內心,也會在經年累月的沉澱下,更加豐盈。
可以像林清玄那樣,在小院裏放只酒壺,盛滿皎潔的月光,用文火温來喝;
也可以像陶淵明一樣,在田地裏帶月荷鋤,給花花草草,翻翻新土。
覺得太寂寞,就邀上二三老友,在小院裏,嘮嗑起年少時的種種。
那些舊時光裏的、關於愛與被愛的故事,足以讓老懷甚慰。
張曉風説:
“從山徑的童話中走過,從煙嵐的奇遇中走過,我知道自己是個好女人,好到讓人想起少年,想起汗水,想起歌,想起收穫,想起喧鬧而安靜的一生。”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一起看過日升月落,人間煙火,才知這漫長一生,是如此美好且無憾。
國語的發音裏,庭院的“院”和願望的“願”同音,這真是一種美妙的巧合。
或許在古人看來,擁有一方庭院,也是畢生的理想吧?
在四方天地裏,靜待花開花落,坐看雲起雲舒,一抬手,就是屬於自己的藍天。
這樣的生活,光想想,就讓人心嚮往之。
有人説,中國人建造院子,追求的不僅是安身,還是安心。
呆在自己的小天地裏,隔絕塵世喧囂,一切都歸於平和。
欣賞清風弄影,遙聞月送花香,再細碎的美好,都可以被無限放大。
餘生所求,不過一屋二人三餐四季;
畢生所願,莫若四海三山二心一生。
願你也有屬於自己的小花園,既能裝下一院花開的浪漫,也能盛滿柴米油鹽的清歡。
作者 | 竹西,愛讀書,愛生活。
圖片 |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