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古樹遮天,仍道不盡石門傳奇

由 端木泰華 發佈於 休閒

澄江縣海口鎮有個石門村,
村落坐北朝南,
三面環山,地勢險要。
青山如黛,炊煙裊裊,
或集中、或分散的古民居
掩映在層層疊疊的翠綠之中,
恰似一幅舒展開來的水墨山水畫。

還未進村,
就看到一處奇觀——
公路邊房子大的岩石下端
竟然鑿有一眼老井,
岩石上端則長出幾棵參天老樹。
來往的人羣到了這裏,
無不俯身就石掬水而飲。
村裏老人説,
像這樣的石井自古以來有五口,
現在還有三口老井清清如故。

遠方來的客人和收工回家的村民,
都會在此汲水解渴和歇腳。
村子的一棵大樹下面
有一塊立於清代的石碑,
上面記載着石門大姓卑姓的始祖
明朝來此定居。
由此可知,石門村興起於明朝,
為彝族同胞開闢,
至今已有數百年曆史。

村民介紹,
村子原為“阿可所”或者“阿苦所”,
譯為漢語即為石門之意。
明末清初,社會動盪,
為躲避匪患,
村民來到此地,
在兩山之間建村,
村口設石門把守。
由於村莊坐落在半山腰上,
當時進村道路只有石門一條路,
從而形成了易守難攻之勢。

對村民們來説,
最好的地方就是腳下這片土地。
走進村子,
房前屋後可見大大小小的清香樹,
在正午的陽光裏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村落整體格局依山就勢,
佈局緊湊,
有着清晰的街巷系統。
其中以一條街道為主要軸線,
其他巷道寬窄變化有序,
與主街連接,
蜿蜒曲折地向周圍分散延伸,
通向各家各户的院落。

石門民居保存較為完整,
多為“三間四耳一倒座”的
土木結構房屋,
是滇中“一顆印”建築典範。
村中正房和耳房多為二層樓房,
倒座多數為平房,
少數為樓房。
正房較高,耳房低矮。
中間為天井,多打有水井,
鋪上石板,
作為洗菜、洗衣的場所。

轉了幾家民居,
均是老人堅守着百年老屋。
孩子們長大,
多搬到左邊地勢較為平坦的
山坡上的紅磚房裏居住。
據統計,
石門村至今還有四所
建於1705年至1710年的老屋,
均為土木結構,雙坡青瓦屋頂,
二層為糧倉,三房一院,
牆面為上土坯下基石,
院為木雕、花枋、瓦當、柱礎等,
格調不俗,圖案優美,製作精良,
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石門村的彝族女子不僅上山背柴、
下田耕作,還善於刺繡,
做工精細考究。
她們不僅為男子製作服飾,
自己的服飾更是精心加工製作。
她們的服飾分為裏外兩件上衣,
裏面穿一件後長前短的長袖大襟衣,
外衣則多以黑色或紅、紫、綠
等顏色布料做的圓領褂子。

不論內衣還是外衣,
領邊、袖口都用彩色絲線
繡上各種花紋、圖案,
而且相互對稱、工整。
腰繫彝族有名的圍腰,
圍腰大都愛用黑布,
上繡紅花,
花朵層層套疊、朵朵流芳,
格外醒目耀眼,
充分展現了彝家女子
挑花繡朵的技能和對生活的熱愛。

這僅僅是石門村給人驚喜的一個外觀,
其內在的精神實質更令人驚歎。
這裏有圍火起舞、火龍映天、
狂歡達旦的“火把節”,
有祈求世道太平、生活富足、
六畜平安、五穀豐登的“太平花燈”,
有用樹葉和彩畫披起來、
威武雄壯而又美觀大方的“草獅子節”,
還有種類繁多、
異彩紛呈的彝族刺繡、
彝族舞蹈和彝族山歌。

2014年,
石門村因濃縮了本土文化色彩
而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古井、古碑、老樹、小調、新曲——
讓這個泉水甜美、古樹遮天、
山體縈繞、鍾靈毓秀的山寨
有了道不盡、
説不完的神秘和新奇。

文章來源:玉溪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