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作者:張本平

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筆者對關東畫家馬險峯作品的第一印象:他的大寫意馬,獨樹一幟,水墨與寫意結合,萬馬奔騰,氣貫長虹,勢不可擋。無論是雙馬,還是羣馬,都是筆墨飛動,氣勢宏偉,一望而知是大家手筆;他的畫是力的宣泄,是勢的衝發;像大風暴在呼嘯,似狂海濤在奔騰;如閃電驚破宇宙,似雷鳴撼動羣山。這正是我們的時代所需要的精神,我們國家所需要的氣魄。他畫馬,那激烈的筆觸、濃重的墨點,放縱不羈,把一切法度傳統置之度外。他一掃橫擁滿道的萎靡細弱之風氣,使人的精神為之一振——中國的繪畫除了温文爾雅的畫風之外,還有這樣的大氣、雄氣、昂揚之風,一種無所顧忌的自由精神和血性力量。

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尤為難能可貴的是,馬險峯筆下的飛馬,已不同於過去和今天的畫馬名家,而是揮毫急寫,姿態飛動,個性突出,下筆之先,早已胸有成“馬”。所謂意在筆先,奔馬的造型已然在胸,所以能隨手應形,由此可知馬險峯對於畫馬的技巧非同一般。更使人感到意外的是,其利用工作餘暇,竟能畫出出人意表的各種飛奔的羣馬,震撼人心,卻是令人不可思議,他的筆墨是一種哲學、一種精神、一種美學觀念的昇華。大膽的刪繁就簡,大膽地貫進中國書法精髓,從“形”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直抒胸懷,建構了新的造型,新的運筆施墨,那種飛奔的氣勢,如疾風暴雨,如重錘響鼓,畫馬之意不在馬,而在於表現出畫家自己的胸襟、情懷和精神。險峯的畫,構圖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他把中國傳統大寫意花鳥畫的“大”和“折枝花卉”式的布圖格局推進到極致,高度凝練,以局部的形式彰顯出強烈的時代感。讀馬險峯畫馬近作,最令人震撼的是他的力量與情懷。他的力量是氣吞山河的氣勢,他的情懷是華夏古風的高遠。在這個白領趣味無處不在,淺吟媚語充斥於世、迎合與庸常之氣盛行的時代,馬險峯將闊大與雄沉、深鬱與蒼古的畫卷展現於我們面前,讓我們萎糜已久的內心重新又注入了久違的激情,重新體驗了恍若隔世的浪漫和感動。面對馬險峯風骨奇崛、氣象萬千的作品,心中頓生迴腸蕩氣之感。因此,那些精工巧作或趨新懷舊的作品,是無須來作比方的。他的繪畫,接續了業已斷裂的歷史,它超越了消費與享樂的“世説新語”,有意與當下時尚拉開了距離,而獨步於藝術精神的高地,沉緬於藝術家自己的想象空間。像《羣馬圖》《雙馬圖》等作品,無論是立意還是技法,都應是馬險峯創作的上乘之作,它的感染力不僅來自畫面本身,而且也來自畫外無聲的餘韻。它既有雄心壯志的抒發,亦有壯志未酬的悵然。也正是這些豐富的文化品格,使馬險峯的馬有了“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的大境界。

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馬險峯丈二匹大作《羣馬圖》,色彩對比強烈,使整個畫面使人眼前一亮,他把“俗不可耐”的顏色用得妙趣橫生。無論是在空間結構、色彩處理、還是在筆墨氣勢上都運用得十分妥當。他廢畫三千才有今日之成,日積月累才有一氣呵成的造型能力。所以他的《羣馬圖》自立一格,有着明顯的“藝術圖騰”和個性語言:以一種充滿生命力的激情作畫,作畫狀態直接體現為一種生命狀態和情緒狀態,甚至表現為一種狂熱的衝動和內在的情感無所顧忌地宣泄,以橫塗豎抹的狂放筆意創造出強烈的視覺張力,彰顯出以我法寫我心,追求強悍、渾厚、博大富於現代意義的中國畫大寫意風格。他的這幅大作畫面充滿陽剛大氣和正大氣象,體現了民族雄強的大國精神,真可謂:“紙上蹄聲筆下風,聲聲泣血染長空。一嘯潑來天下馬,踐平素尺掙開繩。唯言險峯畫馬好,踏遍關東盡帶風。馬到成功騰飛超,直上雲宵抵九重”。其畫中矯健的腿,飛舞的鬃毛和尾巴,尤其是那激昂的頭,奔出嘶鳴千里的氣勢。這是一種狂奔的速度、力量和雄壯的美;那直躥高天、搏擊風雲的馬首,將馬險峯的藝術匠心帶到了靈魂的高度。

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馬在中國繪畫史裏,曾經一羣又一羣地奔鳴不已。漢代的畫像磚和畫像石上已有馬的形象了,而唐人曹霸、韓擀,宋人李公麟,元人趙孟頫、任仁發等大師將“馬”帶入繪畫史的高峯。縱使在當代,關東人馬險峯也不甘示弱。但是,最令筆者感興趣的是馬險峯那種一馬當先的氣勢非凡的“馬”。他畫馬,凝結着一種藝術創造的辯證法,既神奇又合理:馬非馬。“馬”已經成為對象化的存在,畫家的品格、性情、經歷、學識等精神結構同化於“馬”。一“馬”一世界,馬在世界中,世界在馬中。而這,正是中國藝術成功的秘密所在。藝術中的實與虛如此巧妙交融,馬險峯抓住了從畫家心中跳出來的馬。馬的嘶鳴填滿了畫家的心胸,畫家於是兩耳失聰,而“聽之以氣”、“用志不分,乃凝於神”(莊子),於是在音響的世界裏找到了“一音”,在一氣運化的天地境界裏自由辨“馬”。顯然,只有馬險峯這個姓馬、屬馬、又畫馬之人,他的藝術之樹才會永葆青春。如果説,馬創造了馬險峯,不如説馬險峯創造了馬。與移情論代表人物裏普斯的道芮式石柱不同,中國藝術創造的真諦不是“移情”,而是“物化”(鄭板橋“身與竹化”)。前者的物我同一畢竟還有一點距離感即主客對立、天人相分的因素;後者卻是物我不分、天然渾成。

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對於馬險峯來説,“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馬”,或説“非我”“非馬”“亦我亦馬”。畫家套緊了繩索,馬就套緊了繩索。從作為已成為藝術化存在的馬與畫家的關係來説,馬險峯一生都在畫馬,或説,馬險峯是用他的一生來畫馬的。他的一生就是生活在“馬背”之上。這與那些真實的草原騎手或騎馬民族不一樣,真實的騎手讓“功利”餵養着長大,而畫家長大成人,畫家卻是一心一意吃“唯美”(莊子“乘物以遊心”)這碗飯的。騎手往往讓一匹馬變成無數馬,而畫家則讓無數匹馬變成一匹馬,然後又讓一匹馬變成無數匹馬。在一匹馬與無數匹馬之間,畫家本人變成了“馬”,與“馬”同一(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馬);而騎手則始終與馬處於分離狀態,馬是他們的工具或對立面。他的馬不同:在寫意與寫實、寫意與抽象、繼承與創新中,追求師古不泥古、承襲傳統而不聞於傳統的藝術境界。其作品形成了筆法潑辣、雷霆萬鈞之勢,焦墨狂舞、刀劈華山之力,沖洗千古、揚中華雄風、譜繪時代篇章的個性語言。作品呈現出的大寫意!大手筆!有視覺衝擊力、震撼人心!

總之,馬險峯在當今畫壇畫馬是一絕:人與馬共舞,天人合一!真可謂:神助馬魂,馬助神威!馬險峯畫馬真可謂獨步華夏!

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80 字。

轉載請註明: 唯言險峯畫馬好 踏遍關東盡帶風——馬險峯畫馬作品探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