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馬侖草原獲得新生

由 都超英 發佈於 休閒

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

馬侖草原坐落於管涔山之巔,最高海拔2712米,是華北地區最大的亞高山草甸之一,夏天,這裏百花盛開,被譽為“懸在空中的鮮花草原”。但這裏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黃草梁”。

馬侖草原坐落於高山之巔。攝影 馬夢迪

“因為這裏海拔高,植被生長期短,草葉早早就黃了,所以當地老百姓給它取名為‘黃草梁’。”山西省管涔山國有林管理局副局長王少淵向記者解釋了其中的緣由。

高海拔賦予了馬侖草原獨特的自然風光,卻也使得這裏的生態極為脆弱。

放眼望去,草甸上一個個凸起的小土丘宛若“金龜馱寶”,但在山西省管涔山國有林管理局高橋窪林場黨支部書記、場長餘凱眼裏,這道別致風景卻是草甸退化的一種信號。

馬侖草原上的“凍漲丘”。攝影 馬夢迪

餘凱告訴記者,這些小土丘實為“凍漲丘”,是一種在凍土區由於不均勻凍結膨脹作用使土層產生局部隆起而形成的地形特徵,也是水土流失的高發地貌。

“受自然條件影響,馬侖草原亞高山草甸上形成了許多長短、寬窄、深淺不一的侵蝕溝,後來隨着人類活動的增加,草甸退化更加嚴重。”餘凱向記者展示了他手機中昔日馬侖草原的圖片,一道露出基岩的深溝令人觸目驚心。

馬侖草原上令人觸目驚心的侵蝕溝。受訪者供圖

從2008年開始,高橋窪林場就積極探索馬侖草原修復治理工作。談起為修復治理所做的努力,餘凱感慨不已,“單單治理侵蝕溝一項工程,我們就僱用了十幾頭騾子,一共馱了近500噸土來做‘客土填平’,亞高山草甸修復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據王少淵介紹,近年來,當地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精準施策,堅持自然恢復與人工治理相結合、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統籌,先後採取了播撒草籽、鋪設步道、外運客土、治理鼠害等措施,分階段實施了馬侖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對退化草原實施了生態修復和景觀修復。

經過不懈努力,如今的馬侖草原基本恢復了綠草如茵、山花爛漫的自然狀態,草原植被退化勢頭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恢復到90%以上,草羣結構也得到明顯改善,草地生態系統基本實現良性循環。

遊人沿着棧道遊覽馬侖草原。攝影 馬夢迪

“你看棧道邊上,那是我們新撒的種子。”順着餘凱手指的方向看去,一粒粒細長的草籽靜靜躺在裸露的土地上。他告訴記者,經過一冬天的雪藏,這些草籽將在明年五月發芽,為馬侖草原帶來新的綠色生機。(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