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個建築保存兩千多年,是中國最早的海關,成為中原與西域的界線

由 費莫白竹 發佈於 休閒

玉門關這個地名相信絕大多數中國人都耳熟能詳,詩句中的“春風不度玉門關”描繪了一幅遙遠而荒涼的邊塞畫面,彷彿玉門關內外就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位於甘肅省西北端的玉門關在很長的歷史階段中,都是中原與西域文明的分界線。

玉門關最初修建於漢代,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漢王朝控制西域,警戒各遊牧民族的重要哨站,同時也是中原和西域之間的關卡。

漢朝與西域乃至中亞、西亞和歐洲各國的人員、物資往來都要經過玉門關,所以這裏又被稱為是中國最早的海關。

今天的玉門關遺址分為小方盤城、大方盤城和漢長城三部分,均修建於2000多年前,西北地區獨特的氣候使得這些年代久遠的遺蹟得以較為完整地保留。

在唐宋建築都不多見的今天,能夠這樣近距離地觀賞來自漢朝的歷史遺蹟,讓人有一種穿越時空的錯覺。

小方盤城是一座四方形的城堡,其中一面有入口,四面都是土製的高大圍牆,要攻入其中就必須經過狹窄的入口。可見小方盤城在漢朝時應該是用來保護玉門關內如指揮所一類的重要軍事目標。

由於年代久遠,土製圍牆有崩塌的危險,文物保護部門在入口周邊增加了木製支架。

在城的內部,有着比想象中還要大的空間,漫步其中,就像是來到了強盛漢朝的邊境城堡,彷彿牆外就是金戈鐵馬,保衞着繁忙的絲綢之路。

大方盤城,即漢代“昌安倉”遺址,距離小方盤城約10公里,因比小方盤城更大而得名。大方盤城不僅更大,結構也更為複雜,是古代漢朝軍隊的糧倉。

城的整體呈長方形,外圍是高聳的土製圍牆,內部也有隔斷,其完整性不如小方盤城,圍牆已經有了很多空缺,但仍然能夠看出大致結構。大方盤城的圍牆上除了入口外,還留有一些小孔,是糧倉的通風口。

大方盤城臨水而建,除了作為軍用糧倉外,還能起到守衞水源的作用,這在缺水的西北地區非常重要。此外,由於位於水邊的低窪地,大方盤城從遠處是看不到的,只有走近之後,才會出現在人們眼前。

除了保存至今的土質圍牆外,大方盤城的外圍也還有一圈長方形圍牆,只是隨着歲月的流逝,被風化到只剩一道痕跡。

玉門關在漢朝時除了作為軍事據點外,還應該是一個富裕繁忙的邊境集市,只如今卻只剩下殘缺的土牆。

大方盤城附近的高地上有一座烽燧,這是漢朝在邊境大量修建的一種警戒塔,用於發現敵情和傳遞情報,在西北地區很常見。

這座烽燧也經歷了兩千年的風雨,表面已經嚴重風化,露出了明顯的分層結構,通過對這種結構進行研究,專家還原了當時的施工方式:逐層將砂土和碎石夯實,並在層間鋪上草料。

玉門關附近還有一段保存較為完好的漢代長城,漢朝為了抵禦匈奴等西域民族的進攻,在邊境大量修築長城和烽燧。

保留至今的漢長城殘留的高度仍有3.75米,基寬3米,頂寬1.5米,與前邊提到的烽燧一樣,在缺乏黏土的西域,使用砂土、碎石和草料層層壓制而成。

為不破壞遺蹟和周邊環境的景觀效果,玉門關的遊客設施採用了半埋式結構,從入口到遺蹟需要走過很長的通道。

玉門關雖然地處荒涼的戈壁深處,一直以來都人跡罕至,但隨着“一帶一路”偉大戰略的推進,這座絲綢之路上的千年要塞也將越來越多地被全世界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