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水鄉古鎮熱”風靡一時,周莊的張揚,南潯的厚重,西塘的詩意,烏鎮的濃郁,牽動多少遊人的目光。江南水鄉,成為現代人的夢中家園。而塘棲,這個江南佳麗的代表卻日漸被湮沒了。
塘棲曾貴為“江南十大名鎮”之首!塘棲古鎮歷史悠久,始建於北宋,自元代商賈雲集,蔚成大鎮,明清時富甲一方。
塘棲,有着深厚的文化積澱,文人輩出,書香傳世;塘棲,文物遺產眾多;塘棲,人傑地靈,物產豐盛;塘棲的超山諸峯,素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稱,為江南三大探梅勝地之一,與碧波漣漪的丁山湖形成了山水相映的迷人景觀……
塘棲古鎮上還有一處不可錯過的世界遺產,就是運河上的廣濟橋。塘棲人過年有個好彩頭,那就是走運河。從水南街過廣濟橋再到水北街,過年走一走,來年好運滾滾來啊!
杭州市的水上門户
塘棲鎮,位於杭州市北部,與湖州市的德清縣接壤,著名的京杭大運河穿鎮而過,使其成為蘇、滬、嘉、湖的水路要津,歷朝歷代以來,塘棲均為杭州市的水上門户。
塘棲是座古鎮,同時也是一座新城,歷經歲月滄桑,雖失去了“三十六爿橋” “七十二條半弄”的原始風貌,但她的魂和根還在,且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在經濟大潮中,她依然走在餘杭區的前列。
“市門相向鎖長虹,畫舸奔雲趁晚風”
塘棲山明水秀,名勝古蹟較多,自古以來就有着眾多美麗的誘人景色。舊時,曾有棲溪十六景之説,分別為:廠陰漁火、長橋月色、溪口風帆、永明晚鐘、清流高閣、北塘夜市、柳堂春曉、溪河夜泊、西浦斜陽、橫潭漁火等。文人雅士們紛紛為這些景色吟詩詠句,留下了不少諸如“市門相向鎖長虹,畫舸奔雲趁晚風”之類的佳句。
“跑過三關六碼頭,不及塘棲廊檐頭”
塘棲的古建築頗具特色,深宅大院皆高築封火牆,隱於弄內,引伸出一條又一條的陪弄,塘棲又是標準的水鄉,處處是河,鎮上的街面全都沿河而建,落成在屋檐裏面,俗稱“過街樓”,為方便那些從水路而來的客商們的休憩。那一條條河道一條條街,全都用高高低低的石橋相連,全鎮共有石橋三十六爿半。那些石橋上,都十分講究地搭有橋棚,使得來往的行人雨天淋不到雨水,晴天曬不到日頭。這廊檐街之廣、之盛,在江南水鄉可以説找不出第二家,名震江南,“跑過三關六碼頭,不及塘棲廊檐頭”。
薪火相傳 輯微鈎沉
漫步塘棲,曾經的街坊廊檐、流水深巷雖僅剩殘磚片瓦,但值得欣慰的是,顯性的建築形態因時代變遷而面目全非,而隱性的文化基因卻可以草蛇灰線,薪火相傳。在浩如煙海的故紙堆中輯微鈎沉。
塘棲自古鐘靈毓秀、人傑地靈、文士薈集、文風頗盛。明清時便有“樾館” “傳經堂” “丹鉛精舍” “結一廬”等藏書樓名噪一時。塘棲,崇學之風迄今仍頗盛。
江南農家濃濃的傳統年味
誰説江南過年沒年味?隨着農曆新春將近,塘棲古鎮上的居民會提前把紅燈籠掛出來,兒時的畫面會一一呈現:跳橡皮筋、滾鐵環、跳房子、打陀螺、打彈珠、玩彈弓、老鷹捉小雞……光聽聽這些個好玩的遊戲名字,就感覺特別親切。
塘棲百姓歷來還對吃頗為講究,口味甚刁,注重刀工和火候,講究精工細作,重油重醬,講究入味。説到塘棲的特色小吃,當地民諺這樣稱道:“法根糕餅匯昌粽,粢毛肉圓香又糯。細沙羊尾香烘烘,塘棲板鴨鼎正宗。”
過年説到吃,特別要提及的是:塘棲古鎮上的百年匯昌,其創始於1800年。批零兼營、擁有蠟燭、蜜餞、茶食、藕粉四個作坊,民國時期,著名書畫大師吳昌碩、豐子愷先生,來到“匯昌”探訪好友:匯昌掌門陳繼明先生,品嚐蜜餞……如今百年匯昌被命名為首批“杭州老字號” “浙江老字號”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單位”。
鎮內糕點還有著名的、坊間相傳被乾隆皇帝讚譽過的老刀糕點,現在亦是百年老字號。過了立冬,老刀的麻酥糖、椒桃片、大麻餅等糕點最受遊客歡迎,不少人特地從上海、江蘇趕過來一嘗為快,感受江南農家濃濃的傳統年味。
新民晚報記者 夏菁岑(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