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生動展現了三五九旅部隊的發展歷程,展示了三五九旅革命前輩就地轉業,在西北邊陲戈壁荒灘上,屯墾戍邊的無私奉獻精神,同時也展示一師阿拉爾市現代農業和現代化建設成就。圖為紀念館正面,據瞭解紀念館整體造型理念為破土而出的萌芽。中國青年網記者 石偉強攝。
中國青年網阿拉爾9月29日電(記者 石偉強)“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裏,屯墾在天山”曾經王震將軍用這四句話高度概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的歷史沿革。9月28日,“協同發展向西望 續寫絲路新篇章”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來到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重温那段蕩氣迴腸的艱辛歷程。
紀念館大廳內的巨型雕塑,生動形象地呈現了“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裏,屯墾在天山”的場景。中國青年網記者 石偉強攝。
紀念館內參觀的賓客遊人如織,據記者瞭解,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佔地面積3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陳列面積7000平方米,自2009年9月開館以來,接待遊客380餘萬人次。中國青年網記者 石偉強攝。
圖為王震將軍帶領解放軍在解放新疆前夕翻越祁連山的復原情景,戰士們在沒有充足物資的情況下,穿着單衣服、單褲和單鞋,用兩天半時間翻越了4300米的祁連山。中國青年網記者 石偉強攝。
解放軍在參與解放新疆的任務中,從陝西出發,走一站打一戰,大大小小經歷22個戰鬥節點抵達甘肅酒泉。1949年10月1日,戰士們通過無線電聆聽了開國大典。行軍過程中解放軍在甘肅臨洮解放了當地女子師範學校裏的學生和教師,之後她們自願跟隨解放軍一起來到新疆。她們的行軍速度和主戰部隊不同,所以只能自行前往新疆,她們給自己取了一個名字叫“炮兵團”,因為行進困難,鞋子每兩天就會磨破一雙,雙腳佈滿水泡和血泡。中國青年網記者 石偉強攝。
圖為1950年解放軍部隊進入新疆時最初使用的建築“地窩子”。據説,當時新疆流傳着一首詩:新疆好,新疆好,新疆樓房三尺高,下面住着四根棍,上面鋪着芨芨草。這三尺高的樓房就是指“地窩子”,採用向下挖掘的結構,高1.8到2米,依靠胡楊樹才能保證結構穩定。中國青年網記者 石偉強攝。
圖為“地窩子”內部(圖中紅色亮點為現代監控器)。據瞭解,這樣的地窩子在當時已經屬於豪華版配置,裏面有胡楊木的牀,上部有橫樑,頂部有天窗,只有新人結婚才能使用。中國青年網記者 石偉強攝。
圖為雕塑“軍墾第一犁”。據瞭解,兵團戰士使用的犁被百姓稱為“二牛抬槓犁”,兵團剛進入新疆時畜力十分短缺,只能採用人力代替畜力的方式進行生產建設。中國青年網記者 石偉強攝。
圖為當時兵團戰士用胡楊木做菜墩,用廢舊油桶做炊具。“雖然條件艱苦,但是大家都有樂觀向上的心態。”解説員説。中國青年網記者 石偉強攝。
1958年,一師黨委決定在荒原上挖一條飲水總渠,要求由男同志參與。這個時候20多個姑娘自告奮勇參與其中,工作一段時間後還剩下5位姑娘,她們自發組成戰鬥突擊小組,每天挑燈夜戰,用衣服和牀單改造擔子,創造每人每日運送72立方米的好成績,超越不少男同志,她們被稱為“塔河五姑娘”。中國青年網記者 石偉強攝。
上世紀五十年代,農田開墾全部依靠人力,兵團剛成立時,就十分重視農業機械化、現代化發展。1979年王震將軍訪問日本時,帶回了一卷地膜,便電告一師師長林海青,號召自行開發研製地膜植棉機並加以推廣。經過三年的努力,一師八團率先研製出中國第一台地膜播種機,將畝產從38公斤提高到155公斤,開啓了兵團農業現代化的新徵程。圖為中國第一台地膜機。中國青年網記者 石偉強攝。
圖為一師阿拉爾市城市規劃沙盤,中間寬闊的河流為塔里木河。據瞭解,如今一師阿拉爾市被確定為南疆兵團中心城市,先後榮獲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等稱號。這座軍墾新城、塔河明珠正以其昂揚的鬥志、蓬勃的姿態、全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中國青年網記者 石偉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