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那個偉大的開端

  這裏見證了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一開天闢地的大事變,標定着中國革命的偉大起點;這裏承載着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夢想,傳承着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精神——6月3日,在上海興業路旁,中共一大紀念館全新亮相。

  2019年8月,與一大會址一街之隔,中共一大紀念館開工,來往的市民遊客都會好奇張望。600多個日夜後,在迎接建黨百年之際,由一大會址、宣誓大廳、新建展館等部分組成的中共一大紀念館,終於在人們的翹首期盼中揭開面紗。3日下午,記者匯入參觀的人流,在眾多珍貴照片、文物中,在鮮活的聲像資料裏,在精心設計的油畫雕塑、實景還原中,尋訪那個偉大的開端。

  精挑細選,從12萬件館藏中選出612件文物展品

   步入中共一大紀念館,結合展覽主題設計的3組大型陶板裝飾浮雕躍入眼簾。前廳正面照壁為“日出東方——從石庫門到天安門”歷史組畫,兩側牆面分別為“中流砥柱”“民族脊樑”,反映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的歷史征程。

   上海美術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國家一級美術師、“一大”陳展項目總設計師胡曉雲告訴記者,陶瓷版畫是非遺技藝,在紅色紀念館中做這麼大體量的版畫,卻是第一次。為此,團隊加入了現代科技進行工藝創新,運用納米技術,使得陶瓷版畫看上去像油畫一樣精細,再用藝術的手法精準刻畫人物,講好建黨故事。

   記者瞭解到,相比原來的基本陳列,這一次,新館展陳在主題內容、文物運用、空間形式三方面都着力進行了跨越式提升。展陳充分吸納學術界中共創建史領域最新研究成果,充分運用高大、敞亮的全新展示空間,聚焦中國共產黨從萌芽到成立、從孕育到誕生的歷史進程,深入細緻、全景式展現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歷史以及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偉大意義,探尋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領導力量的歷史密碼。

   從館藏12萬件(套)文物和新徵集的檔案史料中精挑細選出來612件文物展品,加上各類圖片、藝術展項等,展品總量增至1168件,比原先278件的陳列大大擴容。很多平時難得一見的珍貴照片、珍貴文物被展示出來。記者看到,展覽的第一部分採用4.7米大型通櫃,展示大量近代精品文物。如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一系列條約文本、寬約2.3米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巡捕房旗、陳化成戎裝像、鄒容的《革命軍》與簽名照、鑑湖女俠秋瑾擬定的光復軍軍制軍規手稿、章太炎為徐錫麟等四烈士所作祭文、袁世凱頒給孫中山籌建全國鐵路的任命狀、肇和兵艦炮彈燈等。

   中共一大紀念館藏品保管部主管王長流介紹,對於黨的創建史領域的紅色文物,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集結展示,從新文化運動,到五四運動、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成立、中共一大會議及代表,乃至中共二大、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等建黨前後的珍貴文獻、照片、實物,甚至不少平日難得一見的小眾紅色文物,都被挖掘展示了出來。比如,20世紀30年代亞東圖書館出版的《獨秀文存》、李大釗1920年的簽名照、李大釗使用過的打字機、李漢俊結婚時穿過的禮服、曹靖華穿過的中山裝、汪壽華使用過的線毯等。還有1922年6月30日陳獨秀向共產國際彙報中列舉的12種馬克思全書、康米尼斯特全書、列寧全書中的11種,其中有一半以上是一級文物,都是極為珍貴的文獻。

   從館藏文物中挖掘出的20多件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珍貴文物,也備受關注。如周恩來題字的平型關戰鬥中繳獲的日軍地圖、賀綠汀《游擊隊歌》手稿、中共地下情報通信領域的革命烈士李白修理電台使用的工具、中共地下情報通信領域的革命烈士秦鴻鈞使用的收發報機等。“每一件文物背後都有故事,《游擊隊歌》的手稿,就是作者賀綠汀當年親自捐給我們的。”王長流説。

  將文物融入歷史場景 立體化講述文物背後的建黨故事

   記者注意到,此次展覽在配置文物的過程中,除充分展示國內已經披露的權威文獻資料外,也使用了不少近年來從俄羅斯、法國、日本等國發現和徵集的檔案史料。

   突出重點文物,以專題式、組團式的配置方法將文物融入歷史場景中,運用鮮活的聲像資料,立體化講述文物背後的建黨故事,是此次展陳的一大特點,以此挖掘和呈現文物展品與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歷史之間的深度關聯。

   “主義的抉擇”板塊,精心選擇100件“五四”前後傳播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報刊,製作成大型立體式視覺置景,前面重點展現標誌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進入廣泛傳播階段的《新青年》“馬克思主義”研究專號珍貴文物,同時配合多媒體視頻,詳細講述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經過反覆比較、推求,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真理的味道”將鎮館之寶《共產黨宣言》72種全部展出,與背景三折LED屏幕結合,形成三組互為呼應又相對獨立的故事場景,演繹三個篇章。“信仰的力量”講述又新印刷所出版《共產黨宣言》,推動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的故事。“初心的守護”則講述共產黨人張人亞和父親冒着生命危險守護《共產黨宣言》等革命文獻的故事。

   胡曉雲介紹,展覽主題“偉大的開端——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陳列”,以初心使命貫穿全篇,將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放置到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大背景中,凸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理論邏輯,體現上海是革命精神譜系的源頭根脈,凸顯上海城市榮光。

   展出文物中,也有不少來自民間的捐贈。文物捐贈人王毅帶來了一件“心尖尖上的寶貝”,一本1942年出版的《共產黨宣言》。這是他在捐贈《資本論》、《卡爾馬克思》傳記、馬克思恩格斯素描畫出版物等藏品後,向中共一大紀念館捐贈的第117件文物。“擺到這裏,讓更多的人看它、學它,讓這本《共產黨宣言》發揮更大的作用。”

   “我從事紅色文獻收集有20多年了。紅色收藏實際上是我的一個精神支柱。從過去的站起來,到現在強起來,這樣一個政黨,我們一定要去支持和擁護。”王毅説。

  運用新媒體,在高科技中與歷史互動

   展陳精心設計30餘處重點展項,20多項多媒體聲像,綜合採用文物實物、圖片圖表、動態視頻、油畫雕塑、實景還原等多種展示手段,設計過渡性色彩格調,突出紅色主基調,體現莊嚴神聖的效果氛圍,突出“黨的誕生地”主題。通過各類藝術形式和最新展陳手法,步步有景,步步有故事,展示出極強的視覺衝擊力和極富鮮明特色的大環境歷史氛圍。

   在“偉大的開端——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陳列”展覽第四部分“開天闢地 日出東方”中,全息影像+裸眼3D的新媒體展示方式給觀眾帶來沉浸式的體驗。大幕拉開,在一個風雨交加夜晚,13位代表以真人1:1大小出現在樹德里的石庫門建築中。從會議召開,到會中被密探闖入,再到嘉興南湖,在全息幻影成像技術中,演員們將一大會議的過程真實再現,令觀眾有身臨其境之感。“這種新媒體方式肯定要比我們到舊址去參觀要來的深刻得多,觀眾會對一大開會時的情景有很強的體會。”胡曉雲介紹説。

   在展覽的互動廳,有一個由中共一大紀念館與上海廣播電視台聯合打造的“初心亭——心裏有話對黨説”視頻留言互動裝置。

   今天,眾多參觀者走進全新的中共一大紀念館,在回望黨的百年光輝歷程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奮進力量,參觀結束仍心潮澎湃。不少人帶着激動的心情,走進“初心亭”,通過簡便靈活的“一鍵式”自助操作來錄製短視頻。契合互聯網時代人們追求個性化和實時互動分享的特點,“初心亭”錄製結束後,參與者的手機端會自動生成一張帶有唯一編號的電子初心卡,不僅可以掃碼觀看自己錄製的視頻留言,還能通過社交平台進行分享,收穫不同以往的體驗。

   結束參觀,在互動廳一角的桌邊,幾位年輕的觀眾正埋頭寫下自己的留言:“青春耀百年,永遠跟黨走”“年年歲歲有今朝,祖國的將來會更好”。

  (本報記者 顏維琦 任鵬 孟歆迪 曹繼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54 字。

轉載請註明: 尋訪那個偉大的開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