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在此養馬、勾踐卧薪嚐膽處、乾隆行宮……白馬澗藏得這麼深!
大家好,我們的不一樣的我不一樣的歡樂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轉眼,夏日的氣息愈發濃郁,空氣裹挾着燥熱,心情也不免煩悶起來。你是否很想尋一個涼爽處,從這悶熱的夏日裏抽離?那麼,白馬澗一定是你不能錯過的避暑勝地!
白馬澗,光聽名字就讓很多人感到陌生的地方,作為蘇州新區一塊原生態“綠肺”,風景秀美,素有“江南九寨”之稱。不過,更讓人着迷的是它背後隱藏的文化底藴!這裏曾是吳王養馬之地,曾是越王勾踐卧薪嚐膽之處,還曾是乾隆六下江南走過的御道、行宮遺址……
關於白馬澗的“白馬”傳説
白馬澗的悠久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
相傳太湖老龍王養個兒子是條小白龍,備受寵愛,從小就無所畏懼調皮搗蛋。一天,他外出來到闔閭大城上空,見下面草茵樹綠,想把它收到龍王的疆界內。於是呼風喚雨,引來太湖水,要淹沒大城。幸好被觀音娘娘及時發現,揮動楊柳枝,把水統統退去,闔閭大城才逃過一劫。
玉帝知道後大怒,老龍王為保兒子性命答應小白龍去當吳王的坐騎,替吳王效勞,以此贖罪。小白龍自知犯錯,連夜潛到吳王的養馬場,附於吳王心愛的赤兔馬身上。
從此,吳王胯下的戰馬變得神勇非凡,馱着吳王打了一個又一個的勝仗。
公元前496年,吳越兩國交戰,吳王闔閭被敵軍包圍,他胯下那匹棗紅馬一聲長嘯,馱着吳王消失在敵方視野之外。吳王闔閭雖被救下,但因慘敗蒙羞,又氣又羞,大叫一聲而亡,赤兔馬哀其主人,一時忘形,露出了本相。後人為了紀念這匹神駒,便將這個地方命名為"白馬澗"。
越王在此養馬,卧薪嚐膽
當年勾踐被俘後,為離開吳王的視線,賄賂吳國的太宰,説動了夫差,得以在白馬澗為吳王養馬。生活雖然艱苦,但監視少了,可以與越國取得聯繫,策劃復仇。
期間勾踐百般討好白馬澗百姓,使吳王對他放低戒備。熬到被放歸越國的那天,在白馬澗的小山嶺擺宴答謝這裏的父老,老百姓感動萬分把這座小山嶺起名為"謝宴嶺"。勾踐復國後,當地百姓也在謝宴嶺上宴請他。勾踐得知這座山叫謝宴嶺後,回想起被俘的恥辱,不禁惱羞成怒。
幸虧范蠡站出來説:“大王你聽錯了,百姓們説的不是謝宴嶺,而是謝越嶺,是在感謝你越王呢。”一字之改解救了白馬澗的百姓,這座不知名的小山,從此便叫謝越嶺。
吳越的恩怨,在新區的西部山區,留下了許多蹤跡。勾踐的失敗與勝利,羞辱與光彩,都留在了這座小山上;而夫差的勇武與自負,驕傲與悔恨,同樣也留在了白馬澗。
乾隆皇帝都偏愛的世外桃源
白馬澗靈水環繞,三山相擁,風光旖旎留下了許多文人墨客的足跡,但要論淵源最深的還是要屬清朝的乾隆皇帝。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必臨白馬澗,可以説是其死忠粉。
初見白馬澗,乾隆皇帝便被深深吸引,並對其讚不絕口。“三山相擁白馬澗,天地靈氣聚龍池”——乾隆御出楹聯。此後每次來江南,他都不會錯過這片世外桃源。為了私享這片山水,還把行宮設在了此處。在絕色之境中,御筆親題“明鏡漾雲根”,刻繪了白馬澗的絕色之美。
若你曾仔細遊玩過白馬澗,不難發現其實那裏的每一處人文景觀都在訴説着歷史:明朝文學家趙宧光題刻的千尺雪,明末清初大書畫家徐枋的澗上草堂及洗心泉……
蘇州人少景美的避暑勝地
白馬澗很適合夏天來,這裏沒有人聲鼎沸摩肩接踵,只有鳥兒婉轉的啼叫,還有比恐龍早幾億年,被喻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的桃花水母靜靜地生存在龍池中。
走過清晨煙霧繚繞的龍池,走過晨光熹微的寒山,走過煙雨朦朧的十里木棧,走過月上柳梢的澗上草堂.....青山綠水,步道蜿蜒,漫步其中,便能感受到萬物皆有靈。
水流潺潺,到處都是涼意,賞花泛舟、徒步爬山、追溯歷史……在白馬澗過夏天再合適不過!
*圖文素材來自蘇州高新區文體旅局、蘇州楓橋、蘇州情調、姑蘇晚報、白馬澗景區、蘇州市文廣旅局官微、高新區旅遊局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看見蘇州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